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二狗,给直接捅上几个窟窿,在家里好好禁足不好吗,他为什么不听爹的话,跑出来找死。
再是怎么懊悔也无用,感觉楼上那道视线一直放在自己身上,陶天逸瑟瑟发抖,脸色惨白,连头都不敢抬起来,身子僵的一动不敢动。
可他要是再不行礼,那就是不敬皇子,更是要倒霉。
身子无力,陶天逸咬了一下舌尖,那刺痛才终于让他恢复了一点力气,他哆哆嗦嗦的朝着楼上的方向跪了下来,头伏在地上,“草民陶天逸见过三皇子,实在不知三皇子也在此处,扰了你兴致,实在该死。”
为了能让自己的话听得清楚,陶天逸是扯开了嗓子喊的,这下子不管是那些客人,还是打斗在一起的双方人马动作都是一滞,神情震住。
他们的耳朵可是出了问题,什么三皇子,三皇子怎么会在此处。
就算再怎么不信,可是陶天逸是二品大员的公子,根本不可能开这样的玩笑,除非是想找死。
想通了这点,不管有没有看到人,他们都学陶天逸的样子,跪到了一地。
就连李柏都是心里震惊,再细想今日去三楼的客人,看起来都有三四十,怎么也不可能与传闻中三皇子的年岁能对上。
心里再有诸多疑问,李柏也是跟着一起跪下,脑中极力思索,好似抓到了一丝灵光。
对了,今日那客人不是一人来的,旁边还跟里一名少年,只是李柏当时也没仔细看,只隐约有个印象,难不成那少爷就是当朝的三皇子?
就在李柏心里疑惑时,楼上却传来一阵中年人爽朗的大笑声,“哈哈哈,我的好侄儿,你这排场可真是够大的。”
说着那手还想拍对面少年的肩膀,却被那少年一个眼神,讪讪的收了回去。
朱景焕没有理睬旁边的皇叔,只冷冷的盯着底下的一群人。
就在陶天逸身子抖如筛糠时,才终于说了第一句话,却是让陶天逸差点惊了半条魂去,“我记得你,陶尚书的儿子,是吧?”
陶天逸简直要哭出来了,三皇子怎么还会记得自己,他何德何能,求他赶紧忘了自己吧。
咽了咽口水,舔舔早就干涩的嘴唇,陶天逸抖着声音回到,“正是小民。”
朱景焕轻笑出声,手中转着翠绿的玉酒杯,眸子星光闪闪,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一身气势都能震住胆小的人。
“那本皇子之前的话,你可还记得?”
陶天逸自从见了三皇子后,脑子就成了一团浆糊,哪里还能想其他什么。
却也不用他用力回想,朱景焕就给了答案,“本皇子说了,若是再见你嚣张跋扈,既然你自己都管不住自己,就断了你那两条腿,好生在府中待着,再也不能出来。”
“如今看来你是没将本皇子的话放在心中了?”
第124章
陶天逸的眼睛猛的张大, 之前那如同噩梦的场景再一次浮现在脑中。
是了,他怎么忘了这一点, 只满心要离得远远的, 不就是因为三皇子的威胁。
上次的事, 他虽然没有和御史家的公子那般,但也是在家养了一月才敢出门, 而且还下意识忘了那桩子事。
如今再听到三皇子的威胁,真是两股战战, 陶天逸不敢抬头, 想要求饶,却嗓子干涩的发不出声音来。
其他人通过这样的对话,心里面多少明了, 看来真是三皇子,看这陶天逸方才如此嚣张, 现在却是吓成那样子, 不免有些痛快。
“怎么?如今本皇子说话,都不答了?”朱景焕声音虽然始终冷淡, 但那一字一句听到旁人耳中, 就像是如雷震耳, 让人不敢小觑。对与当事人陶天逸更甚。
陶天逸猛的磕了一个响头,颤抖着声音答道, “小民不敢, 还请三皇子饶恕小民这一会, 小民保证再也没有下一次了。”
李柏同样跪着, 头也始终低着,看来今天这是意外之喜,这三皇子就能把陶天逸给解决了。
从陶天逸那带着哭音的求饶声中,就能听出,他对三皇子到底是有多惧怕。
“君无戏言,这话你可曾听过?”朱景焕把玩着手中的玉酒杯,眼中放出厉光。
都是这些士大夫,行事不端,后代子弟也没有一个能瞧得上眼的,父皇上位时,就受他们掣肘,真真是可恨至极。
想到此处,朱景焕手中一个用力,玉酒杯应声碎裂,将他旁边的庆阳王吓了一跳。
再看看他那侄儿,浑身气势放射而出,竟有了先祖在时的那般模样。
庆阳王被自己脑中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赶紧摇晃了一下脑袋,他只在十分年幼时听父王说起先祖打江山时的威风。
那时的明朝,简直是先祖的一言堂,说一不二,若是有异议,直接拉下去。
虽争端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皇室地位的稳固,若是现在的那些言官放到先祖那个时候,就算有九条命也活不下去。
