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宋无歧,却回忆起了往事。
在山下时他也曾见过宋无歧使这柄剑,却无印象,上山后为何突然记起往事。
他走上前,问道:“这柄剑,姑娘可记得如何而来?”
他想想又觉得自己话里含义不恰当,修正了几句:“在下以前曾经见过类似的剑,喜爱其做工精美,今日看到不禁忆起往昔。”
无灵根修仙法则16
宋无歧将剑收起,听到这个问题,带着些怀念地笑了笑,“这把剑是家兄所赠,兄长若是觉得熟悉,那或许与它有缘。”
她有意岔开话题,将李卓淼引到最近的歇脚亭中,询问了他近来上山后的经历。
玄门共有掌门一人,长老六人,李卓淼的师父在其中位列第二。他道号成云,最喜爱云游天下,结交有名的义士,路见不平时也喜好出手相助。
成云与李卓淼的父亲便是结交于他父尚在北疆做将军之时,那时成云恰巧在北疆游历,喜爱北疆风土人情,借住在一个城外山村之中。山村中的村民俱是汉民,待客热情豪爽。彼时正值战时,城中驻守的辰王几次派兵来劝村民入城居住,村民们却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是生死悠关之事不容他们照性子来,在村长多番讲明情况后,众村民才好不容易改变主意,求生事大,准备进城暂时避过这一段时间。
可是成云当时正是声名俱盛之时,掌门师兄常年守在山中,他就是玄门在外的第一人。几百年来听过的吹捧不计其数,更何况他的道法玄术的确十分高明,为人也颇为自傲。莫说几千敌军,就算是几万敌军来到这山村之前,他也有把握将他们悉数退去。
成云看到村民们不愿意离开家乡,立时起了报答他们多日来对自己诸多招待的心思。
他出手秀了几样法术,又亲自为山村建起了一个稳固的结界,让村中壮汉拿着刀斧去劈砍结界,结界纹丝未动。村民们这才相信了他的确是修仙之人,有保护他们的本事,在成云再三保证之下,除了个别本来就想进城从军的年轻人以外,其他人都安心地留在了村中。
成云又在山村居住了半月有余,帮助村民们抵挡了几次敌人入侵,在村民之中的威望渐渐加深,村民们视他为活神仙,开始以生祠供奉。若是故事截止到此时,也算是一段佳话。
但是修仙之人不得干涉过多凡间之事的铁律也不是没来由的。
当不应有的力量出现,其他人就会试图寻找能够与他对抗的力量。
敌方将领认为成云已经成为辰王的帮手,于是寻来另一个修仙门派的高手试图与他对抗。那个被寻来的人论修为远远比不上成云,只是拿人钱财为人办事,他也需要硬着头皮来完成这个任务。
他估量了一番玄门往日做法以及成云在传说中的性格,断定他肯定没有与辰王联合。
如此情况之下,那道人公开与成云约了一场切磋,待成云应约之时,敌方将领按着那道人教与的破敌之法直入山村,村中居民无一人幸免。
而道人明白他做下此事必然会遭到成云报复,又使用阴私手段将成云迷晕,其后拿到报酬,逃之夭夭。
成云再次醒来时已是七日之后,他揉揉沉睡不醒后头痛不已的额角,满腔困惑地回到山村。
却只看到敌军肆虐一番后留下的处处血痕。
成云几乎发狂,他想要去找敌军寻仇,却又顾忌玄门约束弟子不可在外干预各国战争。他想要寻找那日同自己约战的道士,但那人也已人间蒸发,难寻归处。
成云枯坐在血迹已干的土地上,几百岁的人生中第一次感到的痛苦。当辰王派出的士兵再一次前来山村询问村民愿不愿意前往城中时,看到的便是一身尘土悲痛欲绝的成云。
士兵观察他相貌年轻,误认为他是幸存的远归者,叹息着将成云带了回去。
成云被分派到军营做事,别人怜悯他突逢大难又精神恍惚,总是为他分配最轻的工作。
他那时的确有自我放逐的念头,放弃了一切道法,只惩罚自己作为一个凡人存在,直到他亲眼看到辰王亲率奇兵攻破敌营。那是成云第一次对辰王这个人有了印象,他保护了成云不能保护的平民百姓。
后来成云继续居住在城中,敌军屡战屡败,已经退到远方,山村中曾经来到城中从军的几个年轻人也计划回家。
成云无颜跟随他们回去,他留在城中,看辰王守了五年的边疆。
辰王即是李卓淼的父亲,他也是一代传奇人物。
辰王本是皇帝少子,受尽宠爱。然而年少时父亲死去,青年时兄长死去,他不肯代替兄长幼子登上皇位,反而帮亲侄清理了皇权障碍。边疆动荡,他便亲自去边疆镇守;朝堂动荡,他便派嫡系官员力守朝堂。
可以说,那幼帝刚登位之时,在各位官员眼里与死人无异。但这个“死人”被他的亲叔叔用耿耿忠心和优秀才干,愣是奶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君主。
若说成云是一生顺风顺水,一日受挫便
在山下时他也曾见过宋无歧使这柄剑,却无印象,上山后为何突然记起往事。
他走上前,问道:“这柄剑,姑娘可记得如何而来?”
