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猜测袁绍的心思?
    想到此处,一向表情寡淡的贾诩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真是……意外之喜,天助我也。”
    和袁绍不对付,又记仇的袁术听闻消息,第一个发檄文,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袁绍。
    天下诸侯群起而应之,袁绍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
    袁绍试图解释:献帝真不是我杀的。
    众诸侯了然:虽然献帝确实不是你杀的,可你的笑容透露出太多秘密。
    袁绍:“……”
    我虽然真的不伤心,但我特么也是真的冤枉。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528 21:30:06~20200529 20:54: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0932794 10瓶;穿云箭 9瓶;璃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5章 荀彧预言
    这一次要说袁绍冤, 但与王允比起来,他顶多算是被迫的直抒胸意了。
    而王允此人, 虽在董卓死后,有些狂妄自大,但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汉室,而且单凭除董卓之功, 便能以忠臣之名记入史册, 可如今竟背上弑君之名死去,也是让人唏嘘。
    蔡昭姬于消息传来的当日休沐一日,为其父上香祷告。
    至于袁绍是不是冤枉的, 大家都不在意, 真要有人一心为了汉室,那就不会有当初讨董卓、讨袁术两次乌龙收场了。
    如此便可推想如今讨袁绍, 也必然有人出工不出力,哪怕是宗室出身、最该怒而击之的刘璋、刘表、刘繇等人。
    毕竟离得太远,与其分赃不均,出力便宜了他人,还不如只是摇旗呐喊,占了名声大义,然后坐观成败。
    但也有两人是必然会出手的,一是与袁绍相争, 接连败仗的公孙瓒,另一个便是袁术。
    所以袁术的檄文,一方面是打出旗帜, 号召天下诸侯,壮大声势,另一方面也是试探陶淘的态度,故在檄文后不久,陶淘就收到来自寿春的书信一封。
    信上先是叙述了往日交情,感念陶淘在昔日流言时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以及真假玉玺之事上没有奉诏出兵的情意。
    句句言辞恳切,发自肺腑,陶淘看得面色复杂,感叹,“这是个老实人呀。”
    郭嘉等人不置可否,这么久没反应过来,只能说蠢得挺可爱的。
    而后讲了虽然在献帝生前,因为有小人作祟,对他颇有误会,但是为人臣子,绝不敢有怨怼,如今陛下惨死冀州,我等深受皇恩,当举兵讨贼,让陛下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诚邀陶淘讨伐冀州,并且此战愿以陶淘为主。
    郭嘉笑道,“他与冀州隔了四州之远,而这四州都是主公治下,此战如何不以主公为主?”
    所以这人滑头着呢,用理所应当之事来卖好。
    陶淘没有争辩,正好一页念完,便翻了一页,粗粗一扫,便沉默了。
    片刻抬头,带着一种对地主家傻儿子的怜悯,和被地主家傻儿子保护的心酸,道,“他说此战过后,冀州归我。”
    郭嘉挑眉,这袁公路与他们家主公还真是……私交甚笃啊,虽然此战他们是主力,得冀州是应有之义,但袁公路也是难得大方了,一点也不扯皮,相当于只是派兵助战了。又道,“看来,袁术是准备称帝了。”
    陶淘顾不上感慨了,只惊,这又从哪儿看出来的?
    荀彧叹了一口气道,“献帝已死,却迟迟不见新皇,可见各诸侯已有默契,唉,汉室终究气数已尽。”
    戏志才冷笑一声,道,“等此番讨了袁绍,了结献帝之事后,你会看见遍地的新皇。”
    太远的事,先不去想,反正他们这里一群人精,不会吃亏。陶淘只问,“冀州打不打?”
    郭嘉和沮授一脸温和的笑容,贾诩面无表情,戏志才面色冷峻,荀彧和陈宫脸上感伤之色还未收尽,荀攸呆呆愣愣,不到三息。
    “打!”
    异口同声。
    黄河南北两地都是平原,他们和袁绍终有一战,现如今我方有人和,对方理屈,名声有碍,天赐的良机。
    哦,陶淘点头,意见一致开会就快,习惯了自家出兵一击得胜,接下来直接讨论由谁带兵出战就行。
    但是陈宫却有些忧虑,道,“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故百姓殷盛,兵粮优足,不可小觑。”
    己方虽然也富足,但徐州士族归附尚晚,青州和兖州又饱受黄巾之害,尚未恢复元气,且对方极其重视军事,有十万兵力,又多次征战,皆是百战之士;而己方更注重的是经济发展,士兵征战也多倚仗器具之力。
    “而且,袁绍好养门客,手下人才济济。”
    门客?郭嘉听闻此言,想起上次出师冀州之时,还见过荀家的另一位智者,荀彧之兄荀谌荀友若。
    一向不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漫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愈并收藏我在三国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