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之前买了我收音机的老主顾,还问我有没有呢,说自家侄儿要结婚,不买不行啊。咱们一起,再狠狠的赚它一笔。”顺子在一旁急急忙忙的说道。
“妈,你先进屋。”柯一凡嘱咐完婆婆,看到婆婆的身影在门后消失,才冲这顺子一声冷哼,“你知道我最重承诺,当初你们背信弃义,新找了人来跟我争生意,还恶意调低价格,让我的货都卖不出去,钱都叫你们挣去。你觉得我还可能跟你们一起共事吗?”
“这事儿,这事儿不都已经过去了吗,咱们也都说开了,何必再计较呢?”朱建国说。
柯一凡白眼翻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大大的吸了一口气。
“我一点儿都不计较啊,事儿都过去了嘛。我就是单纯的不想跟你一块儿做生意,这就是我的自由了,你也不用来求我,没有用。”
说完举步进门,却有人先一步打开了房门,正是陈延,他裤腿高高挽起,穿着湿哒哒的草鞋,显然刚刚干完什么活计。此时看到门口如此热闹,颇为惊讶。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来的不巧,我们正有事出去,招待不了你们了。”
又对柯一凡说:“我刚才又去井底清污,等到咱们回来,都不用管那井,你跟二姨说一说,没水了别自己动手,让邻居们打水的时候顺便帮忙。”
听说在井底,朱建国不忿的神色稍缓,那么刚刚叫门没听见也情有可原了。他又想说什么,只是陈延冲他歉意一笑,已经大步走远。
柯一凡也已经趁着这个功夫,大门紧闭,依然走进院子,不理他们了。
顺子说:“这可怎么办?”
朱建国听见他们两人说话,说什么以后打水,料定是这两人要出远门。两人对自己弃如敝履,自己却非要热脸贴着这个冷屁股,说来实在难堪,于是也不答话,垂头丧气的走了。
☆、第 69 章
话说朱建国, 既然当初差点儿撕破脸, 为何还要厚着脸皮贴上来呢。原来自从那一批收音机卖完之后, 他也尝试了其他的买卖,比如说风靡大城市的的确良, 还有电子手表。好不容易一袋子一袋子背回来的,可惜带回家乡,城里的人家大多不愿意买,觉得白色的不耐脏,觉得手表不实用,觉得款式不好看。
原因朱建国自己都不知道,他一个老老实实的小倒爷,能有什么时尚审美?能思考到涤纶的衣服好卖, 电子工业品好卖,已经了不起了。再让他去细分,什么款式的衣服穿的多, 什么样的手表戴的多, 那就不知道了。就连柯知青都毫无办法, 不得已, 只能来找柯会计。
柯一凡懒得管那么多,她手里也有一堆的布料呢,到了城里, 她先去找了公厕,出来的时候就背了一大包的东西了,身上也换上了裁缝做的新衣服。
两人来的是省会, 刚出火车站,两人就已经分别行动,陈延过来找水井的,柯一凡呢,是过来赚钱的。
她上辈子做过许多走街串巷的生意,摆地摊也干过,此时除了政治环境比较紧张之外,其他的都和平时一样。柯一凡背着大包裹,拉出一个布头,在外面飘荡,这就是招牌了。然后在巷子里晃悠。
她身上一身的确良,穿的鲜亮,一看便知是干什么的,很快就有人来买。
大概是没想到街巷里就能遇到卖布的,还是国营商店里的紧俏货,若是布店买不着,若再想拥有一件的确良的衣服,那可就得去商店里买死贵死贵的成衣了。
一开头,柯一凡的生意就热闹起来,一个大婶拉住她不让走,让自己孙女去叫儿媳妇侄媳妇外甥媳妇过来买。
柯一凡手里的东西很快就销售一空,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巷子里的缝纫机要一刻不停的响起来,女人们踏板踩起来,给家里老小做一身新衣服。
她这边热热闹闹的,陈延那边事情也比较顺利。
他很快就找到了省会的五金机械厂,里面各种型号的压井头,厚重无比,上面涂抹了厚重的蓝色的,绿色的老漆,非常随意的堆在库房里。
这些都是工业品,要工业券。
陈延挑选一个外形古朴,压杆比较长的,抓起来掂量,“就要这个了。”
说着递出工业券,柯一凡留给他的,说以备不时之需,本来陈延觉得这东西不过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几个大铁块和橡皮塞子就完成了的东西,怎么会要工业券呢?像自行车,有精细的链条和齿轮,收音机,里面有电子线板,还有音响,要工业券还情有可原,一个压水汞,能有什么技术含量?
可是这人就是要了,要就要吧,他掏出钱还有券,再确认一遍,“一共是八十块,加上两张工业券?”
却见那人疯狂摆手,陈延不知所以,这怎么了?
