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没有逃走。
    拥有实际权力的是正九品的巡检。
    巡检归属于兵部,并不归乔庭渊管理。
    但是说是这么说,巡检要想在县城里面能拿到钱给将士钱,也是要看乔庭渊这个知县的脸色。
    所以当这几位被留下来教,和乔庭渊细细的谈心的时候,他们都不经感受到了一丝背后发凉的感觉。
    与刚才的衙役们有着相同的感受,大事不妙了。
    乔庭渊让安穗把这几个人的月俸都拿了上来。
    主薄一看,就发现这似乎比他们本来应该要发的钱和粮食要多上一些。
    乔庭渊刚才与衙役们,进行了一番很利的交谈已经给这些人留下了印象,所以在这次谈话的时候就比较温和了。
    他笑盈盈的说:“是这样的,我来了之后发现诸位确实有用心打理本县,给我减轻了不少压力。”
    “这也是从我的俸禄之中拿出来给诸位的一些犒赏。”
    几人连忙说不敢。
    乔庭渊按住了他们谦虚的手,说:“诸位确实当得起,因为我现在想请诸位来办一件事。”
    众人一听这话,便齐齐沉默了一刻,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里都在嘀咕着。
    这位知县是要干什么?
    乔庭渊终于说明白了自己的真正目的,他说:“我想请诸位,能有一两个人替我去山上,把那些在山中居住已久的百姓们,都劝回原本的居住地,毕竟在山上不是久住之地。”
    “这就要辛苦诸位跑一趟了。”
    乔庭渊的视线缓缓从他们的身上移过,审视的味道让众人都心里出冷汗。
    因为双方心里都清楚,主薄典史这些人使得小手段已经被知县发现并解决了。
    现在,他们需要去弥补。
    而乔庭渊这边不选择亲力亲为去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他对本县的环境并不算那么熟悉,只不过才来了有三四天,做这个事情浪费时间不说还麻烦,效率低下。
    第二,他知道那些百姓们并不会一口答应,所以让他亲自跑一趟,又被一口拒绝,实在是有失知县的尊严,对日后工作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
    这就好比是一个老师当众被学生嘲笑下不来台,班里的学生见了这好笑的一面,就不一定在信服那位老师。
    所以保持着一种可以让人信任的威严感是任何一个行政机构都需要做到的。
    第三点。乔庭渊需要知道自己的这些手下们,哪一些是自己可以用的,愿意听自己的话的。
    乔庭渊,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人都知道了是要表态的意思。
    要不要归从这个新来的知县?
    乔庭渊任由他们沉默着。
    自己的手上还在翻阅着这个县的资料,了解着这个县的作物生长情况。
    但是,让乔庭渊有些无奈的是,因为并没有很多人关心农作物这些情况,所以资料少的可怜,留下来的几个资料还因为长霉得原因,字迹已经花的看不清了。
    乔庭渊打算再问问留下来的几位教谕手里有没有这方面的东西。
    目前这个县里百废待兴,教育这种事情虽然是有必要的,但不是现阶段最主要的。
    “大人我去如何?”
    开口说话的并不出乎乔庭渊的意外,是主薄。
    乔庭渊用欣慰、夸奖的眼神看了看他,而后转头对剩下的人说:“不知道诸位还有谁有意前往呢?”
    剩下的人都已经做好了决定,此时齐齐拱手说道。:“大人。吾等都愿意前往,只要能助大人一臂之力,我等便已经不算辜负大人的希望了。”
    既然大家都表达了诚意,乔庭渊此时的笑容就显得格外的真诚了。
    “诸位有心便好。”
    乔庭渊随后安排了自己观察下来最为妥帖得当的两个人前去。
    便是主薄与一位教谕。
    乔庭渊自然也不会要求他们把全部的人都能劝下来。
    所以已经预先叮嘱了说:“两位尽力尽心,凡事我心里都有数。”
    乔庭渊面对这些手下的怀柔政策是有用的。
    乔庭渊对他们自称都是我而不用本官。
    相较于之前的那位知县,给人留下的高高在上而又贪婪自私、胆小怕事的印象已经是极为的好了。
    为了表达对这两位的嘉奖,乔庭渊还特意从自己带过来的一些行李之中拿出了两罐茶叶。
    因为康朝人爱喝茶和酒,所以时下流行的就是送酒送茶,乔庭渊身为长官,此举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至于酒水,乔庭渊也已经带来了许多,正放在后面的地窖里面继续发酵。
    等把这两件事情处理完之后,天色也已经黑了。
    乔庭渊索性把主薄记下来的有关粮食的称重计数拿到了书房。
    对照着目前臻园县留下来的人口划分着,每个人头平均拨下去的粮食。
    乔庭渊正在书

章节目录

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清辞并收藏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