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登了船,然后顺着沁水往东。这回走的不是通往黄河的主河道,而是会拐进往南的支流,直接汇入大运河。
    过程并不美好,很颠。黄尘滚滚,颠得骨头都疼了,还很热,车厢没法放太多冰盆,这太阳直射,车厢里头真心烤得厉害。
    好在这路不用赶太久,次日午后,就抵达沁水码头。
    熟门熟路登船,和上次相比呢,就是多了个萧逸。萧逸自然是认识裴月明的,裴月明也不好先溜,不得不跟着萧迟去和他说几句场面话。
    萧逸微笑:“三弟和三弟妹鹣鲽情深。”
    在所有知道萧迟携王妃离京办差的外人来说,萧逸可以说得上是态度最平和的了,没有惊诧侧目,笑意微微,言语态度温煦。
    但他这人吧,就是个表里不一的,看看就是了,真信就傻了。
    虽然这和他没什么关系。
    萧迟皮笑肉不笑,“不如二哥二嫂琴瑟和鸣。”
    还有一个霍参,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他识相闭嘴。
    萧迟萧逸本身各自带了数百护军和随行人员,加上一千御前禁军的钦差卫队,快两千人马,还有笼箱车马等等行李,足十艘大官船才装得下。
    最大的两艘升起王旗和钦差大旗,自然是萧迟和萧逸的座驾,至于霍参,他安排好卫队,登上第三艘船。
    军旅出身的卫兵,十分有效率,很快就登船完毕,拔锚起航,顺水往南而去。
    裴月明瞄一眼前面萧逸的大船,转身和萧迟进了船舱大厅。
    目前这兄弟两个,就是同行一队伍,河水不犯井水的状态。
    进了船舱,总算舒服了。大船十分平稳几乎察觉不到晃动,不用直接暴晒,冰盆也恢复充裕,擦了汗换了身衣服出来,透心凉十分舒爽。
    裴月明吃了半盘子的冰西瓜,放下叉子,问:“四殿下呢,可安置好了?”
    这事儿交给王鉴。
    萧绵做寻常打扮,放进一群文书里头毫不起眼,就是这么跟着上路的。
    王鉴忙禀:“回娘娘的话,四殿下已经安置好了,就住在第三层最里头的舱房。”
    第三层,住的都是冯慎陈云等萧迟的心腹近卫,既是保护,也是监视了。
    这萧绵身边伺候的人手也是他们安排的,哪怕他真的是萧逸这般扮猪吃老虎的人物,也没妨碍的。
    裴月明点头赞了王鉴一句:“不错。”
    “辛苦你们了。”
    “奴等不辛苦。”
    王鉴美滋滋,在他家殿下也甚满意的目光中抬头挺胸。话说,得娘娘赞许比得殿下赞许容易多了,娘娘满意,殿下肯定更满意的。
    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王鉴小文子等人干劲十足,颠颠儿整理卧室归置行装去了。
    从沁水往大运河,直接进入通济渠段。
    夏日水涨,鼓足风帆,预计六日内即抵达泗州。
    这六日里,船除了补给淡水就没停过,和萧逸那边也没什么交集,萧迟和裴月明就待在船舱里补功课。通济渠泗水段覆船前后的详细资料,包括现任和历任官员的履历,他们都带来了。
    简而言之,就是漕运船经过泗水段的时候,总爱出意外,官员换过了,通渠费也下拨了,工程完毕后工部也遣人仔细验收过了。
    这个段至诚有补充,其中验收的一个官员是永城伯府的人,萧迟叫来问过,能确定是确实挖畅通的,通淤情况河床深度都仔细验过多遍的。
    所以能确定不是天然意外,内里肯定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具体的情况,还得到地方才知道。
    另一个很值得说说的就是,假窦安的查探有了一些进展。
    “建安四年,窦广过继了兄长幼子为嗣。同年,其夫人牛氏又从老家接了一个失了怙恃的侄儿,在膝下一并养育。”
    当时,窦广还在京城,还未被贬谪出京。
    冯慎禀道:“卑职等寻到旧年窦府一厨娘,得到确切消息的,厨娘已经带上船了。”
    窦广素来清廉简朴,并未蓄了一院子的婢仆。每到需要宴客时,就是请外面的酒楼来帮厨。这厨娘和其中几人因为长期合作且品行观

章节目录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木成林并收藏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