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话没法驳,毕竟他们确实是抢着拍下的房子。
所以王允这气不占理,只能憋着,还得承情。
王允咬牙切齿的吐出几个字,“那真是谢谢你了。”
杨彪的养气功夫还算好,重重的呼出一口气,问道,“那如今可有办法让我们和陛下住在一处?”
荀彧笑道,“这也容易,两个法子,要么两位搬到陛下的住处,要么让陛下搬到两位的住处。”
这话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杨彪揉了揉额心,收起钥匙,拉着王允起身,“行,老夫明白了,告辞。”
荀彧只站在原地拱手道,“慢走,不送。”
等两人走远了,立马是去衣净手。
人虽然走了,但关于他们的消息却一直往户部送,比如皇上已搬了新住处,比如王太师在替皇上搬家的途中“累”晕,此刻人已经送到了医院,又比如杨彪搬到皇帝家中陪住。
陈宫道,“杨司空不愧是历经三朝、老成谋国之人,宁可抛下妻儿陪陛下住,也不放弃朝阳嘉园的房子。”
朝阳嘉园在谯县的地位是不同的,如果皇帝不住在这里,那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淡化皇帝在谯县百姓心中的特殊性。
贾诩道,“无妨,住在朝阳嘉园也好。”
荀彧等人都看向他,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贾诩道,“某在主公那里说过一句话,‘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陛下毕竟是陛下,既然享受了尊荣,怎么能不承担点责任?”
陈宫笑道,“如此,也不至于冷落了陛下。”
沮授笑着赞道,“文和说得有理。”
贾诩挑眉,“这话是主公说的。”
荀彧闻弦音知雅意,颔首道,“说来图书馆最近是没多少有意思的新书。”
诸葛亮看着自己的新老师,保持沉默。
六点的钟声敲响,几人如往常一般下值回家,整个谯县似乎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到来有任何不同,这让朝臣既有些不满但又更放心了。
第二日,陶淘和郭嘉两个休息好了,神清气爽的来到政务大楼参加早会,就见议政厅多了个新面孔,荀彧向众人介绍了荀攸。
对于荀攸的加入,陶淘和郭嘉都早有预料,所以陶淘立时就送上了望远镜和怀表,然后众人开始讨论对于“皇帝”这个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嘉看了一眼陶淘,说道,“某有一个想法,马上又是科考了,也得让应考的考生得沐圣恩,不如上奏陛下,男女同考如何?”
陶淘见此,偷偷给郭嘉比了一个赞。
蔡昭姬坐在陶淘旁边,面上不显,桌下的双手却暗暗握紧。
郭嘉笑容灿烂,贾诩默默收回眼神。
陈宫有些迟疑,“女子科考,这?”
郭嘉笑道,“如此才名正言顺嘛。”
陈宫又看了一眼陶淘,不再说话,算是默认此事。
旁的大臣虽然没有说什么赞同的话,但也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说明此事,就看郭嘉如何去和陛下说了。
蔡昭姬见此,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沮授道,“各州牧刺史是否应该来拜见陛下?”
戏志才接道,“丢失的玉玺也应该找回来了吧?”
沮授的话是对着所有诸侯去的,想要把皇帝和各诸侯放到了对立面,各诸侯若是听令,那以后便很容易让他们听谯县的话;若是不听令,那便让皇帝认清自己的处境,更加依赖他们,此后他们攻打各诸侯,处处都能占据大义。
而戏志才的话就是明显对着袁术去的,远交近攻,他想对淮南下手了。
荀彧道,“说起来冀州那边,公孙瓒已见颓势。”
贾诩想了想,道,“咱们刚接了陛下到谯县,还是不要过多竖敌比较好。”
毕竟他们现在太高调了,算是万众瞩目,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众矢之的。
那袁绍和袁术打哪一个呢?这个问题就值得讨论了。
打袁术,玉玺就是再好不过的着手点,皇帝问臣下要回自己遗失的玉玺是应有之义。
袁术若是不给,谯县兴兵,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石韬问道,“若是给了呢?”
戏志才道,“给个假玉玺蒙骗陛下,不更是罪该万死?”
石韬本想问万一给的是真的呢,徐庶扯了扯他的袖子,石韬问句一顿,再看全屋都一派淡定的模样,悟了。
但是冀州那边也是难得的战机,且不说袁绍和公孙瓒正在交战中,无法全力应对他们,再有袁绍是窃据了韩馥的冀州,他们出兵征讨,也是师出有名。
荀攸慢悠悠,一脸老实的提议道,“若是我们急攻袁绍和公孙瓒,恐逼得两人合作,不若再等等。”
等到什么时候呢,当然是一方彻底被击败,两方彻底不可能合作的时候。
曹操也赞成荀攸的意见,论攻打双方的理由,还是玉玺之事更站得住脚。
众人又交流了各部的
所以王允这气不占理,只能憋着,还得承情。
王允咬牙切齿的吐出几个字,“那真是谢谢你了。”
杨彪的养气功夫还算好,重重的呼出一口气,问道,“那如今可有办法让我们和陛下住在一处?”
