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县要拍卖三环的消息流出,拍卖会时间就定在科考之后第三日,一下子来谯县的人更多了。
    上次的科考,陶淘出了几道题,让老一辈士族的阴谋胎死腹中,却激起了年轻士族的争强斗胜之心。
    此时,就有不少士族子弟悄悄离家来谯县应考,他们也不是真想在谯县做官,不过是想要答出难题扬名罢了。
    这几日,陶淘往返一环的住宅之间,碰到十人,八人都能被系统识别,听得陶淘眼睛发红,恨不得把他们都抓回去给自己干活,各部如今公务繁多,她每天要过目的折子多如牛毛,也是把她累得够呛。
    政务大楼里,诸葛玄敲响了户部的房门。
    郭嘉一看见他,一下子摊进椅子里,摆手道,“某是真的不行了,某拍卖会的事还没理出头绪,还有一大堆账簿要看。”
    贾诩闻言,拿起杯子打算去外头接水。
    诸葛玄拉住他,“文和帮忙出几道题吧。”
    这一次科考与上次不同,上次是知道世家不会下场,只是怕被嘲笑才让陶淘出了三道题刁难,可这次不同。
    一则谯县今时不同往日,已有一州之地,安定富庶,是个好去处。
    二则,上次的题,刻意出难出偏,就为了引起年轻士族的争胜心,引他们前来参考。
    三则,谯县百姓应考学子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业大有长进。
    所以这次的考题,哪怕是招募基层官吏的也要比上次难度更高一些,他一人出题,学识难免有偏颇,还是得多找几人,才能出得更全面一些,而除他们三人外,华佗虽读六经,但主攻医药之道,剩下的都是少年,而且也俱是公务繁忙,所以诸葛玄来找郭嘉和贾诩了。
    诸葛玄难得开口,又是正事,两人只得应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上次科考以雕版印刷和图书馆开场震慑世家,这次科考难得有士族下场,若开场太过平淡,他总觉得有些不好,可又没什么好主意。
    贾诩抬头,难得主动的出主意,“这事,寻主公最佳。”
    诸葛玄却觉得部内之事劳烦主公不太好,贾诩善解人意的道,“正好我一会要去主公那里交资料,顺口替你问一句吧,也免得你再跑一趟。”
    诸葛玄拱手,笑道,“那就劳烦文和了。”
    诸葛玄走了,郭嘉看着贾诩笑道,“你什么时候这么乐于助人了?既有空闲,不如替嘉将题也出了。”
    贾诩接过郭嘉递过来的纸,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道,“好。”
    郭嘉挑眉,怪哉怪哉,难道这人良心发现,忙碌上瘾了?
    贾诩低头整理自己要交的资料,不知是故意还是不小心,将郭嘉递过来的纸也夹了进去,然后施施然去找陶淘了。
    贾诩一如既往的面容严肃端正,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我刚过来时,遇到了诸葛玄,他托我问主公,这次科考开场难得有士族下场,不知开场有何特别安排?”
    陶淘低头想了想,“行,这事我知道了,到时候工部负责,你告诉他不用管了。”
    贾诩点头应下,然后反手把郭嘉递给他的纸,递给了陶淘,“还有一事,奉孝说,主公去年出的题甚妙,今年的考生比上次资质更佳,所以想请主公在出一些,做此次科考考题。”
    贾诩这句话粗粗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想来却发现缺少主语,所以句子存在歧义。
    “奉孝说”和后面的“请主公出题”,倒是是“我听奉孝说了,所以我想请主公出题”呢,还是“奉孝说了,所以奉孝想请主公出题”呢?
    这个主语缺少得很关键,直接关系到,谁是“请主公出题”的动作发出人。
    而此时埋首账簿的郭嘉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巡视一番直接将贾诩杯中的凉水倒入自己杯中。
    作者有话要说:  地震知识参考自龙岩市地震局郑永通和负载杨的《农村住宅建设与防震减灾》。
    还有一更晚一点,18点见~
    第31章 三更
    没几日就是科考了, 紧接着就是拍卖会。
    谯县各大酒店客栈人满为患,考生们泡在图书馆里, 如同鱼儿游进了海洋,手不释卷、耕读不辍,暮鼓敲响才各自归去。
    人多了就有江湖,何况是一群自视甚高的世族子弟齐聚谯县, 共同参加科考, 彼此之间都暗暗较劲呢,尤其是其中年轻气盛的少年天才,谁也不服谁, 今日你看一本, 我必定要看两本。
    终于到了开考这一日,诸考生一听晨钟便起身收拾, 知晓豫州公主极擅数理之道,考生几乎人手一本《九章算术》,趁着吃朝食的功夫,还在翻看复习。
    站在政务大楼的广场上,考生有序的检查入场,考官高声朗读考场规矩,这些都是普通程序,只其中有一项特别的, 考官说考试时间为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八点半,考生可按照考场号进入考场。
    八点半是什么时辰?九点到十一点又是多长时间?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漫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愈并收藏我在三国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