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道,“世家豪族哪里还需贷款,而百姓贷款,能否偿还是个问题。”
    荀彧笑道,“顶级的世家豪族在没勘破这其中奥秘时,必然自持骄傲,只存不贷;可处在中间的部分,若是取得贷款,那么类似地皮拍卖建设这样明显要大赚的买卖,他们也能下场一争了;至于平民百姓,我们可以推出房贷和创业贷款。”
    荀彧拿出关于个人贷款的细纲传递给众人,“住宅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租住的百姓,每月交付房租,但最后房子还不是自己的,推出房贷,同样是月付的方式,但几十年后,却是自己的资产了。”
    沮授笑道,“这一招妙,这相当于用房贷绑住了百姓几十年的时间,为了偿还房贷,他们须得年年月月认真工作,哪里还有闲暇心思去想别的,于社会稳定也有益处。”
    陈宫提醒道,“也得把握好尺度,若超过百姓的承受能力,压力过大,怕会适得其反。”
    荀彧点头,道,“细纲上写了,贷款也需要百姓出示一定的证明,这样保证贷款额度在其承受范围之类。”
    陈宫往后一翻,果然他们想到的都已经列在细纲之内。
    陈宫赞道,“文若果然大才,制定钱行储蓄贷款的各种规定,滴水不漏,尤其这创业贷款,不仅解决了百姓就业问题,变受雇就业为自我创业,还可以进一步激发百姓的创造潜能。”
    荀彧笑道,“惭愧,哪里是某一人之功,其中纲要都是主公所述,某只是描补完全而已。”
    闻言,众人纷纷称赞陶淘,然而陶淘面对众人的夸赞并不觉得如何高兴,她隐隐有些明悟了,他们每次夸赞过后,她的工作就会增加。
    贾诩道,“豫、兖、青三州的钱行可迅速铺开,都是主公治下,那我们也行个方便,各郡各县都设立一个钱行吧,尤其是陈留郡。”
    众人都明了的笑着点头,一只手吸纳陈留世家豪族的闲散资金;另一只手用存款鼓励陈留百姓创业致富,陈留八十多万人口,总能有一些可造之材。而在钱行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新富商,先天就是倾向钱行的。
    这相当于用陈留世家豪族的钱财一方面给他们培养了对手,一方面替谯县挣了钱,划算!
    沮授点了点法正的书信,笑道,“这倒还是个三赢之策。”
    嗯,从陈留世家豪族的角度和财力看,他们不还得了大笔的存款利息吗?确实是三赢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荀彧道,“大家都再看一下,没有异议的话,我们就讨论下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就比较严肃了,“牝鸡司晨”、“吕后”,现在只是陈留名士在说,但这是一个危险的火种,若是处理不好,随着陶淘的势力越来越大,各诸侯就会以此攻讦陶淘,变星星之火为燎原火海,所以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众人开口之前,陶淘先申明道,“别跟我说,嫁给皇帝就什么都解决的话,各位都在谯县待了一段时间了,也知道谯县的议政模式,你们觉得是君王世袭制好,还是民主选举,能者居之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贾诩面无表情,沮授但笑不语,陈宫摇了摇头,戏志才沉默不语。
    荀彧轻叹了一口气,道,“我等明白主公的意思。”他只是伤感泱泱大汉走向灭亡。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达成共识,那么就可以接着讨论了。
    陈宫道,“主公风评甚佳,跟吕后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主公一直以来没有遭到名士攻讦,除了本身有朝廷册封外,就是主公以仁义为本,化肥和粮种都是有益天下的事。”
    沮授接道,“现如今遭到这样的非议,不过是主公的势力大到让有心人觉得有威胁了,所以暗中推动罢了。”
    荀彧点头,道,“这件事,若是我们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进京除董卓,无论成败,我们都会被西凉铁骑消耗实力;若是不进京除董卓,那就是坐实了谣言,无论是‘牝鸡司晨’还是‘吕后’,这两者都会丑化主公在民间的形象,进而引起民众的反感情绪,而且过早的暴露谯县有自立之心也是极大的不利。”
    虽说各诸侯都没打什么好主意,可明面上大家都是以汉室忠臣自居的,若是哪一方明确的谋逆汉室,就会被各诸侯拿住把柄,群起而攻。
    陶淘听大佬们商谈,思绪有点放空,开会也好,至少不用上课或者写书。
    贾诩正欲说什么,见陶淘眼神有些放空,便问道,“主公觉得如何应对比较好?”
    陶淘突然被cue,一点也不慌张,她已经被他们锻炼出来了,无论他们在聊什么话题,她都分一丝神留意着,按他们所说,“这个其实就是舆论的问题吧。”
    现在“匡扶汉室”是政治正确,所以名士和别有用心的人用舆论逼着她表态并且采取行动,不然就黑她,陶淘是这么理解的。
    贾诩点头,示意她接着说。
    陶淘试探着说道,“这个问题就像是个热点,因为牵扯到了,嗯,还算有名的我,所以名士们越说名气越大,百姓们也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漫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愈并收藏我在三国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