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脱脱七十年代流行元素海报,柯一凡的眼睛都快瞪圆了,这活脱脱一只花孔雀啊。
不只是柯一凡,别的乘客也是如此。
陈延看向柯一凡,嘴角微撇,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那人见好多人行注目礼,一点儿都不怯,手指在善良的收音机按钮上咔擦咔擦的按,顿时收音机里传出嘹亮的音乐:“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
明明是一首柔婉的歌,却在大音量的加持之下,有了激昂的味道。
陈延略皱眉头,见那人将音乐放低了一点,才舒缓下来,看向柯一凡,“前年你买自行车的时候,我记得你唱过这首歌,挺好听的。”
柯一凡笑了,音量适中的音乐,也让她有闲心去欣赏乐曲中的韵味,她的脚跟着乐曲中的节奏轻轻打着拍子,说:“是呀,原唱可比我唱的好听多啦。”
那时尚青年,精神小伙立刻精神抖擞,反驳道:“前年?这是去年才出的歌儿,今年才流行到香港来!我买的最新的!”
啊?柯一凡想过无数遍和陈延坦白的方式,却没想到是这一种。她的头都快低到胸口了,陈延那么聪明,一定能想到其中的关联,这样,她就不得不说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早一点坦白呢。
柯一凡一狠心,就悄悄拉了下陈延的手,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咱们回家再说。”
然后她的手被安抚的拍了拍,她听到陈延说:“那可能是我记错了,我们去年买的自行车。”
精神小伙说:“那也不可能,之前这歌一直在台,在台……发行的,你们是怎么听到的?!”
柯一凡咬唇,这首歌首先在台湾发行没错,去年十一月香港才开始发行的,流行起来也就这半年。猝不及防在这儿听到,没想到陈延这么好的记忆力。
时下虽然经济上部分开放了,可是政治上依旧非常的紧张,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抓特务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他们去年就已经听到了,那在哪儿听的?怎么听到的?是不是用收音机收听了敌特电台?
柯一凡一点儿都不敢疏忽,她镇定道:“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结婚,买收音机送的磁带里听到的,怎么了?!”
结婚就是要买自行车,收音机,手表三大件嘛,逻辑上非常的自恰。
群众的目光也没有那么警觉了,车厢又恢复了热闹。
柯一凡的眼神却凌厉起来,厉声说道:“我觉得它是靡靡之音,放锅底烧掉了,你呢,又是在哪儿买的这种东西!还放到车厢上来,腐蚀广大群众的思想!”
她在心里默念,邓女士,对不起了,为了给自己脱罪,只能把这精神小伙也拉下马。
“你,你你你,别瞎说啊,我这也是买收音机人家送的磁带,我回去,回去就把它烧掉!”
说完小心翼翼的将磁带放进有邓丽君头像的胶壳里,然后放进随身的皮包,那样子,哪有回去烧掉的可能?简直生怕收音机有一丝的损毁。
陈延伸手:“我看你打扮的,像个城里人,我来替你烧吧。”
精神小伙精神萎靡,看看旁边虎视眈眈的女的,简直怀疑这两个是故意要坑自己一盘磁带,但是哪有人专门搞他,就为了一盘磁带的?小伙子一个哆嗦,抖抖索索的将磁带递给陈延,然后抓起小方桌上的收音机跑了,连墨镜都忘了拿。
还是周围人叫他,他才慌里慌张的戴上墨镜,跟瞎子似的横冲直撞走了。
陈延一阵无语,将磁带放进了自己包里。
柯一凡在心里已经打腹稿,该怎么跟陈延说了,只是车上不方便,她一直在心里憋着,只要一到家,两人独处的时候,她就要说出来。
一路沉默着,一天一夜的时间,两人已经回到了家,其实去广东并没有呆多久,不过两周的时间。远远的,就看到婆婆李花带着一辆拉东西的三轮车,在车站出口等着她们了。
即将见到儿子,柯一凡已经激动的忘记了车厢上发生的事儿,左右四顾,东张西望之后,失望的发现没有儿子的身影。
李花非常懂做母亲的心,告诉她:“小宝他太奶奶在看着呢,抱着出来不方便,人来人往的,怕给花子拍了去,回家就能见着了啊。”
柯一凡不过失望了一瞬,立刻难掩脸上的雀跃,儿子放在他太奶奶手里教养她是很放心的,也不知道小崽子想她了没?会不会就不认得她了?
