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纪潇:“……”
    如何约定呢,他家的大人是披着人皮的豺狼,她这般见多识广都不敢接近。
    至于答应更是没有,那小哑巴……哦,他不哑,但是愣是一句话都不肯与她说,更别提答不答应了。他对她总是爱答不理的样子,害得她这样人见人爱的小女童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个讨厌鬼了。
    小纪潇耷拉着脑袋:“都没有。”
    舅舅叹了口气:“所以你见人家过着苦日子便想把人接回来,却不知他自己可愿意……罢了,你看这样可好,舅舅派自己的亲信替你去跑一趟,花钱替他赎身,不签卖身契也不入奴籍,但前提是他愿意跟你走,只要他自己愿意,便是他家大人不许,我也一定把人给你带回来。”
    小纪潇高兴了,写下了一串地址,还生怕他们找不到“小哑巴”家,多画了一个坊里的地图。
    画完后正对自己的好记性得意洋洋,便听舅舅问道:“那位小郎君叫什么名字?”
    得意僵在脸上,小纪潇一下子卡了壳。
    良久,只听舅舅又长长地叹了一声。
    小纪潇一面羞愧,一面暗暗庆幸:幸好自己是皇子,舅舅不仅得忍住蠢蠢欲动的拳头,还得帮我找人。
    当天,苏国舅就派出了两个小队,去给纪潇办事。
    自那日起,小纪潇一天比一天期待。
    她刚开始的确有点慌,“小哑巴”什么也没答应她,万一真不想跟她来怎么办呢?
    后来又想,他那个爹爹对他那么不好,他怎么可能还想留在那里受苦呢?
    她尚且颠簸在路上,就忍不住盘算。“小哑巴”不净身不能住在宫里,那就给他找户好人家收养他……嗯,最好是苏家,这样便能经常见面,她求求外祖父求求舅舅,应该没问题的。
    还要给他准备几身干净好看的衣服,找两个奴仆,正好她还想换个伴读,她那伴读表兄话痨一个烦死人了,“小哑巴”这样没什么话的人才适合陪人读书嘛……
    她想了很多,唯独没想到舅舅派去的人恰好在他们抵京的前一日带回消息。
    说他不愿意来。
    作者有话要说:  想不到吧,阿鱼姐姐早已洞察了一切=v=
    不过嘛,两个人对这同一件事完全是两个视角
    ☆、川乌2
    小纪潇有些不信, 怀疑是他们问错了人, 反反复复地确认,可是地址对得上,药架子对得上,门对面那颗大枣树也对得上。
    她还让舅舅的亲兵同自己讲了三遍过程。
    护卫们为了不引人注目, 乔装打扮,甚至担心纪潇记错了地址, 还特地问了坊里的人。
    林闲当时用的是化名,但是坊里就这么一位大夫, 很是好找。
    他们找上门时, 有个小男孩恰好在家,确实如纪潇所说, 衣衫破烂, 瘦弱又好看。
    彼时林闲也在家中, 亲兵谨慎,没有报上自己的真实来路, 只说自家的小郎君想买下这个小童, 张口便开了千两银子的价。
    寻常百姓家里, 一年有三两银子便能养活一大家子,千两绝对是他们不敢想的财富。
    然而大夫听了, 既没有惊叹,也没有拒绝,反而问:“你们问问他自己的意思吧。”
    亲兵还欣慰不必跟这人掰扯太多,然而转头去问那小孩, 却怎么说怎么劝,都只有“我不走”三个字。
    亲兵不禁问:“为什么不走呢?”
    那男孩道:“我爹在这,我不走。”
    护卫们也怕因没办成事被责怪,便借口盘路上的粮食,在坊里借人家住了两天。
    数那大夫家里最大最空,自然大半的人都住在了林家,亲兵还试图再劝一劝那男孩,每每被林大夫瞧见,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太像是自己这些人心怀不轨想拐走别人家的孩子了。
    然而林大夫却也没说过什么,好吃好喝地招待客人。
    小纪潇不信那什么大夫有那么好的心肠,肯定是作戏的,她在坊间那几日可是打听过的,那什么大夫在外人面前可像个人了。
    可也确实是人家不愿意来,那有什么办法呢?
    就是难过了好几日,惹得舅舅过来开导她:“或许人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那男孩过惯了那样的日子,你突然让他换个地方,他反而会不安呢?”
    小时候的纪潇能听懂这个道理,却不太能理解,等长大后偶然回想起来,倒有些明白了。
    就像她第一次亲自上马参加围猎,捉回来一只小狐狸崽,她好吃好喝地供着,下人们把它当半个主人,可比在山里风吹日晒好多了。
    后来有年酷暑,她带着小狐狸一起去山庄避暑,刚出京郊,那狐狸就跑没影了。
    她当然是有点遗憾的,那是她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起了心思,想救个人结个善缘,结果人家根本不想要,没准还觉得你多事。
    结果明明都被拒绝了,后来也还是会时不时想起,想那个

章节目录

吾为皇太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与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与迟并收藏吾为皇太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