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此乃必然之事。
不过,饶是如此,地方官员和朝廷的一些官员也没什么好担惊受怕的——因为一切都有先例。在这片土地上,两三千年来,改朝换代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今天皇帝姓刘,明天就可以姓王,后天就可以姓李,但是无论最上头的那位怎么变,文武百官他不可能全杀了,也不可能全罢免了,而多达两千多个县的地方官员,更不可能全都罢免或是怎么了。
所以,有时候改朝换代对于一些京中六部小吏和偏远地区的县官来说,还真就只是稍稍改一下文书上的朝代名称罢了,毕竟官员升迁考核,朝廷律法等,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完善,已经有六七百年也不带变一下的。
明田广开告示,将自己要称帝的消息传了出去,又派人去江南将玲珑和一干学子接回京中,就连常隆老将军和薛维将军那里,也派了人去传消息。
距离明田突然出现,也不过才过了三天,但这三天,对于有些人来说,比之过去的三年还要难熬的多。
而且,其实对于明田来说,现在就称帝不是一个好时机,但是前朝国土将倾,外族入侵,皇帝遇儿子反叛刺伤,种种氛围之下,若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站出来撑起这片土地,将来势汹汹的戎族人的火力集中起来在他身上,怕是到时就要真的朝野战乱四起,民众反叛者众多,进入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了。
而明田,无论是从二十万明军和火*药来看,还是从他生擒羌族王、一举攻克羌族领地,亦或是击退戎族军队,占领白台州和嘉陵郡等事迹来看,他都是这个时候最适合站出来的人选。
而且,他也不会让其他人有机会夺走这个时机。
所以,哪怕明知山前有虎,也要偏向虎山行。
于是,一些有心攻讦他的学子文官,嘴皮子厉害,笔锋更厉害,颠倒黑白的本事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趁着这几天明田忙着处理常隆将军和薛维将军,以及戎族三王子滑苏稽带来的六万戎族兵马、以及他自己将近二十万的明军的战事问题,就已经算得上焦头烂额而无暇他顾的时机,在坊间和民间大肆传扬着明哥是周明田的消息,将明田打造成了一个心机深沉、早有图谋的乱臣贼子。
不过他们说的有些是真的,比如说,明田还当真算得上一个乱臣贼子,虽然这个乱臣贼子,还拯救了这个摇摇欲坠、险些被外族侵略从而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中的土地上的居民。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大魏,对于惠帝而言,明田是个名副其实的乱党、叛贼。
这点明田从不否认,也没让人给自己包装的多好听。
但有一点,却不能忍,有心人把泰王引狼入室、以致山河倾覆,至今还四军围困、战乱不止的缘由,全栽在了明田身上……
明田听到这消息,险些都气笑了。
没想到幕后主使竟还能和周明锦联系上,虽然周明锦周炎两人也只是推波助澜了一下。
登基大典前的一个傍晚,及至深夜,明田仍旧没有入睡。
秋夜寒凉,刚刚忙完一些杂事的他斜躺塌上,披散着一头乌发,身后有前朝宫女小心翼翼地给他按摩着头部,明亮的屋内熏着提神醒脑的香,整个屋内都萦绕着一种冷淡的气息。
虽是深夜,但显然,屋内的几人都没有入睡的想法,各个神色冷凝、面色沉沉,也许,除了上首优哉游哉宛如小憩着的明田。
下首,许穆青、戚华庭、杜湘以及来福几人分坐在几把椅子上,商讨着如今的战事和明日的登基大典。说到难出,尤其是最近的坊间传闻,几人难免神色忿忿,为明田打抱不平,同时又警醒着朝内前庭的几股势力。
良久,明田开口:“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明天他们敢跳出来,我就敢让他们有去无回。”
杜湘一阵紧张兮兮:“明哥,现在才刚刚开始,民心不稳,要是再杀一些旧臣,怕是乱臣贼子的名号就坐实了。”
“那又如何?”明田睁开眼,眸光微沉,嘴角挂着他常有的笑意,神情慵懒中带着些狠意:“不过身外名罢了,我不在意,而且少爷我,便是没有那些君权天授、名正言顺的名声,也能得民心,甚至比之前的惠帝一行还要更得民心。”
“等明日登基大典举行完,我就亲自带着明军,将戎族人逐出中原,随后派兵南下剿匪,一荡东南海寇之事,朝中事宜,就先交给穆青和华庭,杜湘在旁协助,来福就先跟着我行军。”明田一一安排着自己的计划。
四人纷纷应允,末了,离开之际,许穆青迟疑道:“明哥,惠帝毕竟是前朝旧帝,如今还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当真要把他放在宫中养伤,这不是又给了他们一个攻讦的理由吗?说你苛待旧帝什么的。”
“亡国之君,能保全尸首就不错了,还想少爷我怎么对他?尊为太上皇么?我可是起兵造反改朝换代的贼子,不是新帝即为继承大魏宗兆的新君,他们就是看少爷我长得俊,好说话,从没杀过无辜的大魏人,这才这般肆无忌惮。”明田冷哼一声。
明田自称自己“长得俊,好说话”的时候,戚华庭杜湘几人
