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回过神来,“奶奶,她早就走了,人家家里还有事呢。”陈延这样说道,希望奶奶能止住话题,能让他抛开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是奶奶就是不放过自己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的孙子,“你过来陪奶奶说说话嘛,人家客人好不容易来了,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就让走了,好歹留下来吃口饭呢。”
“出了事儿以后啊,没有一个敢上咱们家的,就这么一个,以后让她常来,多好的姑娘啊。”
陈延听着奶奶絮絮叨叨,告诉她:“不是姑娘了,是二姨的儿媳妇,国强哥家的。”
“我知道啊,这不是你国强哥没了,你二姨也跟咱们一样,孤儿寡母的,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行,以前你二姨照应你,以后你要多照应你二姨。”
老太太笑眯眯的,露出只剩下一个牙齿的瘪嘴巴,仿佛预见了什么美好的未来。
“人家是知青,干什么去攀关系,人家也看不上呢。”
老太太依旧呵呵笑,“让你去帮忙,你管人家看得上看不上呢。”
…………
柯一凡回到家的时候雨停了,自家院里多了几个别的妇女,是找婆婆李花来拉家常的。
几个女人一见到这个知青,立刻住嘴,这种情况就非常明显,话题中心的人物回来才有这样的效果,并且立刻纷纷找借口告辞。
柯一凡也不以为意,家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婆婆为人和善,邻居们都爱找她说话,只是柯一凡一回来,她们就不大放得开。
只是吃饭的时候,婆婆吞吞吐吐,看起来几经犹豫,终于问出口:“国强走了也有一阵子,你要有别的想头,也是应该的。我托人说一说,要是有合适的,也牵个线?”
无缘无故的给说这个,肯定是那群人给婆婆说了什么,柯一凡立刻就这样想到。
上辈子还真的有这回事,不过当时的她拒绝了,毕竟丈夫新丧,就算不守孝三年,也没有当年刚去世,就立刻找新人的道理。那群知青本来就看不起她,如果她立刻再找个男人,那群知青更加的看不起她了。
此时柯一凡当然也是拒绝,婆婆是好心,还有一点不想得罪儿媳妇的私心,柯一凡自认为看的还算透彻。
“您是听说我跟陈延有什么了吧,真的没啥,我找他就是想一起赚点钱,给您多买身衣服,让家里不那么辛苦。真的。”
柯一凡差点拿敬爱的领袖发誓,可谓十分的真心。这才打消了婆婆“那有合适的也让媒人给你先看着”这种念头。
☆、第 22 章
柯一凡想起这件事情就心累,上辈子也有这样的事情,婆婆觉得她一个人,按照农村惯常的规矩,年轻的寡妇,有婆婆的婆婆都会安排再嫁,当婆婆提起的时候,她并没有明确的拒绝,导致婆婆真的在暗地里寻摸着。
如果苏国强真的死了,婆婆为儿媳妇再找一个好人家,这当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苏国强不仅没死,还回来了。这就是成了她迫不及待寻找下家的罪名。
于是柯一凡再三跟婆婆叮嘱:“我不会找的,要找也是我自由恋爱,不用你给我找,要是外面有一个人说这件事,那我就把你儿子的抚恤金都花光。”
李花儿看着儿媳妇笑,一点儿都不相信柯一凡的话,儿媳妇变了,变好了,不要这吃要那吃,有活儿抢着干,对她帮忙延哥儿的事儿,没二话不说,还帮忙帮衬着延哥儿。
对儿媳妇纸老虎一样的威胁,她是没当回事儿的。只是这事儿上还是要听从儿媳妇的意见:“行,慢慢来,你还年轻,你的眼光好,你自己挑,满公社的好孩子,只要你乐意,我是没什么说的。我跟那些人说说,让她们不着急给你找。”
柯一凡这才放下心来,必然是刚才那群串门的说了什么,这才让婆婆说起她的婚姻大事来。只是她们没有说到重点,柯一凡想让婆婆知道的,可不止这些:“妈,你听说了吗,在山后,我们远远看到一个人,长的很像苏国强。”
“国强?”李花擦桌子的手顿住,捂住胸口,“你也信这胡话?国强他死在了山洞里,没找到人,那是被耗子吃了,被长虫吃了,要是没死,他怎么舍得自己老娘在外面,自己不回家?”
婆婆的反应大大出乎柯一凡的意料之外,看起来非常的抵触,一个死去的儿子,难道比活生生的儿子还要好吗,柯一凡不懂,哪里有希望自己的儿子死了的,明明没找到苏国强尸体的时候,婆婆还很开心,觉得他还可能活着呢。
柯一凡想不明白,只是告诉她:“陈延看到的,我们两个一起去的市里,他看到跟我说,我却没有看见,他不会撒谎的吧?”
“那国强为什么不回家呢?他的腿断了?”
“没有。”
“有人拿镣铐绑住他的手脚了?”
