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保持不骄不躁,也不为学生邀功请赏。
    宣德帝对他是越来越满意,看来只有严卿能解朕所忧。
    又下了一道圣旨,旨中云云,大致赵朗和谢青云是大才,期待他们早日中举,来朝堂上为朕效力。
    这道圣旨还是八百里加急,就是为了夸赵朗和谢青云,外加那百两宝钞。
    这一番耽误,从谢青云将事情告诉赵朗,到圣旨下来,总共过了十二日,这段时间,谢青云正如李柏所说,干脆不回家,就待在包厢里,看书写字,除了去茅房方便,他是决计不会踏出包厢一步。
    赵朗等消息等的心焦,怕自己的信没到老师手中,又怕老师根本忘了自己,没将那封信看在眼中。
    直到一封信在圣旨到达之前,提前送到赵朗手中,赵朗看完信的内容后,满腔的激动热血,恨不得秋闱马上开始,他就能去拜见老师。
    这日谢青云是被赵朗派去的小胖子叫到赵朗家中的,赵朗将会有圣旨来的消息说了。
    谢青云有些发愣,没想到赵朗这么实诚,不仅将自己提了,他那老师也跟皇上提了自己。
    “圣旨会先到县衙,明日你便如平常一样来这里读书,等接完圣旨,你便可以着手铺设地暖,老师在信中说了,你那地暖实在是太有用处,将你夸了又夸。”赵朗与有荣焉。
    谢青云也好奇,最近赵朗口中出场率极高的老师,也就是他的师祖。
    第二日,谢青云正在读书,赵朗的院门被敲响,赵朗去开了门,没有一大群人。
    为首的是位身着太监服饰,手拿拂尘的大太监,正在他身边弯腰讨好的便是本县的县令,身后还跟着一大群衙役,阵仗大极了。
    “你可是赵朗?”那大太监不理会县令的讨好,只把赵朗上下打量一遍,一路上摆着的冷脸,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态度也明显好了许多。
    赵朗拱手行礼,“学生正是赵朗。”
    “好一个青年才俊,不愧是大学士的学生。”大太监夸道。
    赵朗面不改色,“学生愧不敢当,不及老师万分之一。”
    大太监暗自点头,不卑不亢,又沉着冷静,对赵朗的印象更好了。
    “赵朗,谢青云接旨。”大太监从袖中掏出明皇卷轴。
    赵朗和他身后的谢青云立即跪下,“草民赵朗接旨。”“草民谢青云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赵朗、谢青云乃国之大才,为君分忧,地炕之法,造福百姓,赏宝钞百两,望此后勤之勉之。”大太监奉读。
    赵朗和谢青云上身挺直,双手接旨叩谢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太监将圣旨递给赵朗,待他站起,又笑眯眯的道,“皇上可是非常看中此事,也想见见你。”
    “学生惶恐,定会仔细准备科举,不让圣上失望。”赵朗此时心里也是激动的,同时对谢青云十分感激,若不是谢青云,他怎么会有如此的机遇。
    大太监又勉励了赵朗几句,此时一旁的县令才有开口的机会,“赵朗这位学生天资聪颖,可能不负皇上所托,公公就请放心。”
    县令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他还是在圣旨来到县衙才知道县里有这么一号人物。
    也不知这赵朗是办了什么大事,皇上竟然亲自下旨赞赏。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有听到圣旨的内容,都知道县里竟有人被皇上嘉赏,个个交口接耳,问这院子里原先住的什么人。
    第62章
    那有与赵娘子家走的近的人家, 皆是目露惊奇, 他们多多少少知道赵朗的情况, 不是说得罪了某个人物, 断了他的科举路。
    可如今赵朗怎会突然受到圣旨嘉赏,看来这赵举人是要翻身了。
    “我知道那是青竹学堂的赵先生。”有那家中孩子在曾听过赵朗讲课的妇人, 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你可就不知了,赵先生早些日子就辞去了学堂。”又有那消息比较灵敏的,只因赵朗模样实在俊俏,见过的实在难忘。
    先不论底下的人, 有多少羡慕嫉妒的,这边县令一心想在大太监面前多露脸, 大太监却一直没给他个好脸色,如今却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举人相谈甚欢。
    县令不免多想, 难不成这赵朗是哪个世家出来的,还有那圣旨所述的地炕又是怎么一回事。
    “哈哈哈, 我竟不知县里何时出现赵朗这般的俊才, 也是县衙杂事烦多倒是怠慢了,不如今日在青柏酒楼摆上一桌,给公公您接风洗尘。”县令心思急转,有了主意。
    大太监脸上面对赵朗温和的笑容立刻收了起来, 只淡淡扫了一眼县令, 后者只觉得头皮发麻,果然皇宫出来的人都不可小觑。
    “免了,咱家今个儿是来办正事的, 可没那闲工夫搁这耽误。”大太监直接拒绝,丝毫不给县令情面。
    县令尴尬的笑笑,心中暗恼,面上却依然陪着小心,“是了,是下官思虑不周,还望公公见谅。”
    大

章节目录

恶毒后娘的亲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糖崽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糖崽儿并收藏恶毒后娘的亲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