不过,饶是如此,地方官员和朝廷的一些官员也没什么好担惊受怕的——因为一切都有先例。在这片土地上,两三千年来,改朝换代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今天皇帝姓刘,明天就可以姓王,后天就可以姓李,但是无论最上头的那位怎么变,文武百官他不可能全杀了,也不可能全罢免了,而多达两千多个县的地方官员,更不可能全都罢免或是怎么了。
所以,有时候改朝换代对于一些京中六部小吏和偏远地区的县官来说,还真就只是稍稍改一下文书上的朝代名称罢了,毕竟官员升迁考核,朝廷律法等,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完善,已经有六七百年也不带变一下的。
明田广开告示,将自己要称帝的消息传了出去,又派人去江南将玲珑和一干学子接回京中,就连常隆老将军和薛维将军那里,也派了人去传消息。
距离明田突然出现,也不过才过了三天,但这三天,对于有些人来说,比之过去的三年还要难熬的多。
而且,其实对于明田来说,现在就称帝不是一个好时机,但是前朝国土将倾,外族入侵,皇帝遇儿子反叛刺伤,种种氛围之下,若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站出来撑起这片土地,将来势汹汹的戎族人的火力集中起来在他身上,怕是到时就要真的朝野战乱四起,民众反叛者众多,进入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了。
而明田,无论是从二十万明军和火*药来看,还是从他生擒羌族王、一举攻克羌族领地,亦或是击退戎族军队,占领白台州和嘉陵郡等事迹来看,他都是这个时候最适合站出来的人选。
而且,他也不会让其他人有机会夺走这个时机。
所以,哪怕明知山前有虎,也要偏向虎山行。
于是,一些有心攻讦他的学子文官,嘴皮子厉害,笔锋更厉害,颠倒黑白的本事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趁着这几天明田忙着处理常隆将军和薛维将军,以及戎族三王子滑苏稽带来的六万戎族兵马、以及他自己将近二十万的明军的战事问题,就已经算得上焦头烂额而无暇他顾的时机,在坊间和民间大肆传扬着明哥是周明田的消息,将明田打造成了一个心机深沉、早有图谋的乱臣贼子。
不过他们说的有些是真的,比如说,明田还当真算得上一个乱臣贼子,虽然这个乱臣贼子,还拯救了这个摇摇欲坠、险些被外族侵略从而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中的土地上的居民。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大魏,对于惠帝而言,明田是个名副其实的乱党、叛贼。
这点明田从不否认,也没让人给自己包装的多好听。
但有一点,却不能忍,有心人把泰王引狼入室、以致山河倾覆,至今还四军围困、战乱不止的缘由,全栽在了明田身上……
明田听到这消息,险些都气笑了。
没想到幕后主使竟还能和周明锦联系上,虽然周明锦周炎两人也只是推波助澜了一下。
登基大典前的一个傍晚,及至深夜,明田仍旧没有入睡。
秋夜寒凉,刚刚忙完一些杂事的他斜躺塌上,披散着一头乌发,身后有前朝宫女小心翼翼地给他按摩着头部,明亮的屋内熏着提神醒脑的香,整个屋内都萦绕着一种冷淡的气息。
虽是深夜,但显然,屋内的几人都没有入睡的想法,各个神色冷凝、面色沉沉,也许,除了上首优哉游哉宛如小憩着的明田。
下首,许穆青、戚华庭、杜湘以及来福几人分坐在几把椅子上,商讨着如今的战事和明日的登基大典。说到难出,尤其是最近的坊间传闻,几人难免神色忿忿,为明田打抱不平,同时又警醒着朝内前庭的几股势力。
良久,明田开口:“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明天他们敢跳出来,我就敢让他们有去无回。”
杜湘一阵紧张兮兮:“明哥,现在才刚刚开始,民心不稳,要是再杀一些旧臣,怕是乱臣贼子的名号就坐实了。”
“那又如何?”明田睁开眼,眸光微沉,嘴角挂着他常有的笑意,神情慵懒中带着些狠意:“不过身外名罢了,我不在意,而且少爷我,便是没有那些君权天授、名正言顺的名声,也能得民心,甚至比之前的惠帝一行还要更得民心。”
“等明日登基大典举行完,我就亲自带着明军,将戎族人逐出中原,随后派兵南下剿匪,一荡东南海寇之事,朝中事宜,就先交给穆青和华庭,杜湘在旁协助,来福就先跟着我行军。”明田一一安排着自己的计划。
四人纷纷应允,末了,离开之际,许穆青迟疑道:“明哥,惠帝毕竟是前朝旧帝,如今还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当真要把他放在宫中养伤,这不是又给了他们一个攻讦的理由吗?说你苛待旧帝什么的。”
“亡国之君,能保全尸首就不错了,还想少爷我怎么对他?尊为太上皇么?我可是起兵造反改朝换代的贼子,不是新帝即为继承大魏宗兆的新君,他们就是看少爷我长得俊,好说话,从没杀过无辜的大魏人,这才这般肆无忌惮。”明田冷哼一声。
明田自称自己“长得俊,好说话”的时候,戚华庭杜湘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