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青梅看着她一脸欣喜,“一凡,让一凡送我回知青点吧,我们两个都是女孩子,送回去也方便。”
柯一凡诧异的举手指向自己,满脑袋的问号。
???
谁还不是女孩子了怎么的,送你过去了,那谁送她回来啊?柯一凡懒得说话了,砰的一下关门,将两个人关在了院子外。
柯青梅什么反应,那就和自己无关了。
接下来,柯一凡就开始便宜卖收音机,便宜卖出去一台收音机很容易,但是难的是和老客户交代,她和陈延一起清点了剩下的零件,一共还能组装三十五台。她干脆和那些老客户说,最后剩下二十台收音机,便宜十块钱卖出去,希望他们帮忙能找到顾客,最后一批打折处理了。
没想到以前买过她的收音机的人特别热情,尾货也没关系,立刻就要买下来。
还问:“你这便宜一点的也保修吧?”
当然啦,柯一凡点头确认,她依旧跟陈延学会了组装收音机,修收音机也会了一点点皮毛,想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她预定的二十台很快就销售一空,柯一凡加快和陈延组装收音机,希望尽快把这些东西都卖出去。
“我不想跟朱建国再合作了,他没有信用,咱们自己单干吧。”柯一凡对正在认真忙碌的陈延说道。
陈延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行,都听你的。”
两人再次去市里找压井笼头,还是没有找到,陈延却带着柯一凡去往布店里去。
柯一凡坐在他的后座,拉他的衣裳:“你干什么呀,咱们去巷子里的裁缝铺吧,他给我做的衣服应该已经好了。”
她给陈延做的衣服都已经好了,现在在身上穿着呢,陈延穿着崭新的衣服,看起来更精神了。刚到店里就叫姐姐,柯一凡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一幕,这小子笑的够甜的。
然后那售货员姐姐从柜台底下拿出一块鲜红的布来,真是喜庆!隐隐还有一点光泽,看起倒像是缎子面。
客人一片嘘声,但对于这种情况也见怪不怪了。
有人问:“这是什么布?不是的确良?”大家排了老长的队,就是为了买的确良,要是有人插队,那是不允许的,要举报给布店的领导!
陈延将钱票递上去,然后将布料交给柯一凡,到了柯一凡手里,柯一凡才感觉到,这布料的光滑柔软,不仅是大红的,布料上还有隐隐的暗纹,应该是纺织之事就有的暗纹,这样喜庆的大红,看起来居然还有一点好看。
售货员在柜台里十分骄傲:“这可不是的确良,是我帮他在省会买的,缎子的!”
有人问柯一凡:“姑娘,准备结婚用的吧!”
柯一凡的脸红了,她将这块红布包好,放进挎包里,的确是结婚用的。不然这大红色平时穿,也穿不来啊。
她都不知道陈延什么时候让人家帮买红缎子了,柯一凡的眼神碰上陈延的,却只看到陈延的傻笑,让她想说点儿什么,却说不出来,也只是笑。
接下来就是拿裁缝做的衣服啦。
裁缝给做的衣服很合她的心意,宽松但是显腰身,她在身上比划了一下,说挺好的,宽松。
裁缝看着自己的作品,也很得意,“这还宽松,大家做衣服都恨不得一年四季都能穿,你这样的,已经算是紧巴了。”但是他挺开心的,平时做的那些上下一笼统,根本显示不出他的技术高明之处。只有这些年轻姑娘们,爱美,才会对衣裳有一点要求。
柯一凡掏出那块红布,“麻烦给我做一个红色的小袄子,结婚用。”
陈延嘴巴咧着,都快笑傻了,就那么看着柯一凡。
柯一凡娇嗔着瞥他一眼,买红布不就是为了结婚用吗,自己又没有说错,这么大红的衣服,也就结婚的时候穿一回。
柯一凡又和裁缝敲定了红色衣服里面用什么里子,里面填充什么料——这个裁缝店铺里居然有鸭绒,真是意外之喜。
裁缝打哈哈:“都是家里吃肉留下来的,鸡毛鸭毛鹅毛都有——”
谁家自己吃鸡鸭鹅能吃出一件衣服的绒来,柯一凡也不拆穿。
两人离开裁缝店,接下来就是继续找压井啦。
可惜的是,整个市里,再找一遍,也没有找到这个东西。
市里以前还有个五金机械厂,可惜前几年大家都忙着别的,不事生产,那个厂早已经倒闭,更别提什么水井笼头了。
☆、第 64 章
这些信息都是柯一凡问了市里破烂厂的看门老头得出的, 并且在破烂里翻出一个生锈的压井头, 陈延看了之后, 只是摇摇头,“拿着吧, 零件不齐,不能用,但是胜过没有,用收废铁的价格应该能买到。”
于是他们花了五块钱,买了一个二十斤重的废铁回去。
邻居们又在她家聚会了,她家背靠一个小山丘,坐北朝南,阳光甚好, 天气越来越冷,她家的大院子就成了那群人的晒太阳
柯一凡诧异的举手指向自己,满脑袋的问号。
???
