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一凡也懒得打趣她了,伸手拍拍她的肩膀,隔着不太厚实的衣裳,她摸到一把骨头,这妞儿也瘦了,不太符合此时的普世审美了,倒让柯一凡看她顺眼不少。
    “别在这儿挣扎了,争取考回城里去吧,这不是你该呆的地方。”
    …………
    话说高考也快来了,书里面这女主因为在工厂呆的太好,文采斐然,当考上大学之后,领导还舍不得放人呢,还说厂里文宣的位置一直会为她留着。
    而彼时的柯一凡令人叹息,她此时已经和苏国强上了床,肚子里揣着一个,自然没有心思高考,别说高考,就连一份工作都得不到,回城都是奢望。
    但是当她和柯青梅的身份转换的时候,她却不忍心看到柯青梅如此,大概是自己过的好了,不忍心看到柯青梅将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地方去。
    政策越来越松了,大家明目张胆的做一些小生意,将自己家手工编织的草帽,箩筐,簸箕,扫把,等等等等,担着挑子坐着火车,到各个集市上去卖。老天爷不会亏待勤快的人,不管多少,都是个进项,一点一滴,存款慢慢的,就多了起来。
    有一个好消息传来,陈延的地主帽子可以摘掉啦。
    当初陈延的父亲也是个圆滑的人物,当初抗日的时候,他便资助抗日,有红军来求助了,就安排在前院,有党国的来了,就安排在后院。当初那场动乱,只说他陈家资助党国的,那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
    县里的人来,给发了荣誉证书,还有一些钱,还一些房契。
    “陈延同志,以前你们家里的那些田地,都已经收归集体所有,你也知道,土地改革之后,私人是不能拥有土地的。但是那些房契,我们工作组都已经做了充分的工作,将这些都还给你们,这些都是由国家承认的,归还给你们个人。当然这些肯定是不够的,至于补偿嘛,咱们商量着来,肯定要让你们满意的……”
    陈延非常的容易满足,那些要不回来的产业,货物,统统用钱补偿了事。
    最后人家工作组的人还真心实意的夸他,这是他们遇到的最配合的人家了。
    平反的工作组人来人往的,乡里乡亲的立刻就知道了这事儿,简直不敢相信,居然给他们家平反了?原来充公的东西,也都还给了人家?
    直到工作组走,大家伙儿还是不敢相信,聚在一起时还说:“地主都平反了?那咱们种的人家的地不是也得还给人家?好么,咱们又得给人家剥削了。”
    正巧工作组的人撤退,听到老乡这么说,深觉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立刻深入到群众之中,教育了他们一顿。
    “现在仍然有地主老财的思想是不对的,他们经过改造,现在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当初工作的错误,误把他们批判为纯粹的□□,那是不对的。还有土地永远属于集体,这个大家不用担心,国家已经折价购买,大家仍然种着。”
    说完骑着自行车走了。
    柯一凡上辈子倒记得这茬事儿,只是声势没这么浩大,也没来这么多人。
    直到过年,这事儿才算真正的了了,陈奶奶有空来家里烤火,说起来:“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还活着,延哥儿得给人糊弄过去,他那时候还小,怎么知道咱们家还有什么好东西?当初他爹妈知道时局要变,捐出去好些,剩下的才是下金蛋的金母鸡,现在就算还回来,能有十分之一?”
    当然陈奶奶心里明镜一样的,当着工作组的面,当然是千恩万谢的,该是自己家的产业一样没少报,态度还要好。
    老太太是这么跟陈延和柯一凡说的:“我现在豁出去一张老脸,以后你们两个就好过一些,有基业和白手起家,那还是不一样的,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我知道,就算不用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一样能起来。这些家底啊,就是给你们的底气。”
    陈延不知道作何感想,但是柯一凡的脑子挺混乱的,因为老奶奶拿出了一个存折,上面一个零,两个零,一共六个零……
    万元户是什么概念,是八十年代,经济刚刚开放的时候才有的概念,现在,这么轻易的,就嫁给了万元户?
    柯一凡在心里震惊一下子,倒也不觉得如何,毕竟之后通货膨胀的厉害,再加两个零的存款也不是没见过。
    陈奶奶当着柯一凡和李花的面,将这存折交给了陈延。
    这存折在兜里还没捂热,就转交给柯一凡。
    柯一凡拿起来看了一眼,就扔回去:“这么多的钱,我怎么敢拿。”
    “咱们两个马上结婚了,我的就是你的。”
    “你不怕我拿着这一笔巨款跑了啊?跑回城里,买个城里户口,再买份工作,远走高飞。”
    陈延笑着,完全看不透他的心底,他说:“行啊,跑的时候带上我,带上你妈,带上我奶奶,随便你跑。”
    柯一凡看着他将存折放进自己的兜里,没有动,“我自己跑,才不带你们呢。”
    “那我就带着奶奶,还有二姨,跟着你一起跑。”
    好吧,柯一凡拍拍兜

章节目录

甜文女配重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竹叶西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竹叶西风并收藏甜文女配重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