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章再讲到长公主和淑妃。
☆、何首乌2
纪云乐贵为嫡长公主, 自小宠爱与期盼加身, 她了解许多阴私,却从未亲眼看过,更从未踏入过天牢一步。
即便狱卒知道大公主要亲至,已命人将过道冲洗过数遍, 所有吓人的刑具都挪了位置,也还是去不掉墙缝地缝里那些褐色的痕迹。
纪云乐戴着帷帽, 一身简便胡服,被纪潇搀扶着慢慢走。
至一道铁栏门前, 纪潇才停了步子, 道:“阿姐,我在这等你。”
纪云乐微微颔首, 领路的狱卒开了门, 锁链铛啷的声音都让她忍不住颤了颤。
然而她终究是撑起了勇气, 随着狱卒走向里头的第三间牢房。
里面有一人靠墙盘坐,闭目歇息, 听见声音也并无动静, 也不知是否睡着了。
他已经被牢狱生活折磨得脱了相, 素白的衣衫包着瘦骨,身上倒看不出来什么伤处, 然而纪云乐便是再没见识,也知道这都是假相。
她要来见他,纪潇一定会事先安排好,让他仪容整洁地出现在她面前。
狱卒点了灯便离开了, 那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眉毛微微动了一下,却还是没有睁开眼。
纪云乐垂眸站立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
她将那纸递进牢房中,手都在颤抖,声音却维持住了皇长女的尊贵体面:“曹二郎,你被休了。”
若是纪潇在,一定会惊诧于她以为会同曹二大哭一场絮絮叮咛的阿姐竟已将休书都备好了。
曹共舒眼皮一颤,悠悠睁开,没看站在外面的人,低着头由坐改跪,朝她行了大礼。
纪云乐足够体贴自己的夫君,平日相处更像平常夫妻,除去刚成亲的那几日,她从未让夫君同自己守君臣之礼。
哪想到再得他一拜,竟是如此场面,他哪里还有当初那温润公子的神采与风骨,他分明已经将自己埋进了尘埃。
纪云乐想起她曾劝纪潇的话,说不能一辈子依靠感情,如今一语成谶。
她有些轻微的颤抖,幸好帷帽够长,能替她遮掩住所有摇摆不定的心情。
她声音还是很温柔,却带上了些疏离:“听说曹家人多次请命,却始终不能见你,你可有什么话,我可以替你带给他们。”
曹共舒声音沙哑地道:“祝愿爹娘长寿,兄弟与子侄前途风光。”
一听便不是出自真心,不过走走样子罢了。
纪云乐默了默,又问道:“我又听说,你是主动把自己推出来牺牲的,这又是为何?”
曹共舒这回沉默良久。
纪云乐道:“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我不问你别的,唯有此事,想得一个答案。”
她前一夜辗转反侧,想了很多话要问,如“原来你对我从来只有耽误你仕途的怨气,平日那些温情体谅只是演戏吗”,又如“你如此绝情,连你爹娘亲人,连你妾室和儿女也不顾吗”。
再或者愤怒地质问他:那是我的亲阿弟,你怎么忍心置她于死地!
可真正见到人后,反而不想得到答案了。
曹共舒似乎对她的话有感触,抬头看向她:“我不愿再为他效劳了。”
“他”指的是许卓季,纪云乐是清楚的。
曹共舒:“从前我被不甘蒙蔽,许将军亦被打压,他有雄心壮志,许我前程,说自古向来成王败寇,名正言顺不如百姓安乐。”
那时大皇子纪潇尚年幼,山南匪祸刚结束不久,朝廷南北两境多有战役,许多地方的百姓虽然不算过得特别苦,但绝对没有现在繁盛。
他那时没有眼界,只看得到眼前的窘迫,与许家小郎君往来谈论时,便感慨民生多艰,只觉得江山易主亦能成为兴盛之象,皇帝的位置应当用贤,而不是靠着血脉。
年轻人总喜欢有自己的见解,某些观念一旦定性,是很难被一般人说服的,除非有一句话来点醒,然而他不是家中重点培养的子弟,没有人会来点醒他。
“后来我知道是我浅薄了,不过两三年时间,战乱平息,农商进步,大晏一日比一日繁荣昌盛,唯一的皇子非但不是草包,还格外出色……当初我不知天高地厚畅想的江山,已经在我的眼前了,而我也已经窥见这其中的艰难,那不是我能做到的,父亲说得对……我的确不如大哥,我的确是没有才能。”
“然而我已经替许卓季做了太多事,留下了太多证据,并不是能轻易抽身的,何况,我也不愿意背主。”曹共舒一脸自嘲,“我眼拙又无能,只剩下‘忠诚’二字,还能为之坚守。”
纪云乐在帷帽下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她想说“愚忠”不是“忠”,连你自己都意识到那不是位明主,那你忠的是什么呢?
