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连中午饭就草草扒两口,一心就扑在调粮上头。
    从一开始的平衡各州确定调粮具体数目,到起运后逐出汇合,水路陆路船车民夫,充分考虑了道路天气各种状况,沿途停靠的驿站等等,一环环责任到个人,最后甚至还绘了图,清晰又明了。
    结果终于出来了,裴月明累瘫,萧迟则是兴奋。
    他去询问过段家舅舅了,段至诚也道,这是一套非常好方案。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当初千头万绪如今一一解决,看着成果,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直到睡觉还情绪高涨,躺下又坐起对裴月明说:“兵部昨天就使人过来问了,明日朝上想来会说!”
    要不要这么兴奋啊大哥,你都说一晚上了!
    裴月明倒是挺能理解他这种情绪的,当然她也很困,忙活了这么多天一停下来眼皮子简直撑不住,她顺着他嗯嗯两声:“那不正好,咱们结果也出来了。”
    “快睡吧,”她打个哈欠:“养足点精神明天上朝。”
    说的也是。
    萧迟躺了回去,他不忘和她说:“行了,明日下了朝,我使人给你报个讯。”也免得她一直惦记着。
    裴月明好笑,她怎么就一直惦记着了?不过她笑着说:“好呀,那我等你啦。”
    “行!”
    .......
    次日,天还黑着风雪呼啸,萧迟早早起身换上朝服,精神抖擞上朝去了。
    这家伙临出门前,还吩咐桃红要叫她。
    不然睡了懒觉,就赶不上报讯第一时间知道了。
    裴月明又好气又好笑,行吧,起就起吧,这也她的劳动成果不是,她也挺高兴的。
    只是一直等到半上午,却没有等到报讯的人。
    不对啊,今天是常朝,一般卯末,最迟晨正,怎么也该结束了的。
    她皱起眉头,盯了大门方向又等了半个时辰,还是没见有人报回来。
    怎么回事?
    裴月明有点担心,想了想,她叫来小文子:“你去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
    小文子领命,急忙去了。
    ......
    今日的朝会,照常在卯正举行。
    天还黑着,宣政殿的金钉朱漆大门准时大敞,宦官高声传唱,文武官员分列两列鱼贯而入。
    静鞭响,皇帝驾到。
    百官跪,叩呼万岁,皇帝叫起,询问朝臣可有事启奏。
    一切和平时都没什么不同,唯一可称得上插曲的只有一件。
    小议了几件朝事,兵部尚书孙庸出列,朝御座躬身,又朝萧迟方向拱了拱手:“启奏陛下,今冬大寒,西北军粮草耗费较往年略多,开春之后,明年粮草必须马上起运,否则,恐有无法接续之虞。”
    皇帝点头,看萧迟:“宁王,调征粮草之事进展如何?”
    萧迟一步出列:“回父皇的话,儿臣不敢懈怠,于昨日已安排妥当,发下调令后,一开春粮草即能起运。”
    说着,将备好的卷轴和折子交给下来的张太监。
    “很好!”
    皇帝很满意,笑道:“你说说看。”
    “安州地阔土沃,人口庶密,去年亦无灾,儿臣拟,可征调库粮三万石,其中栗一万,麦二万;房州是中州,人口田地俱略逊于前者,儿臣拟,征调库粮一万五千石,其中栗五千麦一万;唐州,濒临浔水,地沃民丰,兼运输便利,……
    “安州库粮走阳西道,征用本地民夫,沿陆路五天内可至盘水,从盘水登船,转沣水汇入黄河,抵达阜南;房州有山路略崎岖,可先从卫营借调骡马,七日可抵,沿浔水走六百里,转陆路登岸,三日可抵黄河南岸;……”
    “诸州库粮汇于阜南,溯河水而上,抵达同州,与西北守军交接。若有需要,还可再押四百余里抵庆州。不过这么一来,民夫役期已超,儿臣拟每人补四钱六分的银子。民夫可跟船还乡。”
    萧迟说着,朝臣专心听,不少人边听边点头。
    三皇子这方案非常合理,既考虑的诸州平衡,没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又考虑到运输便利,连骡马借调和民夫返乡都一一安

章节目录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木成林并收藏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