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宠?那是刑部的大佬啊。
陶淘满心的骄傲动容顿时有点复杂,陶淘笑着看向满宠点了点头,满宠回道,“某职责所在。”
职责所在……嗯……
三辅都走完一遍,陶淘带着许褚回谯县,陶淘问许褚,“伯宁在刑部做得挺好的吧,我记得他当初科考只报了刑部这一部门,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的。”
许褚点头赞道,“伯宁执法公明严格,从不徇私。”
陶淘听罢,笑着点了点点头。
许褚个人对满宠很是佩服,又道,“此次赈灾,为了震慑官吏不打赈灾粮的主意,伯宁在谯县就处理了一批官员,而后又主动提请随陈使君到三辅督查,最初几日,从京兆到扶风,伯宁的刀就没放下来过。”
陶淘:“……”
这一年确实缺粮,不仅是陶淘这方缺粮,扬州、荆州、益州和交州也不乐观。
陶淘这方是因为去年司隶就天灾不断,如今又是旱灾蝗灾两者相加。司隶几百万百姓去年就消耗了政府的储备,因他们本身没有收成,而今年眼瞧着三辅又是颗粒无收的状态,这是可以想见的缺粮。
其余四州本身征兵便占据了不少人力,养兵、战事又最耗粮草,加上大量买鸭子消耗的粮食,以及今年的收成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蝗灾的影响,这是可以预见的明年必定粮食紧张。
故近来粮价飞涨,寻常二百二十钱一斛的谷子,如今涨到了一千钱,翻了十倍不说,寻常人还轻易买不到,商人们最谙奇货可居的道理,自然囤着粮食只等粮价继续上涨,等到明年此时,那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时候。
故谯县运到三辅的这批粮食的价值确确实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财帛动人心,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的底线就会慢慢降低甚至直接打破,陶淘原本以为是良好的政治操守让谯县官吏稳住了底线,不想是满宠举起了屠刀把越线的爪子全剁了。
不过,不管是商人的良心问题,也不管官员的品德问题,只让粮价如此随意的飞涨便是一大乱象,故回到谯县后,陶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些刚需物品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呢?
荀彧也早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此时摇头道,“靠政府发令限定收效甚微,货物在商人手里,商人重利,此处卖不到满意的利益,自会运去别处,咱们若是强扣了他的东西,只怕往后不敢有商人敢来咱们治下做买卖了。”
陶淘还没说话,贾诩阴恻恻的道,“这就是天下分裂的坏处,若此时天下已然一统,他们还敢违抗法令肆意哄抬物价,呵。”
贾诩一声轻呵,其中未尽之意众人皆明。
陶淘心中一颤,又是一尊杀神,而后道,“我恍惚记得政府插手规定物价也是不利于市场发展的,不过特殊时期特殊办法,也不是绝对的。”
荀彧听到此处,便知在主公的时代,物价是可以控制的,便问道,“不知那……处又是如何做的?”
陶淘对经济实在不通,只能将在政治课上学到的一点皮毛都倒出来让荀彧去消化,便道,“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我想着若是我们的储备够多,粮价高的时候我们低价卖,粮价低的时候我们高价买,是不是就能把粮价控制在我们想要的范围?”
守在议政厅的许褚听到陶淘所言,眼眶瞪大,第一反应就是,如此岂不亏死了?!
荀彧闻言低头沉思了半晌,道,“某下去再琢磨琢磨。”
这个思路不错,不过此时肯定不行,否则白白便宜了袁术等人。
陶淘笑着点头,荀彧应下了,她就放心了。
荀彧将一册账本子交给陶淘,道,“这是今年上半年的总账,原本该六月十五给主公的,只是各种状况实在太多,便推到了今日。”
陶淘笑着接过,漫不经心的翻了几页便直接翻到最后,这是荀彧审过账本,户部又是人精集中地,他们出的账本子还有什么可细查的,不过此时众人都在此处,陶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偷懒,还是略微扫了几个数目字的,正想说她收下慢慢看,便见支出列表中有一个数目大得惊人。
陶淘以往对于账目摸鱼太甚,一时心中疑惑也不敢立马开口问,以免暴露了自己,细想了想,如今地盘大了,军费变多了也可以理……不对,那也不至于翻倍呀,陶淘面上很淡定的往前翻查此处的明细账。
这一看到底忍不住惊叫出声,“为什么海军的军费多了这么多?这都快赶上陆军军费的消耗了!”
贾诩淡淡的道,“今年又增加了两支海军。”
今年?!两支?!
陶淘看着账本上的记录,何止今年,何止两支!如今都有十支海军了,整整一万人啊!
她虽然不记得她最后一次认真看账本是什么时候,但她清楚的记得那时只有一支海军,所以从一支到十支这个时间跨度绝对不会超过三年!