又想这种道理不应当她来告诉,他若能自己想通,她说出来便是多余,他自己想不通,那说出来便是无用。
曹共舒接着道:“这回的
下章再讲到长公主和淑妃。
☆、何首乌2
纪云乐贵为嫡长公主, 自小宠爱与期盼加身, 她了解许多阴私,却从未亲眼看过,更从未踏入过天牢一步。
即便狱卒知道大公主要亲至,已命人将过道冲洗过数遍, 所有吓人的刑具都挪了位置,也还是去不掉墙缝地缝里那些褐色的痕迹。
纪云乐戴着帷帽, 一身简便胡服,被纪潇搀扶着慢慢走。
至一道铁栏门前, 纪潇才停了步子, 道:“阿姐,我在这等你。”
纪云乐微微颔首, 领路的狱卒开了门, 锁链铛啷的声音都让她忍不住颤了颤。
然而她终究是撑起了勇气, 随着狱卒走向里头的第三间牢房。
里面有一人靠墙盘坐,闭目歇息, 听见声音也并无动静, 也不知是否睡着了。
他已经被牢狱生活折磨得脱了相, 素白的衣衫包着瘦骨,身上倒看不出来什么伤处, 然而纪云乐便是再没见识,也知道这都是假相。
她要来见他,纪潇一定会事先安排好,让他仪容整洁地出现在她面前。
狱卒点了灯便离开了, 那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眉毛微微动了一下,却还是没有睁开眼。
纪云乐垂眸站立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
她将那纸递进牢房中,手都在颤抖,声音却维持住了皇长女的尊贵体面:“曹二郎,你被休了。”
若是纪潇在,一定会惊诧于她以为会同曹二大哭一场絮絮叮咛的阿姐竟已将休书都备好了。
曹共舒眼皮一颤,悠悠睁开,没看站在外面的人,低着头由坐改跪,朝她行了大礼。
纪云乐足够体贴自己的夫君,平日相处更像平常夫妻,除去刚成亲的那几日,她从未让夫君同自己守君臣之礼。
哪想到再得他一拜,竟是如此场面,他哪里还有当初那温润公子的神采与风骨,他分明已经将自己埋进了尘埃。
纪云乐想起她曾劝纪潇的话,说不能一辈子依靠感情,如今一语成谶。
她有些轻微的颤抖,幸好帷帽够长,能替她遮掩住所有摇摆不定的心情。
她声音还是很温柔,却带上了些疏离:“听说曹家人多次请命,却始终不能见你,你可有什么话,我可以替你带给他们。”
曹共舒声音沙哑地道:“祝愿爹娘长寿,兄弟与子侄前途风光。”
一听便不是出自真心,不过走走样子罢了。
纪云乐默了默,又问道:“我又听说,你是主动把自己推出来牺牲的,这又是为何?”
曹共舒这回沉默良久。
纪云乐道:“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我不问你别的,唯有此事,想得一个答案。”
她前一夜辗转反侧,想了很多话要问,如“原来你对我从来只有耽误你仕途的怨气,平日那些温情体谅只是演戏吗”,又如“你如此绝情,连你爹娘亲人,连你妾室和儿女也不顾吗”。
再或者愤怒地质问他:那是我的亲阿弟,你怎么忍心置她于死地!
可真正见到人后,反而不想得到答案了。
曹共舒似乎对她的话有感触,抬头看向她:“我不愿再为他效劳了。”
“他”指的是许卓季,纪云乐是清楚的。
曹共舒:“从前我被不甘蒙蔽,许将军亦被打压,他有雄心壮志,许我前程,说自古向来成王败寇,名正言顺不如百姓安乐。”
那时大皇子纪潇尚年幼,山南匪祸刚结束不久,朝廷南北两境多有战役,许多地方的百姓虽然不算过得特别苦,但绝对没有现在繁盛。
他那时没有眼界,只看得到眼前的窘迫,与许家小郎君往来谈论时,便感慨民生多艰,只觉得江山易主亦能成为兴盛之象,皇帝的位置应当用贤,而不是靠着血脉。
年轻人总喜欢有自己的见解,某些观念一旦定性,是很难被一般人说服的,除非有一句话来点醒,然而他不是家中重点培养的子弟,没有人会来点醒他。
“后来我知道是我浅薄了,不过两三年时间,战乱平息,农商进步,大晏一日比一日繁荣昌盛,唯一的皇子非但不是草包,还格外出色……当初我不知天高地厚畅想的江山,已经在我的眼前了,而我也已经窥见这其中的艰难,那不是我能做到的,父亲说得对……我的确不如大哥,我的确是没有才能。”
“然而我已经替许卓季做了太多事,留下了太多证据,并不是能轻易抽身的,何况,我也不愿意背主。”曹共舒一脸自嘲,“我眼拙又无能,只剩下‘忠诚’二字,还能为之坚守。”
纪云乐在帷帽下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她想说“愚忠”不是“忠”,连你自己都意识到那不是位明主,那你忠的是什么呢?
又想这种道理不应当她来告诉,他若能自己想通,她说出来便是多余,他自己想不通,那说出来便是无用。
曹共舒接着道:“这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