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说起来,沈君辰能坐上皇位,完全出乎了南乌所有人的预料。
    大概在两年多以前,顾之溶随他阿爹和哥哥一同来火城,那是她初次来南乌的帝都火城。
    那个时候,南乌还没有立储君,候选的皇子有:良贵妃所生的祥王沈昭瑞,安德皇后所生的宣王沈昭熙,淑妃所生的安王沈昭阳和云妃所生的顺王沈昭远。
    安王沈昭阳比较喜欢在战场上打仗,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绕,他并不擅长;顺王沈昭远只是个闲散王爷,对皇位并没有兴趣。所以,太子之位竞争最激烈的便是祥王沈昭瑞和宣王沈昭熙。
    沈昭瑞向来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若立他为太子,将来必不会是一位明君。而沈昭熙德才兼备、出类拔萃,朝堂上有诸多大臣都称赞他,无论是品德还是身份,沈昭熙都更适合做太子。
    北定王手握重兵,在朝中很有威望,若能得北定王的支持,必然是如虎添翼。
    沈昭瑞深知这其中的道理,同时,沈昭瑞在初见顾之溶时便对她一见钟情,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得到她。
    景安帝何尝看不透这一点呢,他一道圣旨,赐婚于瑾王宋归庭和顾之溶。
    宋归庭是工部侍郎宋大人的二子,他自小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后来从了军,战功赫赫,被景安帝封为瑾王,很得景安帝的器重,同时他在朝中也是德高望重。
    那日夜晚,顾之溶记得是她和瑾王宋归庭成婚后的第十日左右,景安帝本打算第二日在朝堂上宣读立太子的诏书,而沈昭瑞则在那夜逼宫,将那圣旨一把火烧了,也是那夜,良贵妃和沈昭瑞逼宫失败的同时,曝出二十五年前的一桩大案——安贤皇后之死。
    当年,安贤皇后和未出生的孩子惨遭不幸,并非莲嫔所为,而是沈昭瑞的母妃良贵妃所害,然后嫁祸给莲嫔。
    当年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莲嫔,莲嫔被赐死,家人皆被流放蛮夷,但在流放的路上,全家人皆被暗杀。
    实际上,安贤皇后的孩子已经出生,且被宋夫人悄悄带走。
    安贤皇后是宋夫人是姐妹,姐妹俩感情深厚。工部侍郎宋大人能与宋夫人在一起,安贤皇后帮了不少忙。
    宋夫人知道安贤皇后要去普清寺祈福的消息后,便觉得事情很蹊跷。宋夫人设计与宋大人大吵一架,撕破脸皮,宋夫人离家出走,秘密前往普清寺。
    在普清寺中,安贤皇后提前临盆,发生血崩,同时有刺客来行刺。
    安贤皇后说,若救下了她,他们都会没命的,便将孩子托付给宋夫人。
    普清寺发生火灾,烧光了一切。
    安贤皇后死后,景安帝后来又另立德妃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安德皇后。
    宋夫人将孩子秘密带走后,藏了起来,大概过了三年后,才回到娘家,宋大人得到消息,便前去宋夫人的娘家,见到宋夫人他们母子后还是挺惊讶的,想不到一别三年,他竟又多了一个孩子。宋大人没有任何迟疑,将他们母子都接回火城。
    这个孩子便是宋家的二子宋归庭,也就是景安帝的嫡长子。
    事情出乎许多人的预料。
    那夜,祥王沈昭瑞逼宫失败,良贵妃当场自杀,沈昭瑞被流放蛮夷。
    逼宫失败后的第五日,宋归庭被立为南乌的储君,自那日起,宋归庭慢慢开始监国理政,后来景安帝赐字君辰,沈君辰。
    立了储君后,大概又过了一个月左右,安德皇后以及淑妃皆前往井清寺静修,不再过问后宫之事。
    沈君辰监国理政一年左右,景安帝主动提出退位让贤,六月十六日,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延宁。
    ......
    “小溶溶,你可曾怪过我当年赐婚于你和君辰?”
    太上皇的说话声将顾之溶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不喜欢猪也不喜欢狗,就写了只小麒麟在文中,吼吼吼……
    第10章 解九连环
    顾之溶一脸平淡,道,“当年父皇是为了大局着想,形势所迫罢了,况且,当初儿臣的阿爹也征询过儿臣的意思,是儿臣自己甘愿嫁给陛下的,这事儿不怪任何人。”
    能怪谁呢?
    顾之溶谁也不怪,若真要怪的话,也只能怪她自己对沈君辰一厢情愿。
    太上皇微微叹气,“前段时日,老二和他的媳妇携着淳羡来宫中看望我,你和君辰已经成婚两年有余,至今未见诞下子嗣。”
    太上皇口中的老二是指宣王沈昭熙,沈昭熙现今只娶了一名王妃,二人如今已有一子,名叫沈淳羡,大概两岁多。
    顾之溶垂眸,双眸中不着痕迹的划过一丝异样,她浅笑着说道,“父皇,子嗣要看缘分,急不来。”
    前世,沈君辰纳了许多妃嫔,却始终未有一子,后来,钟芊芊最先有身孕,但很不幸,孩子最终没能保住。
    也正是因为钟芊芊肚子里面的子嗣,他将顾之溶囚禁于栖凤殿中。

章节目录

奈何皇上独宠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慕砚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砚晚并收藏奈何皇上独宠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