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恙地留在了这里,乔庭渊让人把箱子抬出来倒在地上算了一遍剩下的钱。
    算到最后,这些钱几乎就是朝廷拨下来的救济粮饷里的一大半了。
    “把箱子锁上放到仓库里吧。”
    吴衣水小声的说:“郎君那这笔钱该怎么说呢?”
    “平宴他们劳苦功高,从土匪那缴来的战利品。”
    既然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土匪抢走了,那这个东西还是从土匪那里拿出来比较妥当。
    要不然谁说少了钱,可能是被贪污了,乔庭渊简直有口莫辩。
    还不如把这个归功平宴的头上一了百了。
    钱的事情解决了。
    乔庭渊想起了自己的行李,还有朝廷后面的粮饷。
    今天差不多也应该到了。
    正和吴衣水说着中午吃了多少饭的事情,门外传来的马蹄轰然的声音。
    乔庭渊出门一看,原来是沈家岭头的人带着粮饷和行李一起过来了。
    浩浩汤汤的一个队伍。
    马车上运着的一摞摞的粮食,还有密封着的箱子。
    沿途的百姓们都看了过来。
    乔庭渊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沈家的那位领头的人似乎还认得乔庭渊,熟门熟路的上来打了个招呼,说:“乔大人可真是好久不见了”。
    乔庭渊仔细一看,这好像还是当年那个卖挂面的时候,经常与乔家联络的人。
    乔庭渊此刻倒显得有些惊奇了。
    沈家的生意什么时候都做到这种偏僻的南方来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沈家一直想要进军京城这种繁华的都市。
    却怎么也进不去,被当地根深蒂固的势力阻拦,都是地头蛇也干不过。
    而沈近存在学业之上也没有什么进展,索性便在发展这种周边的生意运到内陆去,反而是奇货可居。
    所以乔庭渊京城里找到的那家商行背后就有沈家的投资。
    所以沈家才在接了朝廷的这单生意之后,又顺路把乔庭渊的东西带了过来。
    收到消息的主薄和剩下的人也都赶了过来,喊上衙役们把几十辆车的粮食都卸下去,找了半天却也没找到人。
    还是商行运送的人给这些货写下来了。
    乔庭渊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挑了挑眉,只等着放在心里解决。
    有了这些粮食,怎么说都能缓解一个月的饥荒问题。
    而且这还靠着山。
    所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做到公平公正的把粮食发放出去给百姓们。
    乔庭渊自从知道了沈家还在南边做这种运输的声音之后便起了心思,他约了领头的那个人,说是要做着固定联系的生意。
    那人也惊讶的四处看看,现在这个县城里穷的一眼就能看到,这还有什么生意好做着呢?
    乔庭渊没有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只是先让他把一批货从京城带到这里。
    随后他写了封信带给京城里清黛阁的店长。
    他目前已经在心里制定出了恢复这座县城的计划,名为饱腹计划,但在执行计划之前要把人员阻碍扫清,发放粮食,稳定民心。
    那个领头的人看着乔庭渊这个神神秘秘却又信誓旦旦、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心里的怀疑打消了一大半,因为乔庭渊并没有那个必要骗他。
    乔庭渊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反而纵观这几年乔庭渊的挂面、火锅料都给沈家带来了实打实的利润。
    这也才有了沈家能够在京城开启一家运输商行的资本。
    所以说乔庭渊也算是促成了沈家现在的运输业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按乔庭渊所说,有一笔固定的生意可以做。
    那么对沈家的运输业地位巩固是极为有利的事情,而且说不定可以打开其他新的局面。
    所以这件事情也就暂时的定了下来。
    沈家需要先把乔庭渊定的那一批货从京城运到这里,并且时间要尽快。
    说定了这个事情,另外一头就要忙着把粮食和银子发下去了。
    粮食入库登记的事情,乔庭渊交给了主薄,让他带着人手,把粮食称重了之后再放入仓库里。
    但是让乔庭渊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主薄居然找不到什么人来帮忙。
    本应该在衙门上班的衙役们,都躲得远远的,或者是根本没来上班,最后还是三个身材瘦高的衙役们沉默的上前干这些重活。
    乔庭渊闭着眼想都知道那些出去的人可能去嚯嚯城里的百姓了,乔庭渊心里冷哼一声,有收拾你们的时候。
    后面乔庭渊则把登记好了的,欠了大半年薪水的账本拿出来。
    “大郎,你先忙着吧,我去睡一会儿。”吴衣水因为怀有身孕的缘故,精神渐渐不济。
    乔庭渊赶忙让侍女把吴衣水送了回去。
    那天他私下问过侍女了,大夫原话是说因为吴衣水最近长途颠簸的原因,胎气不稳,

章节目录

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清辞并收藏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