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潮安后经由冲州至亭州,到时候狄念从军中派人至亭州接应,然后由禁军送你二人至金峡关。
    她想了想,却道:至潮安后,可否改道由青州北上亭州?臣想顺路一见沈大人与女学时的旧友。
    也好,他应道,只是不可多做停留。到时再让沈知书抽些人马,与殿前司亲兵一同护你去亭州。
    她点头,淡淡一笑:臣只见一见就走,绝不会久留。
    他脸色也淡下去,为何此番想见他们?
    她低了眼,半晌才道:因为臣在潮安只有这一个旧友,自入朝以来便没机会相见过。
    ……因为,臣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能够再见到她。
    135.轻别离(下)
    孟廷辉与汤臣出京的阵仗毫不张扬。
    天还未亮的时候,一千殿前司亲兵无声地护送着二辆马车从京城北门出城,直入通往北面诸路的官道。
    皇上严旨,内外廷中不得有臣工为其饯行送别,十日后乃得告白天下,朝廷派文臣赴北境议和一事。
    为防张扬,亲兵阵中没擎令旗,赴北一切事务皆由黄波统筹,奉皇上旨意,凡兵令皆出于孟廷辉一人。
    她离行前并未知会过尹清。
    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没机会,只是怕一不小心会另生事端,而朝廷派她出使北境的消息一旦传至北面,想来那边的人亦会有所准备。
    汤成与她不算熟识,往日在枢府中也只是同僚之谊而已。她知道这是个本分人,所以才会被方恺择为副使陪她出使北戬,可越是如此,她便越不愿拖累旁人无辜者。
    一路上并没什么不顺,直到行至潮安北路与成府路的交界处,才觉出这北面是真与从前不同了。
    为防途中遇着流寇,黄波特意命亲兵统道从西北面的成府路进入潮安一带,但此地虽离建康路甚远,却也能时不时地在官道两侧见到张惶的流民。
    孟廷辉从京中出发前,虽知寇祸已自建康路漫向潮安及临淮二路的南面数州,可却没想到远在这成府路东面、与潮安北路交界的地方,竟也会看见因为寇祸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
    马车一路行,她的心就一路往下沉,可却更坚定了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待过了井桥县,正式进入潮安的地界后,天已是半黑了。
    黄波疾速命人去前方官驿通报,然后亲自护送孟廷辉及汤成二人的车驾继续前行。
    边路小县一带甚是荒芜,白日里下过雨,夜里的路就更加不好走。马车在泥泞道上颠簸慢行,依稀可见远方如稀星般的点点灯火。
    孟廷辉在车中坐着小寐,忽听外面亲军士兵急急吁喝了一声马儿,紧接着又传来孩童尖锐刺耳的嚎啕大哭声。
    她撩开帘子出去看,借着车头松脂燃光,就见不远处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正被士兵从泥地里抱起来,不由微微蹙眉。
    想来是因这道上太黑,亲军士兵行马未加注意,不小心伤了这孩子。可这里前后不见闲人身影,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一个人待在这种地方?
    她让人将那小女孩儿抱到马车上,借光仔细察看了下,见其胳膊似是被马儿踢伤了,心中顿时一疼,吩咐人道:带这孩子一起走,待入官驿后,叫驿兵去城里找个郎中来。
    黄波亦上前喝令其余人马行路时务必小心些,莫要再伤了人。
    小女孩儿还在大哭,满脸泪水混着泥土,脏乱不堪,一口一声娘,声嘶力竭。
    孟廷辉掏出帕子来给她擦脸,又将她抱进怀中,好声问她道:你娘在何处?
    小女孩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两只小手紧紧拽着自己的衣摆,娘……娘说去给阿乔找吃的,叫阿乔不要……不要乱跑,阿乔一个人待在地里好久好久,都不见娘回来……阿乔怕黑,阿乔好饿……
    孟廷辉连忙找出水食来给她吃,她却胆怯得不敢碰,口中只是要娘亲,两只乌黑的眼中溢满了泪水。
    那边有士兵策马过来,禀道:孟大人,这边流民不少,这孩子怕是被父母遗弃在这里了。
    孟廷辉点了点头,命马车继续前行,自己将帘子放下来,车中顿时变得一片晦暗。
    小女孩儿在她怀中直打哆嗦,怕得要命。
    孟廷辉摸了摸她的头,轻声道:莫怕,我不是坏人,待一会儿等车停了,便找郎中给你看胳膊,立马就不痛了。
    她咬着手指掉眼泪,噙着泪的大眼睛望着车帘,细声道:他……他们会杀人……杀好多好多人,阿乔的爹爹就是被他们杀的……
    孟廷辉心头一梗,知道这孩子尚小,分辨不出什么,看见持枪骑马的士兵便以为是作乱的贼寇,当下紧紧抱住她,轻轻道:放心,不会再有杀人的坏人了。
    小女孩儿张着大眼瞅她,脸上都是畏惧之色。
    孟廷辉拿过水来喂给她喝,慢慢地同她说:你可知,我大平的皇上是个好皇上,一听说这边有坏人作乱,就立刻让我来警告那些

章节目录

江山为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沈太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太傅并收藏江山为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