,就那样被轿子抬着,出城,上山……
    “小姐,我们开始登山了,就快到了。”
    “嗯。”
    轿子外边素凌通报一声,苏浅月茫然应了一声,才记起她要去哪里,是何目的。
    神思恍惚,连抬手看一眼都懒得,就那样被抬着上山,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听到了悠远的钟鼓声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距离菩萨庵不远了,钟鼓声中她的心亦渐渐恢复宁静,不由一叹:寺庙果然是求静的地方。
    轻轻地,她用手掀起了轿帘,带着寒气的晨风丝丝缕缕扑面而来,寂静的山道上弥漫着冷清的萧瑟,没有花香,没有树绿,唯有空灵的禅境伴着轿夫轻捷的脚步声。
    晨风凉,山道又迎屐响。当年故,情怀满满,衰草愁见颓唐。情黯黯,故人复来,伤往昔,旧景难忘。历时弥久,往事前尘,遥遥难辨眼茫茫。有今早,虔诚多少,堪比旧时望?有谁知,一息旧梦,心已成殇。
    触景伤情,即便一心只求安宁,还是难抑哀伤。倘若翠云不死,或者她会在今日约上翠云和柳依依一同到来,缺失一人,终究还是她一人踏足了。
    好在离得越近,寺庙独有的淳厚气息越深,“慈悲普照处,禅意空人心”,菩萨的意念洗涤了她的心灵,苏浅月一点点静下来。
    她看到了菩萨庵的山门,那道朱红的大门,不是富贵招摇的咄咄逼人,是庄严端庄的大度包容,装在坚硬又柔和的青砖墙之间,开启了参禅礼佛的方便之门。她从风中似乎嗅到了禅的接纳。
    就这样进了庵门,苏浅月将轿夫吩咐,黄昏的时候再来接她。她是答应了容瑾的,第一次出府不想言而无信,在了却心中的意愿以后,她会返回王府。因此,苏浅月只带了素凌和红梅走进去,去那莲台圣地。
    庵内有静静的梅花灿烂在枝头,点缀着无边曼妙让人心驰神往的禅境。那样的璀璨,成了辉煌,繁华到极致的冷眼旁观,它是有灵性的,只是在寂寥枯寂的时候给人的心送上向往的禅意,让人虔诚、让人诚信。待到春风送暖,百花争宠的时候,它再悄然离去。它的心底永远有茂盛的佛家圣景,不屑那些凡俗之物。对这禅院的梅,苏浅月唯有虔诚膜拜。
    放生池中,假山上垂挂的绿色藤蔓枯瘦且萧瑟,残荷的枯枝零落在白冰上同样的寂然无声,丰腴着清波中深深埋葬的旧梦,它亦是沾染了灵性的,懂得取舍进退。苏浅月知道,明年,它依旧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早课还在进行,钟鼓清澈而悠扬,木鱼沉稳且从容。
    苏浅月看到了惠静师太,和着虔诚的尼姑一起诵读经书。苏浅月凝望着师太,没有说话。惠静师太亦有短暂地凝望于她,亦没有说话。视而不见亦是相见,相对不语更有千言万语,苏浅月明白。
    跪在了菩萨面前,没有叩拜,只是轻轻地合掌,苏浅月相信菩萨能明白她的意思。
    她突然想起之前和翠云,柳依依一起来礼拜,三个人,同样的虔诚,同样的信仰,把自己的心愿诉说于菩萨。
    今日只她一人,菩萨是不是难过?因为她难过了。
    苏浅月轻轻对菩萨道:“只有我一个人来了,翠云死去了,我很难过。”
    菩萨轻轻叹口气:“我知道。”
    知道了……就这么简单吗?苏浅月问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菩萨道:“没有为什么,这样的就是这样的。”
    “就没有个缘由吗?”苏浅月执着着,她不相信。凡事都有原因,然后才有结果。
    “既然你知道,又何必问我。”
    菩萨自然是通晓一切,苏浅月却依旧执着:“我只是不愿意要这个悲惨的结果。我们都是善良的。”
    菩萨笑:“慈悲心,人皆有之。”
    苏浅月不懂,毕竟她不是菩萨,不懂菩萨的慈悲心。
    抬起眼睛看着菩萨,她是慈悲的,端端正正地盘坐于莲花,宝相庄严,平静若水。
    苏浅月突然想起,菩萨无所不能,她又何须饶舌?只是既然来了,那么多的心愿还是要诉说与菩萨,于是她虔诚地许愿。
    “菩萨……”
    菩萨面前,唯有虔诚更见重要,希望菩萨慈悲。苏浅月不知道说了多少话,亦没有记得说了些什么。
    或许,苏浅月只是想找一个心灵知己对话,将心中那些不能外道的隐私隐秘倾吐出来获得释放。不!菩萨不是人,是人上人,天地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不然凭什么得香火供奉、万人敬仰膜拜?向菩萨倾诉祷告最有意义、有价值,一切都值得。
    苏浅月有一种得到救赎的释然。
    早课结束,苏浅月结束了和菩萨的对话,却依旧虔诚地跪在菩萨前许久。相比于她,菩萨的话不多,却足够她在今后漫长的时日里去参悟。
    菩萨庵,不仅仅有菩萨,偏殿还有诸佛。这一次苏浅月和菩萨对话了,就不想再去惊扰佛的圣心。辞了菩萨后,只在佛前磕了头填了香,然后离开。

章节目录

风尘王妃三部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童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童颜并收藏风尘王妃三部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