“没有吧,就走在人堆里,正常人一个,还是原来的样子,要不然陈延怎么会瞅见他的。”婆婆突然的强势,让她觉得有一点害怕,说话声气也弱了下来。
可是奶奶就是不放过自己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的孙子,“你过来陪奶奶说说话嘛,人家客人好不容易来了,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就让走了,好歹留下来吃口饭呢。”
“出了事儿以后啊,没有一个敢上咱们家的,就这么一个,以后让她常来,多好的姑娘啊。”
陈延听着奶奶絮絮叨叨,告诉她:“不是姑娘了,是二姨的儿媳妇,国强哥家的。”
“我知道啊,这不是你国强哥没了,你二姨也跟咱们一样,孤儿寡母的,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行,以前你二姨照应你,以后你要多照应你二姨。”
老太太笑眯眯的,露出只剩下一个牙齿的瘪嘴巴,仿佛预见了什么美好的未来。
“人家是知青,干什么去攀关系,人家也看不上呢。”
老太太依旧呵呵笑,“让你去帮忙,你管人家看得上看不上呢。”
…………
柯一凡回到家的时候雨停了,自家院里多了几个别的妇女,是找婆婆李花来拉家常的。
几个女人一见到这个知青,立刻住嘴,这种情况就非常明显,话题中心的人物回来才有这样的效果,并且立刻纷纷找借口告辞。
柯一凡也不以为意,家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婆婆为人和善,邻居们都爱找她说话,只是柯一凡一回来,她们就不大放得开。
只是吃饭的时候,婆婆吞吞吐吐,看起来几经犹豫,终于问出口:“国强走了也有一阵子,你要有别的想头,也是应该的。我托人说一说,要是有合适的,也牵个线?”
无缘无故的给说这个,肯定是那群人给婆婆说了什么,柯一凡立刻就这样想到。
上辈子还真的有这回事,不过当时的她拒绝了,毕竟丈夫新丧,就算不守孝三年,也没有当年刚去世,就立刻找新人的道理。那群知青本来就看不起她,如果她立刻再找个男人,那群知青更加的看不起她了。
此时柯一凡当然也是拒绝,婆婆是好心,还有一点不想得罪儿媳妇的私心,柯一凡自认为看的还算透彻。
“您是听说我跟陈延有什么了吧,真的没啥,我找他就是想一起赚点钱,给您多买身衣服,让家里不那么辛苦。真的。”
柯一凡差点拿敬爱的领袖发誓,可谓十分的真心。这才打消了婆婆“那有合适的也让媒人给你先看着”这种念头。
☆、第 22 章
柯一凡想起这件事情就心累,上辈子也有这样的事情,婆婆觉得她一个人,按照农村惯常的规矩,年轻的寡妇,有婆婆的婆婆都会安排再嫁,当婆婆提起的时候,她并没有明确的拒绝,导致婆婆真的在暗地里寻摸着。
如果苏国强真的死了,婆婆为儿媳妇再找一个好人家,这当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苏国强不仅没死,还回来了。这就是成了她迫不及待寻找下家的罪名。
于是柯一凡再三跟婆婆叮嘱:“我不会找的,要找也是我自由恋爱,不用你给我找,要是外面有一个人说这件事,那我就把你儿子的抚恤金都花光。”
李花儿看着儿媳妇笑,一点儿都不相信柯一凡的话,儿媳妇变了,变好了,不要这吃要那吃,有活儿抢着干,对她帮忙延哥儿的事儿,没二话不说,还帮忙帮衬着延哥儿。
对儿媳妇纸老虎一样的威胁,她是没当回事儿的。只是这事儿上还是要听从儿媳妇的意见:“行,慢慢来,你还年轻,你的眼光好,你自己挑,满公社的好孩子,只要你乐意,我是没什么说的。我跟那些人说说,让她们不着急给你找。”
柯一凡这才放下心来,必然是刚才那群串门的说了什么,这才让婆婆说起她的婚姻大事来。只是她们没有说到重点,柯一凡想让婆婆知道的,可不止这些:“妈,你听说了吗,在山后,我们远远看到一个人,长的很像苏国强。”
“国强?”李花擦桌子的手顿住,捂住胸口,“你也信这胡话?国强他死在了山洞里,没找到人,那是被耗子吃了,被长虫吃了,要是没死,他怎么舍得自己老娘在外面,自己不回家?”
婆婆的反应大大出乎柯一凡的意料之外,看起来非常的抵触,一个死去的儿子,难道比活生生的儿子还要好吗,柯一凡不懂,哪里有希望自己的儿子死了的,明明没找到苏国强尸体的时候,婆婆还很开心,觉得他还可能活着呢。
柯一凡想不明白,只是告诉她:“陈延看到的,我们两个一起去的市里,他看到跟我说,我却没有看见,他不会撒谎的吧?”
“那国强为什么不回家呢?他的腿断了?”
“没有。”
“有人拿镣铐绑住他的手脚了?”
“没有吧,就走在人堆里,正常人一个,还是原来的样子,要不然陈延怎么会瞅见他的。”婆婆突然的强势,让她觉得有一点害怕,说话声气也弱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