庆阳王突然感叹起
再是怎么懊悔也无用,感觉楼上那道视线一直放在自己身上,陶天逸瑟瑟发抖,脸色惨白,连头都不敢抬起来,身子僵的一动不敢动。
可他要是再不行礼,那就是不敬皇子,更是要倒霉。
身子无力,陶天逸咬了一下舌尖,那刺痛才终于让他恢复了一点力气,他哆哆嗦嗦的朝着楼上的方向跪了下来,头伏在地上,“草民陶天逸见过三皇子,实在不知三皇子也在此处,扰了你兴致,实在该死。”
为了能让自己的话听得清楚,陶天逸是扯开了嗓子喊的,这下子不管是那些客人,还是打斗在一起的双方人马动作都是一滞,神情震住。
他们的耳朵可是出了问题,什么三皇子,三皇子怎么会在此处。
就算再怎么不信,可是陶天逸是二品大员的公子,根本不可能开这样的玩笑,除非是想找死。
想通了这点,不管有没有看到人,他们都学陶天逸的样子,跪到了一地。
就连李柏都是心里震惊,再细想今日去三楼的客人,看起来都有三四十,怎么也不可能与传闻中三皇子的年岁能对上。
心里再有诸多疑问,李柏也是跟着一起跪下,脑中极力思索,好似抓到了一丝灵光。
对了,今日那客人不是一人来的,旁边还跟里一名少年,只是李柏当时也没仔细看,只隐约有个印象,难不成那少爷就是当朝的三皇子?
就在李柏心里疑惑时,楼上却传来一阵中年人爽朗的大笑声,“哈哈哈,我的好侄儿,你这排场可真是够大的。”
说着那手还想拍对面少年的肩膀,却被那少年一个眼神,讪讪的收了回去。
朱景焕没有理睬旁边的皇叔,只冷冷的盯着底下的一群人。
就在陶天逸身子抖如筛糠时,才终于说了第一句话,却是让陶天逸差点惊了半条魂去,“我记得你,陶尚书的儿子,是吧?”
陶天逸简直要哭出来了,三皇子怎么还会记得自己,他何德何能,求他赶紧忘了自己吧。
咽了咽口水,舔舔早就干涩的嘴唇,陶天逸抖着声音回到,“正是小民。”
朱景焕轻笑出声,手中转着翠绿的玉酒杯,眸子星光闪闪,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一身气势都能震住胆小的人。
“那本皇子之前的话,你可还记得?”
陶天逸自从见了三皇子后,脑子就成了一团浆糊,哪里还能想其他什么。
却也不用他用力回想,朱景焕就给了答案,“本皇子说了,若是再见你嚣张跋扈,既然你自己都管不住自己,就断了你那两条腿,好生在府中待着,再也不能出来。”
“如今看来你是没将本皇子的话放在心中了?”
第124章
陶天逸的眼睛猛的张大, 之前那如同噩梦的场景再一次浮现在脑中。
是了,他怎么忘了这一点, 只满心要离得远远的, 不就是因为三皇子的威胁。
上次的事, 他虽然没有和御史家的公子那般,但也是在家养了一月才敢出门, 而且还下意识忘了那桩子事。
如今再听到三皇子的威胁,真是两股战战, 陶天逸不敢抬头, 想要求饶,却嗓子干涩的发不出声音来。
其他人通过这样的对话,心里面多少明了, 看来真是三皇子,看这陶天逸方才如此嚣张, 现在却是吓成那样子, 不免有些痛快。
“怎么?如今本皇子说话,都不答了?”朱景焕声音虽然始终冷淡, 但那一字一句听到旁人耳中, 就像是如雷震耳, 让人不敢小觑。对与当事人陶天逸更甚。
陶天逸猛的磕了一个响头,颤抖着声音答道, “小民不敢, 还请三皇子饶恕小民这一会, 小民保证再也没有下一次了。”
李柏同样跪着, 头也始终低着,看来今天这是意外之喜,这三皇子就能把陶天逸给解决了。
从陶天逸那带着哭音的求饶声中,就能听出,他对三皇子到底是有多惧怕。
“君无戏言,这话你可曾听过?”朱景焕把玩着手中的玉酒杯,眼中放出厉光。
都是这些士大夫,行事不端,后代子弟也没有一个能瞧得上眼的,父皇上位时,就受他们掣肘,真真是可恨至极。
想到此处,朱景焕手中一个用力,玉酒杯应声碎裂,将他旁边的庆阳王吓了一跳。
再看看他那侄儿,浑身气势放射而出,竟有了先祖在时的那般模样。
庆阳王被自己脑中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赶紧摇晃了一下脑袋,他只在十分年幼时听父王说起先祖打江山时的威风。
那时的明朝,简直是先祖的一言堂,说一不二,若是有异议,直接拉下去。
虽争端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皇室地位的稳固,若是现在的那些言官放到先祖那个时候,就算有九条命也活不下去。
庆阳王突然感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