却见两个衣冠楚楚的两个中年男人,胸前别着钢笔,一看就是领导之类的,从他们身边走过。这厂里库房来来往往,眼前的工人都神态自若,怎么见了领导这么慌。不会是这生意私下里不能做吧。
陈延隐约听见那个稍
“妈,你先进屋。”柯一凡嘱咐完婆婆,看到婆婆的身影在门后消失,才冲这顺子一声冷哼,“你知道我最重承诺,当初你们背信弃义,新找了人来跟我争生意,还恶意调低价格,让我的货都卖不出去,钱都叫你们挣去。你觉得我还可能跟你们一起共事吗?”
“这事儿,这事儿不都已经过去了吗,咱们也都说开了,何必再计较呢?”朱建国说。
柯一凡白眼翻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大大的吸了一口气。
“我一点儿都不计较啊,事儿都过去了嘛。我就是单纯的不想跟你一块儿做生意,这就是我的自由了,你也不用来求我,没有用。”
说完举步进门,却有人先一步打开了房门,正是陈延,他裤腿高高挽起,穿着湿哒哒的草鞋,显然刚刚干完什么活计。此时看到门口如此热闹,颇为惊讶。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来的不巧,我们正有事出去,招待不了你们了。”
又对柯一凡说:“我刚才又去井底清污,等到咱们回来,都不用管那井,你跟二姨说一说,没水了别自己动手,让邻居们打水的时候顺便帮忙。”
听说在井底,朱建国不忿的神色稍缓,那么刚刚叫门没听见也情有可原了。他又想说什么,只是陈延冲他歉意一笑,已经大步走远。
柯一凡也已经趁着这个功夫,大门紧闭,依然走进院子,不理他们了。
顺子说:“这可怎么办?”
朱建国听见他们两人说话,说什么以后打水,料定是这两人要出远门。两人对自己弃如敝履,自己却非要热脸贴着这个冷屁股,说来实在难堪,于是也不答话,垂头丧气的走了。
☆、第 69 章
话说朱建国, 既然当初差点儿撕破脸, 为何还要厚着脸皮贴上来呢。原来自从那一批收音机卖完之后, 他也尝试了其他的买卖,比如说风靡大城市的的确良, 还有电子手表。好不容易一袋子一袋子背回来的,可惜带回家乡,城里的人家大多不愿意买,觉得白色的不耐脏,觉得手表不实用,觉得款式不好看。
原因朱建国自己都不知道,他一个老老实实的小倒爷,能有什么时尚审美?能思考到涤纶的衣服好卖, 电子工业品好卖,已经了不起了。再让他去细分,什么款式的衣服穿的多, 什么样的手表戴的多, 那就不知道了。就连柯知青都毫无办法, 不得已, 只能来找柯会计。
柯一凡懒得管那么多,她手里也有一堆的布料呢,到了城里, 她先去找了公厕,出来的时候就背了一大包的东西了,身上也换上了裁缝做的新衣服。
两人来的是省会, 刚出火车站,两人就已经分别行动,陈延过来找水井的,柯一凡呢,是过来赚钱的。
她上辈子做过许多走街串巷的生意,摆地摊也干过,此时除了政治环境比较紧张之外,其他的都和平时一样。柯一凡背着大包裹,拉出一个布头,在外面飘荡,这就是招牌了。然后在巷子里晃悠。
她身上一身的确良,穿的鲜亮,一看便知是干什么的,很快就有人来买。
大概是没想到街巷里就能遇到卖布的,还是国营商店里的紧俏货,若是布店买不着,若再想拥有一件的确良的衣服,那可就得去商店里买死贵死贵的成衣了。
一开头,柯一凡的生意就热闹起来,一个大婶拉住她不让走,让自己孙女去叫儿媳妇侄媳妇外甥媳妇过来买。
柯一凡手里的东西很快就销售一空,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巷子里的缝纫机要一刻不停的响起来,女人们踏板踩起来,给家里老小做一身新衣服。
她这边热热闹闹的,陈延那边事情也比较顺利。
他很快就找到了省会的五金机械厂,里面各种型号的压井头,厚重无比,上面涂抹了厚重的蓝色的,绿色的老漆,非常随意的堆在库房里。
这些都是工业品,要工业券。
陈延挑选一个外形古朴,压杆比较长的,抓起来掂量,“就要这个了。”
说着递出工业券,柯一凡留给他的,说以备不时之需,本来陈延觉得这东西不过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几个大铁块和橡皮塞子就完成了的东西,怎么会要工业券呢?像自行车,有精细的链条和齿轮,收音机,里面有电子线板,还有音响,要工业券还情有可原,一个压水汞,能有什么技术含量?
可是这人就是要了,要就要吧,他掏出钱还有券,再确认一遍,“一共是八十块,加上两张工业券?”
却见那人疯狂摆手,陈延不知所以,这怎么了?
却见两个衣冠楚楚的两个中年男人,胸前别着钢笔,一看就是领导之类的,从他们身边走过。这厂里库房来来往往,眼前的工人都神态自若,怎么见了领导这么慌。不会是这生意私下里不能做吧。
陈延隐约听见那个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