谁还不是女孩子了怎么的,送你过去了,那谁送她回来啊?柯一凡懒得说话了,砰的一下关门,将两个人关在了院子外。
柯青梅什么反应,那就和自己无关了。
接下来,柯一凡就开始便宜卖收音机,便宜卖出去一台收音机很容易,但是难的是和老客户交代,她和陈延一起清点了剩下的零件,一共还能组装三十五台。她干脆和那些老客户说,最后剩下二十台收音机,便宜十块钱卖出去,希望他们帮忙能找到顾客,最后一批打折处理了。
没想到以前买过她的收音机的人特别热情,尾货也没关系,立刻就要买下来。
还问:“你这便宜一点的也保修吧?”
当然啦,柯一凡点头确认,她依旧跟陈延学会了组装收音机,修收音机也会了一点点皮毛,想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她预定的二十台很快就销售一空,柯一凡加快和陈延组装收音机,希望尽快把这些东西都卖出去。
“我不想跟朱建国再合作了,他没有信用,咱们自己单干吧。”柯一凡对正在认真忙碌的陈延说道。
陈延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行,都听你的。”
两人再次去市里找压井笼头,还是没有找到,陈延却带着柯一凡去往布店里去。
柯一凡坐在他的后座,拉他的衣裳:“你干什么呀,咱们去巷子里的裁缝铺吧,他给我做的衣服应该已经好了。”
她给陈延做的衣服都已经好了,现在在身上穿着呢,陈延穿着崭新的衣服,看起来更精神了。刚到店里就叫姐姐,柯一凡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一幕,这小子笑的够甜的。
然后那售货员姐姐从柜台底下拿出一块鲜红的布来,真是喜庆!隐隐还有一点光泽,看起倒像是缎子面。
客人一片嘘声,但对于这种情况也见怪不怪了。
有人问:“这是什么布?不是的确良?”大家排了老长的队,就是为了买的确良,要是有人插队,那是不允许的,要举报给布店的领导!
陈延将钱票递上去,然后将布料交给柯一凡,到了柯一凡手里,柯一凡才感觉到,这布料的光滑柔软,不仅是大红的,布料上还有隐隐的暗纹,应该是纺织之事就有的暗纹,这样喜庆的大红,看起来居然还有一点好看。
售货员在柜台里十分骄傲:“这可不是的确良,是我帮他在省会买的,缎子的!”
有人问柯一凡:“姑娘,准备结婚用的吧!”
柯一凡的脸红了,她将这块红布包好,放进挎包里,的确是结婚用的。不然这大红色平时穿,也穿不来啊。
她都不知道陈延什么时候让人家帮买红缎子了,柯一凡的眼神碰上陈延的,却只看到陈延的傻笑,让她想说点儿什么,却说不出来,也只是笑。
接下来就是拿裁缝做的衣服啦。
裁缝给做的衣服很合她的心意,宽松但是显腰身,她在身上比划了一下,说挺好的,宽松。
裁缝看着自己的作品,也很得意,“这还宽松,大家做衣服都恨不得一年四季都能穿,你这样的,已经算是紧巴了。”但是他挺开心的,平时做的那些上下一笼统,根本显示不出他的技术高明之处。只有这些年轻姑娘们,爱美,才会对衣裳有一点要求。
柯一凡掏出那块红布,“麻烦给我做一个红色的小袄子,结婚用。”
陈延嘴巴咧着,都快笑傻了,就那么看着柯一凡。
柯一凡娇嗔着瞥他一眼,买红布不就是为了结婚用吗,自己又没有说错,这么大红的衣服,也就结婚的时候穿一回。
柯一凡又和裁缝敲定了红色衣服里面用什么里子,里面填充什么料——这个裁缝店铺里居然有鸭绒,真是意外之喜。
裁缝打哈哈:“都是家里吃肉留下来的,鸡毛鸭毛鹅毛都有——”
谁家自己吃鸡鸭鹅能吃出一件衣服的绒来,柯一凡也不拆穿。
两人离开裁缝店,接下来就是继续找压井啦。
可惜的是,整个市里,再找一遍,也没有找到这个东西。
市里以前还有个五金机械厂,可惜前几年大家都忙着别的,不事生产,那个厂早已经倒闭,更别提什么水井笼头了。
☆、第 64 章
这些信息都是柯一凡问了市里破烂厂的看门老头得出的, 并且在破烂里翻出一个生锈的压井头, 陈延看了之后, 只是摇摇头,“拿着吧, 零件不齐,不能用,但是胜过没有,用收废铁的价格应该能买到。”
于是他们花了五块钱,买了一个二十斤重的废铁回去。
邻居们又在她家聚会了,她家背靠一个小山丘,坐北朝南,阳光甚好, 天气越来越冷,她家的大院子就成了那群人的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