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毫不留余地:北戬眼下虽助我复国,然一旦占得己利,安知不会反目侵我疆域?
    赵回乍然做怒,我北戬此番出重兵南下,难不成都是白白费力流血?
    她轻轻地笑,赵将军莫急,我话还没说完,眼下北三路多有为我大军所制之势,再加北戬压境数万大军,复我中宛故地诸路不在话下。然你我既以举兵,又岂能不图所进,若依我见,除复我故地之外,还当趁势再多占数十州疆土,如此方能解我亡国破家之仇,北戬大军倘肯与我同进同退,则多占之疆二军各得一半,如何?
    赵回沉着脸,此时我做不得主,须得报京中,由我北戬皇帝陛下裁断。
    无碍。她低眼,我时间很多,可以等。
    赵回脸上却泛起疑色,我又怎知你是一心一意要与北戬共进退?倘是你眼下说些虚情假意的话骗我,将来又该如何?
    孟廷辉目光微燥,为表我之诚意,更为让赵将军信我,不如我让金峡关外的大平守军退后三十里,还金峡关口与北戬大军,赵将军以为如何?
    赵回一惊,你安有如此大的能耐?
    她眼神无羁,出口更狂:我自有我的能耐,赵将军又何须多言?倘是再有疑言,莫怪我翻脸不干了。
    赵回喉梗,只皱着眉盯着她。
    岳临夕也有些迟疑,道:大平禁军历来骁悍,倘是我军再犯除北地之外的诸路州县,恐会不利。
    孟廷辉瞥他道:大平禁军的事儿,此处岂会还有人比我更清楚?先前北面三路之所以裁军减员,便是因为营寨散多难防,各军兵员惰怠不堪,除了少数几个州府大营之外,大平禁军早已不比从前。
    她又挑眉冲赵回道:大平新帝如何更不许我多言,赵将军当初亦是亲眼看见了,彼不善战筹略,多年来不过是靠那些枢府老将们帮持罢了,倘是北地连败,大平新帝定会厌战,或许将来不需你我二军攻伐力战,彼亦会割地求和矣。
    赵回脸色愈发黑沉,你与大平皇帝不是…
    孟廷辉不耐烦的地打断他,冷声道:我孟廷辉在大平朝中有着什么样的名声,不需我与将军详说吧,我自幼孤苦无依,此生一重高官显位,二重金银钱锦,这些年来在朝所图不过此二事,至于大平皇帝,我既知亡国破家之仇乃拜其父所赐,十余年来其苦无靠之恨又岂会轻易就泯,我与他之间本非真爱,从此往后更是只留恨意,不存旧情。
    141.大奸(下)
    这话说完,她便轻轻垂眼,冷笑道:事已成此,我多说亦无用。只是父母冤亡之仇,我不会不报。倘是将军尚知人情冷暖,便不该再疑我丝毫。
    赵回有些动容,道:是我冒犯了。他看一眼岳临夕,又道:倘是大平守军果真退让金峡关与我北戬,我必修书往复朝中,提请二军侵地分疆之议。
    孟廷辉问岳临夕道:你们原打算何时将我送往舒州?又要从哪条路往南?
    岳临夕立刻道:原计于待国主抵赴北戬大营之后便即刻动身。因临淮路有韩澎之部阻道、潮安北面大平禁军数众,所以仍旧打算从建康路锐州直接南下。
    她一撇嘴,似是讽刺道:建康路?狄念在汾州的宣抚司你们倒是不怕!大平禁军调往建康路剿寇之部何止数万,倘从建康路南下,你有把握不出意外?
    岳临夕皱眉,国主之意是?
    孟廷辉拢了拢袖口,好整以暇道:韩澎之部已经退守梓州,临淮路禁军不足以惧,便从晖州向南,绕道向西入建康,再去舒州。
    便听国主吩咐。岳临夕稍稍一想,就应了下来。
    她又看向赵回,道:未防生变,我不可久留于此地。待金峡关外大平禁军退守三十里,我便出关向晖州,还望赵将军言而有信,拜表朝中请议你我之计,到时倘有盟书之约, 直接发往舒州即可。
    赵回正色道:一定。
    她又轻轻敛眉,事既议妥,我也想歇歇了。
    赵回忙叫人来带她去筒帐内休息,岳临夕见状,也跟在她身后走了出去,欲护她周全。
    孟廷辉放眼一扫,不见黄波人影,料想其是先被人带到筒帐那边去了,足下步子不禁快了些。
    岳临夕大步走在她身侧,眉目在斜阳金辉下散着淡淡的光。
    她斜瞄他一眼,不冷不热地道:你与尹清看起来皆是风雅之人,但做起这些沾血之事来竟也是毫不犹豫。
    岳临夕额上轻现皱纹,看她道:倘能复我中宛帮国,纵有千险万阻亦不辞。
    孟廷辉听后步子放缓了些,许久才微冷道:是。倘能复国,纵是死伤千万、民血涂原又有何虑?
    岳临夕只当她出言狠戾,不由道:从前不知国主手段如此雷霆决绝,今见国主裁事果决,毫不见女子心性,实让臣感佩万分。
    她却不再理会他,一径往前走去。
    待到简账外,果见黄波等她等得焦急,一见她就疾声道

章节目录

江山为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沈太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太傅并收藏江山为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