陆军还有可以不配马匹的步兵,可海兵那都是要船的,不说别的物资消耗,单单造船就是一笔天大的支出
满宠?那是刑部的大佬啊。
陶淘满心的骄傲动容顿时有点复杂,陶淘笑着看向满宠点了点头,满宠回道,“某职责所在。”
职责所在……嗯……
三辅都走完一遍,陶淘带着许褚回谯县,陶淘问许褚,“伯宁在刑部做得挺好的吧,我记得他当初科考只报了刑部这一部门,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的。”
许褚点头赞道,“伯宁执法公明严格,从不徇私。”
陶淘听罢,笑着点了点点头。
许褚个人对满宠很是佩服,又道,“此次赈灾,为了震慑官吏不打赈灾粮的主意,伯宁在谯县就处理了一批官员,而后又主动提请随陈使君到三辅督查,最初几日,从京兆到扶风,伯宁的刀就没放下来过。”
陶淘:“……”
这一年确实缺粮,不仅是陶淘这方缺粮,扬州、荆州、益州和交州也不乐观。
陶淘这方是因为去年司隶就天灾不断,如今又是旱灾蝗灾两者相加。司隶几百万百姓去年就消耗了政府的储备,因他们本身没有收成,而今年眼瞧着三辅又是颗粒无收的状态,这是可以想见的缺粮。
其余四州本身征兵便占据了不少人力,养兵、战事又最耗粮草,加上大量买鸭子消耗的粮食,以及今年的收成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蝗灾的影响,这是可以预见的明年必定粮食紧张。
故近来粮价飞涨,寻常二百二十钱一斛的谷子,如今涨到了一千钱,翻了十倍不说,寻常人还轻易买不到,商人们最谙奇货可居的道理,自然囤着粮食只等粮价继续上涨,等到明年此时,那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时候。
故谯县运到三辅的这批粮食的价值确确实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财帛动人心,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的底线就会慢慢降低甚至直接打破,陶淘原本以为是良好的政治操守让谯县官吏稳住了底线,不想是满宠举起了屠刀把越线的爪子全剁了。
不过,不管是商人的良心问题,也不管官员的品德问题,只让粮价如此随意的飞涨便是一大乱象,故回到谯县后,陶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些刚需物品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呢?
荀彧也早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此时摇头道,“靠政府发令限定收效甚微,货物在商人手里,商人重利,此处卖不到满意的利益,自会运去别处,咱们若是强扣了他的东西,只怕往后不敢有商人敢来咱们治下做买卖了。”
陶淘还没说话,贾诩阴恻恻的道,“这就是天下分裂的坏处,若此时天下已然一统,他们还敢违抗法令肆意哄抬物价,呵。”
贾诩一声轻呵,其中未尽之意众人皆明。
陶淘心中一颤,又是一尊杀神,而后道,“我恍惚记得政府插手规定物价也是不利于市场发展的,不过特殊时期特殊办法,也不是绝对的。”
荀彧听到此处,便知在主公的时代,物价是可以控制的,便问道,“不知那……处又是如何做的?”
陶淘对经济实在不通,只能将在政治课上学到的一点皮毛都倒出来让荀彧去消化,便道,“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我想着若是我们的储备够多,粮价高的时候我们低价卖,粮价低的时候我们高价买,是不是就能把粮价控制在我们想要的范围?”
守在议政厅的许褚听到陶淘所言,眼眶瞪大,第一反应就是,如此岂不亏死了?!
荀彧闻言低头沉思了半晌,道,“某下去再琢磨琢磨。”
这个思路不错,不过此时肯定不行,否则白白便宜了袁术等人。
陶淘笑着点头,荀彧应下了,她就放心了。
荀彧将一册账本子交给陶淘,道,“这是今年上半年的总账,原本该六月十五给主公的,只是各种状况实在太多,便推到了今日。”
陶淘笑着接过,漫不经心的翻了几页便直接翻到最后,这是荀彧审过账本,户部又是人精集中地,他们出的账本子还有什么可细查的,不过此时众人都在此处,陶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偷懒,还是略微扫了几个数目字的,正想说她收下慢慢看,便见支出列表中有一个数目大得惊人。
陶淘以往对于账目摸鱼太甚,一时心中疑惑也不敢立马开口问,以免暴露了自己,细想了想,如今地盘大了,军费变多了也可以理……不对,那也不至于翻倍呀,陶淘面上很淡定的往前翻查此处的明细账。
这一看到底忍不住惊叫出声,“为什么海军的军费多了这么多?这都快赶上陆军军费的消耗了!”
贾诩淡淡的道,“今年又增加了两支海军。”
今年?!两支?!
陶淘看着账本上的记录,何止今年,何止两支!如今都有十支海军了,整整一万人啊!
她虽然不记得她最后一次认真看账本是什么时候,但她清楚的记得那时只有一支海军,所以从一支到十支这个时间跨度绝对不会超过三年!
陆军还有可以不配马匹的步兵,可海兵那都是要船的,不说别的物资消耗,单单造船就是一笔天大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