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却一直未移目光。
    待车身陡然一倾,转弯而行,再也看不见他时,她才默默地放下手,垂了眼。
    帘苏垂摇,摇碎她一心期冀。暖氛轻漾,漾动她双眼轻水。
    是夜真寒。
    ·
    翌日,待至日头高升,她才睡醒。
    翰林院有例,头一夜留院制诏的,第二日不必天明前就入院,因是她慢慢梳理了,又翻了翻昨夜带回却未来得及看的卷簿,才收拾了书匣出门。
    路上想起来方怀昨夜临别前嘱咐她的话,因而一进朱院,过了前堂后便径直去了编检厅。
    翰林院里人人见了她都格外友善,弯目笑眉的样子,倒叫她一时间作不得反应。
    一边有几个七品衔的编修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另一头的几个学士承旨也在笑论着什么,一院光景与平常相比,竟是热闹嘈杂了些。
    方怀在里面案前坐着,她走进去,将书匣搁在一旁,轻声道:方大人。见他抬头招手,她才微笑着走了过去。
    坐。方怀指了指一侧,慢声道:有一事我与张大学士已商议良久,一直未得机会与你说。前段日子,门下省左司谏一缺……
    她不甚在意地点着头,好奇心作祟,耳朵微微竖起,细听那面的窃窃之声,没多久耳边便飘来几句低语。
    几个编修中的一人道:……国书是昨儿夜里刚由来使送到的,门下省的人一看,丝毫不敢耽搁,立时就呈至御前细禀……嗐,这不都是听内都堂传出来的话吗?今日早朝一毕,皇上便诏了中书宰执入阁细议去了太子册妃的大事,又是北戬的公主,谁敢马虎?……
    她听清,脸色蓦然变了。
    38.册妃(中)
    方怀说了些什么,她全然听不见。
    甚至已忘了自己站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思绪恍恍回至一年前的那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冲州府的官墙上张贴着黄宣邸报,道北境将要开通互市,道沈大学士将要来潮安北路主持女子进士科州试,道太子殿下将要册妃。
    他大婚之后,便要登基,便要身受这天下万民伏拜称颂。
    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她只觉好似又过了一个十年,日日月月飞一般地流逝,竟让她忘了他会册妃,会大婚。
    他是皇上与平王的独子,是大平王朝人人敬仰的皇太子,是能够继承这万丈江山、广袤社稷的唯一人选。
    她与他的距离,直可谓天高地远,可触不可近。
    昨夜纵是身在那黄盖车驾中,纵是人在他一双硬臂中,她也走不进他心底一步一寸,更是不敢奢望那天家垂睐。
    天家,天家。
    那容貌才略天下无双的皇上,那铁骨昂扬气势迫人的平王……她就算触得到他,又焉能岂望那二人的另眼相看。
    就连之前谣传最盛的太子妃人选沈知礼,在这北戬公主四字前也顿时显得了无份量。
    也只有此等天家贵胄,才当是能匹配他的恰适之人。
    孟廷辉?
    方怀皱眉,看她出神,不由严声叫她。
    她眨眼,深吸一口气,抬眸,开口:大人。
    先前方怀说了些什么,好似是听见有左司谏几字,可却不知他同她提这个是要做什么……
    方怀道:半月前,古相便要翰林院荐一修撰去充门下省左司谏一缺,我与张大学士商议良久未得定,终在今晨早朝之前向古相举荐了你,调呈入夜前便出,只是现下要问问你,去门下省你可愿意?
    她脑中轻震,几不敢信自己听见了什么,好一会儿才一字字地反应过来左司谏,竟是让她入门下省!
    此一缺虽在门下省是个小小从五品补官,可却是能够位在二省之内,更是能够时时见到他。
    经久渴望能够被擢升,可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擢升能够来的如此之快,且是如此令她慌措不已。
    她低头,颤声道:回大人的话,下官自入翰林院至今尚不到一年,当初以女子进士科第一人及第之身忝列正六品修撰一职已是承蒙皇上太子之恩,如今倘是受大人之荐而入门下省,只怕难以让翰林院的其他同年们心服。大人不若待今春课考之后再看臣该适何职……
    方怀抬手止住她的话,左司谏一缺品秩虽低,可却需敢诤言进谏者任之。张大学士同我本来尚在犹豫之中,可经昨夜之后,他与我都定了心思,若是要从眼下的修撰之间选一人举荐,当是非你莫属。你若非是因不愿入门下省而推拒,那此事便就这么定了,也莫要再多说旁的了。
    她咬唇,不语不动,似是默认了他的定议,头依然是低着,极力忍着不让心底翻涌之情流露出来。
    静静听着,方怀一点一点叮嘱她的种种事情,将来去了门下省也莫要忘了翰林院的同僚们,或许将来不知何时又会被授为翰林学士而回院……
    她不时地点头,以示记住了,可思绪却在慢慢地飞散开来,直飘去隔了

章节目录

江山为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沈太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太傅并收藏江山为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