荀彧笑道,“这也容易,两个法子,要么两位搬到陛下的住处,要么让陛下搬到两位的住处。”
这话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杨彪揉了揉额心,收起钥匙,拉着王允起身,“行,老夫明白了,告辞。”
荀彧只站在原地拱手道,“慢走,不送。”
等两人走远了,立马是去衣净手。
人虽然走了,但关于他们的消息却一直往户部送,比如皇上已搬了新住处,比如王太师在替皇上搬家的途中“累”晕,此刻人已经送到了医院,又比如杨彪搬到皇帝家中陪住。
陈宫道,“杨司空不愧是历经三朝、老成谋国之人,宁可抛下妻儿陪陛下住,也不放弃朝阳嘉园的房子。”
朝阳嘉园在谯县的地位是不同的,如果皇帝不住在这里,那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淡化皇帝在谯县百姓心中的特殊性。
贾诩道,“无妨,住在朝阳嘉园也好。”
荀彧等人都看向他,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贾诩道,“某在主公那里说过一句话,‘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陛下毕竟是陛下,既然享受了尊荣,怎么能不承担点责任?”
陈宫笑道,“如此,也不至于冷落了陛下。”
沮授笑着赞道,“文和说得有理。”
贾诩挑眉,“这话是主公说的。”
荀彧闻弦音知雅意,颔首道,“说来图书馆最近是没多少有意思的新书。”
诸葛亮看着自己的新老师,保持沉默。
六点的钟声敲响,几人如往常一般下值回家,整个谯县似乎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到来有任何不同,这让朝臣既有些不满但又更放心了。
第二日,陶淘和郭嘉两个休息好了,神清气爽的来到政务大楼参加早会,就见议政厅多了个新面孔,荀彧向众人介绍了荀攸。
对于荀攸的加入,陶淘和郭嘉都早有预料,所以陶淘立时就送上了望远镜和怀表,然后众人开始讨论对于“皇帝”这个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嘉看了一眼陶淘,说道,“某有一个想法,马上又是科考了,也得让应考的考生得沐圣恩,不如上奏陛下,男女同考如何?”
陶淘见此,偷偷给郭嘉比了一个赞。
蔡昭姬坐在陶淘旁边,面上不显,桌下的双手却暗暗握紧。
郭嘉笑容灿烂,贾诩默默收回眼神。
陈宫有些迟疑,“女子科考,这?”
郭嘉笑道,“如此才名正言顺嘛。”
陈宫又看了一眼陶淘,不再说话,算是默认此事。
旁的大臣虽然没有说什么赞同的话,但也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说明此事,就看郭嘉如何去和陛下说了。
蔡昭姬见此,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沮授道,“各州牧刺史是否应该来拜见陛下?”
戏志才接道,“丢失的玉玺也应该找回来了吧?”
沮授的话是对着所有诸侯去的,想要把皇帝和各诸侯放到了对立面,各诸侯若是听令,那以后便很容易让他们听谯县的话;若是不听令,那便让皇帝认清自己的处境,更加依赖他们,此后他们攻打各诸侯,处处都能占据大义。
而戏志才的话就是明显对着袁术去的,远交近攻,他想对淮南下手了。
荀彧道,“说起来冀州那边,公孙瓒已见颓势。”
贾诩想了想,道,“咱们刚接了陛下到谯县,还是不要过多竖敌比较好。”
毕竟他们现在太高调了,算是万众瞩目,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众矢之的。
那袁绍和袁术打哪一个呢?这个问题就值得讨论了。
打袁术,玉玺就是再好不过的着手点,皇帝问臣下要回自己遗失的玉玺是应有之义。
袁术若是不给,谯县兴兵,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石韬问道,“若是给了呢?”
戏志才道,“给个假玉玺蒙骗陛下,不更是罪该万死?”
石韬本想问万一给的是真的呢,徐庶扯了扯他的袖子,石韬问句一顿,再看全屋都一派淡定的模样,悟了。
但是冀州那边也是难得的战机,且不说袁绍和公孙瓒正在交战中,无法全力应对他们,再有袁绍是窃据了韩馥的冀州,他们出兵征讨,也是师出有名。
荀攸慢悠悠,一脸老实的提议道,“若是我们急攻袁绍和公孙瓒,恐逼得两人合作,不若再等等。”
等到什么时候呢,当然是一方彻底被击败,两方彻底不可能合作的时候。
曹操也赞成荀攸的意见,论攻打双方的理由,还是玉玺之事更站得住脚。
众人又交流了各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