回到家,柯一凡才把那些忐忑的心情放在肚子里,孩子见到她笑眯眯的,卷翘的小睫毛下面,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很是好奇的样子。
不过一顿饭的工夫,就熟了,放心的依偎在她的怀里睡去,小拳头还紧紧的抓住她的衣扣不放。柯一凡被可爱的心都化了,儿子长的真好看,完全遗传到陈延和她的优点,长的十分可爱。几个月不见,依然被两位长辈养的胖嘟嘟的,性格也好,一直以来的担心都化作一声满足的喟叹。
奶奶看着小夫妻两个小心的将孩子放到小摇篮里,邀功似的说:“
不只是柯一凡,别的乘客也是如此。
陈延看向柯一凡,嘴角微撇,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那人见好多人行注目礼,一点儿都不怯,手指在善良的收音机按钮上咔擦咔擦的按,顿时收音机里传出嘹亮的音乐:“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
明明是一首柔婉的歌,却在大音量的加持之下,有了激昂的味道。
陈延略皱眉头,见那人将音乐放低了一点,才舒缓下来,看向柯一凡,“前年你买自行车的时候,我记得你唱过这首歌,挺好听的。”
柯一凡笑了,音量适中的音乐,也让她有闲心去欣赏乐曲中的韵味,她的脚跟着乐曲中的节奏轻轻打着拍子,说:“是呀,原唱可比我唱的好听多啦。”
那时尚青年,精神小伙立刻精神抖擞,反驳道:“前年?这是去年才出的歌儿,今年才流行到香港来!我买的最新的!”
啊?柯一凡想过无数遍和陈延坦白的方式,却没想到是这一种。她的头都快低到胸口了,陈延那么聪明,一定能想到其中的关联,这样,她就不得不说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早一点坦白呢。
柯一凡一狠心,就悄悄拉了下陈延的手,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咱们回家再说。”
然后她的手被安抚的拍了拍,她听到陈延说:“那可能是我记错了,我们去年买的自行车。”
精神小伙说:“那也不可能,之前这歌一直在台,在台……发行的,你们是怎么听到的?!”
柯一凡咬唇,这首歌首先在台湾发行没错,去年十一月香港才开始发行的,流行起来也就这半年。猝不及防在这儿听到,没想到陈延这么好的记忆力。
时下虽然经济上部分开放了,可是政治上依旧非常的紧张,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抓特务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他们去年就已经听到了,那在哪儿听的?怎么听到的?是不是用收音机收听了敌特电台?
柯一凡一点儿都不敢疏忽,她镇定道:“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结婚,买收音机送的磁带里听到的,怎么了?!”
结婚就是要买自行车,收音机,手表三大件嘛,逻辑上非常的自恰。
群众的目光也没有那么警觉了,车厢又恢复了热闹。
柯一凡的眼神却凌厉起来,厉声说道:“我觉得它是靡靡之音,放锅底烧掉了,你呢,又是在哪儿买的这种东西!还放到车厢上来,腐蚀广大群众的思想!”
她在心里默念,邓女士,对不起了,为了给自己脱罪,只能把这精神小伙也拉下马。
“你,你你你,别瞎说啊,我这也是买收音机人家送的磁带,我回去,回去就把它烧掉!”
说完小心翼翼的将磁带放进有邓丽君头像的胶壳里,然后放进随身的皮包,那样子,哪有回去烧掉的可能?简直生怕收音机有一丝的损毁。
陈延伸手:“我看你打扮的,像个城里人,我来替你烧吧。”
精神小伙精神萎靡,看看旁边虎视眈眈的女的,简直怀疑这两个是故意要坑自己一盘磁带,但是哪有人专门搞他,就为了一盘磁带的?小伙子一个哆嗦,抖抖索索的将磁带递给陈延,然后抓起小方桌上的收音机跑了,连墨镜都忘了拿。
还是周围人叫他,他才慌里慌张的戴上墨镜,跟瞎子似的横冲直撞走了。
陈延一阵无语,将磁带放进了自己包里。
柯一凡在心里已经打腹稿,该怎么跟陈延说了,只是车上不方便,她一直在心里憋着,只要一到家,两人独处的时候,她就要说出来。
一路沉默着,一天一夜的时间,两人已经回到了家,其实去广东并没有呆多久,不过两周的时间。远远的,就看到婆婆李花带着一辆拉东西的三轮车,在车站出口等着她们了。
即将见到儿子,柯一凡已经激动的忘记了车厢上发生的事儿,左右四顾,东张西望之后,失望的发现没有儿子的身影。
李花非常懂做母亲的心,告诉她:“小宝他太奶奶在看着呢,抱着出来不方便,人来人往的,怕给花子拍了去,回家就能见着了啊。”
柯一凡不过失望了一瞬,立刻难掩脸上的雀跃,儿子放在他太奶奶手里教养她是很放心的,也不知道小崽子想她了没?会不会就不认得她了?
回到家,柯一凡才把那些忐忑的心情放在肚子里,孩子见到她笑眯眯的,卷翘的小睫毛下面,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很是好奇的样子。
不过一顿饭的工夫,就熟了,放心的依偎在她的怀里睡去,小拳头还紧紧的抓住她的衣扣不放。柯一凡被可爱的心都化了,儿子长的真好看,完全遗传到陈延和她的优点,长的十分可爱。几个月不见,依然被两位长辈养的胖嘟嘟的,性格也好,一直以来的担心都化作一声满足的喟叹。
奶奶看着小夫妻两个小心的将孩子放到小摇篮里,邀功似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