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些许异样。
    非朝官之辈自然是不能入殿称贺的,但皇上亲重的其余京官近臣却可至池园与二府宰执、两制以上大臣们共同垂钓,以悦君意。受传至此的京官近臣中自然有沈知礼,但孟廷辉没想到那个才入翰林院不久的左秋容竟也在池亭边上候着。
    一群小黄门早已布置好一切,软垫金碟鱼饵钓具一应具有,就待诸臣将校们下殿来此了。东面池边的御座自然是要皇上坐的,二府宰执、枢密使按例坐在皇上之下,其余臣工们便分散地沿池坐下去,并无定例。
    沈知礼一早就瞧见了她,与人招呼过后就走来与她同坐,扯着她的袖子就道:你费尽心思才讨得这一冬得取六名女进士,谁知却让旁人学乖捡了便宜!说着,又往远处一瞄,神色更是轻蔑,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真就敢来了?
    孟廷辉装作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只拿手指轻轻拨弄着身边金碟中的鱼食儿,轻声道:谁又惹着你了?
    沈知礼性子直率,哪里憋得住话,张口便道:中书的人传叫那左秋容来这儿,分明就是不把你放在眼中,你竟也不恼?
    孟廷辉轻轻笑了下,望她一眼,没有说话。
    沈知礼胆气冲天,口口声声说中书的人如何如何,可她却不知策谋这事儿的人里,正有她成天到晚心心念念的古钦。
    孟廷辉接过小黄门递过来的钓具,捻了鱼食儿上钩,然后道:我倒没瞧见有谁不把我放在眼中,我只瞧见那头正有人盯着你呢。
    沈知礼一下子讷然起来,自然知道她指的是坐在东面皇上近处的狄念;而狄念确实也如孟廷辉所说的一样,正时不时地就冲这边望几眼。
    将校们平日在营,非特诏、大礼之事也难得入宫谒上;今日逢皇上生辰,莫论老臣新俊、文臣武将,但凡朝中颇得声名者,已是全聚齐了。狄念久不见沈知礼,此时也管不住自己,竟不顾在场众臣,就直盯着沈知礼瞧。
    二人正说着话,对面那头儿突然响起水花泼溅声,是右丞王元德引了一尾锦鲤上钩,可又马上不动声色地将鱼放了。
    这倒是宫中不成文的规矩。
    伴君垂钓,皇上还未钓到鱼,为臣子者哪里敢先起竿收鱼?
    孟廷辉悄悄抬睫,朝东面望了一眼。
    那人身如刃松,正礼朝服更衬得他英俊隶盛,此时正与身旁几位老臣低语着些什么,神色松懈,倒是一副颇为享受的模样。
    她收回目光,红唇微垂。
    多日未见,仍旧是她先忍不住,却不见他有何惦念的举止,可见还是她道行太浅……
    正胡思乱想中,身旁沈知礼蓦地低呼一声,拉拉她的胳膊,小声道:别愣着了,还不赶紧把鱼放了。
    孟廷辉这才发现自己这处也有鱼上钩,待要压竿不动时,身后却有个小黄门笑嘻嘻地撑了红网来,冲她道:既已得鱼,孟大人怎的还不起竿?
    沈知礼正要嗔言,可转头看见那人手中红网,一时又愣住,说不出话来。
    孟廷辉不若她自小在宫中长大、对宫中习惯倒懂得这么多,此时一停一动间,不由自主地便起了竿,由那小黄门动手将鱼收进红网中去了。
    沈知礼神色犹惊,看着那小黄门返身往皇上那边走去,口中连道:这奴才胆子也忒大了,竟不知这宫中规矩不成?等着挨罚罢!
    这边一有动静,在场众人便都纷纷看过来,见孟廷辉竟已起竿收鱼,都是大大惊诧,暗道这孟廷辉恃宠妄为,不知好歹,待看见那收鱼的小黄门手中拿着红网盛鱼,又是更加怔神,这奴才正值是不要命了!
    全场就只孟廷辉一人不明就里,眼望着那小黄门往东面御座处走去,竟还对沈知礼笑了笑,问道:怎么了?
    99.生辰(下)
    沈知礼神色古怪,想要说什么,却还是闭了嘴没吭气,只看着那小黄门的背影瞧。
    小黄门一路走去东面御座前,在场众人皆屏息暗睹,却见那面水中的鎏金长竿弯弹了一下,随即皇上也起了竿。
    一尾小小的锦鲤凌空甩尾,被那小黄门一样收入了那红网中。
    下面一直压竿未动的诸臣工们这才纷纷起竿,钓上鱼来的自有一侧候着的小黄门过来收鱼,可用的都是普通的白网。
    孟廷辉这才反应过来,脊背不由僵直了一下。
    饶是她再不知这伴驾垂钓的规矩,此刻却已是看得明白,连二府宰执都是用的白网,她安得用皇上才能用的红网收鱼?
    可方才那小黄门她也是眼熟的,分明是皇上跟前的近侍,此事若无皇上亲允,料想其也没这么大的胆子,敢拿红网收了她的鱼后,又去收皇上的鱼!
    她的脸色也跟着僵白起来,不知他这回又是要使哪一门子的手段,只知眼下自己在这风荷碧柳的池园上也成了在场的众矢之的。
    东面却传来内侍的高声
    皇上有旨,赏!
    赏谁?
    又赏什么?
    根本不需再多

章节目录

江山为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沈太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太傅并收藏江山为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