他想想又觉得自己话里含义不恰当,修正了几句:“在下以前曾经见过类似的剑,喜爱其做工精美,今日看到不禁忆起往昔。”
无灵根修仙法则16
宋无歧将剑收起,听到这个问题,带着些怀念地笑了笑,“这把剑是家兄所赠,兄长若是觉得熟悉,那或许与它有缘。”
她有意岔开话题,将李卓淼引到最近的歇脚亭中,询问了他近来上山后的经历。
玄门共有掌门一人,长老六人,李卓淼的师父在其中位列第二。他道号成云,最喜爱云游天下,结交有名的义士,路见不平时也喜好出手相助。
成云与李卓淼的父亲便是结交于他父尚在北疆做将军之时,那时成云恰巧在北疆游历,喜爱北疆风土人情,借住在一个城外山村之中。山村中的村民俱是汉民,待客热情豪爽。彼时正值战时,城中驻守的辰王几次派兵来劝村民入城居住,村民们却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是生死悠关之事不容他们照性子来,在村长多番讲明情况后,众村民才好不容易改变主意,求生事大,准备进城暂时避过这一段时间。
可是成云当时正是声名俱盛之时,掌门师兄常年守在山中,他就是玄门在外的第一人。几百年来听过的吹捧不计其数,更何况他的道法玄术的确十分高明,为人也颇为自傲。莫说几千敌军,就算是几万敌军来到这山村之前,他也有把握将他们悉数退去。
成云看到村民们不愿意离开家乡,立时起了报答他们多日来对自己诸多招待的心思。
他出手秀了几样法术,又亲自为山村建起了一个稳固的结界,让村中壮汉拿着刀斧去劈砍结界,结界纹丝未动。村民们这才相信了他的确是修仙之人,有保护他们的本事,在成云再三保证之下,除了个别本来就想进城从军的年轻人以外,其他人都安心地留在了村中。
成云又在山村居住了半月有余,帮助村民们抵挡了几次敌人入侵,在村民之中的威望渐渐加深,村民们视他为活神仙,开始以生祠供奉。若是故事截止到此时,也算是一段佳话。
但是修仙之人不得干涉过多凡间之事的铁律也不是没来由的。
当不应有的力量出现,其他人就会试图寻找能够与他对抗的力量。
敌方将领认为成云已经成为辰王的帮手,于是寻来另一个修仙门派的高手试图与他对抗。那个被寻来的人论修为远远比不上成云,只是拿人钱财为人办事,他也需要硬着头皮来完成这个任务。
他估量了一番玄门往日做法以及成云在传说中的性格,断定他肯定没有与辰王联合。
如此情况之下,那道人公开与成云约了一场切磋,待成云应约之时,敌方将领按着那道人教与的破敌之法直入山村,村中居民无一人幸免。
而道人明白他做下此事必然会遭到成云报复,又使用阴私手段将成云迷晕,其后拿到报酬,逃之夭夭。
成云再次醒来时已是七日之后,他揉揉沉睡不醒后头痛不已的额角,满腔困惑地回到山村。
却只看到敌军肆虐一番后留下的处处血痕。
成云几乎发狂,他想要去找敌军寻仇,却又顾忌玄门约束弟子不可在外干预各国战争。他想要寻找那日同自己约战的道士,但那人也已人间蒸发,难寻归处。
成云枯坐在血迹已干的土地上,几百岁的人生中第一次感到的痛苦。当辰王派出的士兵再一次前来山村询问村民愿不愿意前往城中时,看到的便是一身尘土悲痛欲绝的成云。
士兵观察他相貌年轻,误认为他是幸存的远归者,叹息着将成云带了回去。
成云被分派到军营做事,别人怜悯他突逢大难又精神恍惚,总是为他分配最轻的工作。
他那时的确有自我放逐的念头,放弃了一切道法,只惩罚自己作为一个凡人存在,直到他亲眼看到辰王亲率奇兵攻破敌营。那是成云第一次对辰王这个人有了印象,他保护了成云不能保护的平民百姓。
后来成云继续居住在城中,敌军屡战屡败,已经退到远方,山村中曾经来到城中从军的几个年轻人也计划回家。
成云无颜跟随他们回去,他留在城中,看辰王守了五年的边疆。
辰王即是李卓淼的父亲,他也是一代传奇人物。
辰王本是皇帝少子,受尽宠爱。然而年少时父亲死去,青年时兄长死去,他不肯代替兄长幼子登上皇位,反而帮亲侄清理了皇权障碍。边疆动荡,他便亲自去边疆镇守;朝堂动荡,他便派嫡系官员力守朝堂。
可以说,那幼帝刚登位之时,在各位官员眼里与死人无异。但这个“死人”被他的亲叔叔用耿耿忠心和优秀才干,愣是奶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君主。
若说成云是一生顺风顺水,一日受挫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