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之名怕是就要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可若是情有可原,自然另当别论。
    清宁坐上肩舆后, 四爷就不放心地跟在旁边一路护送, 苏培盛则跑进永和宫殿内通禀一声。
    德妃知道后,气得摔碎了一套豇豆红上有婴戏蝶图案的瓷器。
    这是龚嬷嬷怕德妃生闷气,特意同她商量到时候送到十四爷府里作为大婚之用的瓷器,可才哄上没多久, 偏又来这么一出。
    可四福晋真是能做虚弄假的人?
    龚嬷嬷也是怀疑, 心里多少也有点觉得或许真是在永和宫里“累着”的缘故,之所以先前没有流露出来,不过是倔强强撑而已。
    等宁寿宫那边传来了消息,说的确请了太医后。
    龚嬷嬷更加认定是如此。
    德妃知道后紧抿嘴唇, 半晌后吩咐龚嬷嬷:“让人往宁寿宫送一些人参燕窝过去,本宫记得库房里有万岁爷赏的那根五十年份的人参,就送那根。”
    不但要送,还得大张旗鼓地送过去,还得当着太后的面。
    等永和宫的宫人离开后,清宁就老老实实地走到太后面前跪好。
    四爷见了,也一声不吭地跪在旁边。
    两个孩子,从前都是一板一眼的模样,就是四爷现在也是如此,只四福晋比从前清丽灵动了许多。
    太后是真正信佛的人,在听到清宁在怀有身孕后还耐着性子捡了一个时辰的佛豆后,心里也是多了几分喜欢。
    何况四爷说的那番父与子的话,在太后生辰的宴席上,康熙也曾亲口道出。
    太后同康熙不是亲生母子,但多年的相处,早就胜似亲生,然而康熙能这般动情地说出来,却是从不曾有过的。
    只这一番话,太后原先稳固的位置只会更稳,哪怕她这些年一直疏远娘家,但察罕家族在科尔沁草原上作为扎萨克的地位不会变。
    这是一块蛋糕不能做到的,但却也是间接达成,而对于促使康熙会有这样言行的老四两口子,在不影响朝堂格局的情况下,太后也愿意多护上几分。
    动了胎气什么,当然是假的。
    清宁还不至于能在这上头作假,而且她这身体实在是太过康健了,好在这太医原先就是专门为太后服务的。
    在太后的首肯下,传出去的话,自然是太后愿意让人知道的。
    “知道错了?”太后板着脸。
    清宁一言不发地磕头谢恩。
    太后是太后,德妃是德妃。虽说太后也是她们的皇玛嬷,但天家亲情本就淡薄,太后也还是许多人的皇玛嬷。可德妃不一样,德妃只是四爷、十四爷的额娘。
    偏亲额娘不及当玛嬷的仁慈。
    这话能与谁说?
    清宁就是为四爷抱不平,她心疼这个男人。
    哪怕他很快就而立之年,在历史上几乎已经走完一半的人生了,可德妃给予的不公平,哪怕日后黄土埋身也会一直存在。
    同样是亲儿子,为何四爷必须是那个被舍弃的人。
    清宁很快就红了眼眶,只是拼命隐忍。
    四爷却在她第一个响头下去的时候,伸了手。
    额头是磕在四爷的手心上,却也泪湿了他的心头。
    “皇玛嬷,这一切都是孙儿的错。”四爷抿了抿唇,还是坚定地把清宁抱在怀里。
    太后叹气:“起来吧,都跪着做什么?这地上还能有什么好跪的?哀家是不管你们其他的事情,既然是留了你们用膳,就把饭吃了再回去。至于其他的……你们都不是小孩子,即是为人子,也是为人父母,往后类似的事情可不能再犯。”
    太后还是老旧思想。
    纵然对德妃不满,可也不愿意当子女的对父母不孝。
    但也到底心疼清宁有孕在身,送上来的膳食都是清淡滋补的。
    从宁寿宫出来后,就直接从贞顺门出去。
    马车上,四爷拍了拍清宁的脑袋:“下次别这么莽撞了。”
    清宁不言。
    四爷又叹气:“爷都知道。”
    知道小福晋是心疼她,为他不平。
    可委屈吗?
    四爷是早早就习惯了,他曾经不明白为何他做得万般好却总也抵不上十四几句甜言蜜语。
    后来明白,这其实不能怪额娘。
    不过是因为在出生的那一刻,那份亲缘也跟着断了。
    马车回到四爷府没多久,太后的赏赐也紧跟着就到了。
    做戏做足,送过来的也多半是药材等物。
    清宁让人把德妃送来的一起拿去检验后,再专门放置到一个地方上,至于太后的赏赐也让人收了起来。
    又过了几日,康熙的题匾也到了。
    四爷略一沉默,让人快马加鞭送到圆明园去,也是这一天圆明园开始修缮,好在这地方离康熙的畅春园十分近便,当初内务府的人担心万岁爷会有移园观赏的想法,也让人做过简单的修缮。
    圆明园开始修

章节目录

福晋艳压群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柚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柚初并收藏福晋艳压群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