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是详细的检查,乔庭渊又被脱光了衣服,浑身上下,恨不得连胎记都要检查一遍的仔细。
    这回的主考官听闻也是位正三品的左督察御史,性格较为板正。
    乔庭渊打听清了这位主考官的性格,对着卷子反而更有一些难办。
    之前提过,主考官与选中的举人进士之间有一种座师、门生的关系。
    但是从会试开始,即便隐隐的还是有这种关系,但却也不敢大面积的说开。
    因为现在凡是进入到了殿试之中都叫做,天子门生了。
    那哪些官员自然不会跟皇帝去抢这个“座师”的名额了。
    这虽然有一种祛除结党营私的感觉,但实际上,主考官还是在这场考试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切的考试程序如同之前那样进行,除了院子变得更大,守卫更加的严密,都是带着刀走来走去。
    乔庭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四处打量宁涣之的身影,他规规矩矩的找到自己的“号房”,里面还是放着单独的马桶。
    乔庭渊衷心的祈祷,不要再来个什么意外吃坏肚子了,在这种密闭又紧张的环境里简直又是着急又是影响其他人。
    随后,淅淅索索的卷子声传来,乔庭渊门口也出现了一位考官,把卷子递给乔庭渊。
    这回的号房明显要宽敞很多,就连后面休息的床的硬度都结实不少。
    第一场的考试还是照常,基本上都是四书五经的题目,这回考查的内容要复杂很多,说不出来具体是出自哪本书,因为感觉哪一本书里都有所出现类似的意思。
    但巧的是,要论述的观点是不同的。
    这就是考查对经书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分辨能力了。
    这还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答题时候不能从单一的一本书里一概而论,充分调动所学习的书本,以各种可以论证观点的句子来围绕中心展开。
    而第三步就是先写在草稿纸上,在誊写到卷子上,这一步最让乔庭渊头疼的就是——
    字数要求实在是太多了。
    六百字。
    这样来回一写就是一千二百字。
    这里是八题。
    那也就是将近一万字多了。
    因为很显然,人家是要求最低字数六百,乔庭渊自然要尽力多写一些,以表自己对考试的尊敬与认真。
    乔庭渊整理了自己的思绪,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卷面上。
    他料想了各种会在会试里发生的情况,却也始终没有料到,自己会因为担心字数太多而写不完这种事情发生。
    乔庭渊没有求快,在可控的时间里,趁着思维清晰,把几道题的中心点归纳出来,写在了草稿纸上。
    光是这一步,都花费了小半个上午。
    乔庭渊一抬头就感受到了初春的暖光落在了桌子的卷子上。
    他放下毛笔,松了松手腕,慢慢的把墨水在砚台里化开,等会儿可就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了,先把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没过一会儿,墨水化开了,饭也从小口子里送了进来。
    乔庭渊定睛一看,居然不是长年如一日的饼子了。
    而是一碗饭,配上了一份素菜。
    虽然素菜还是水煮出来的,但碗边还放了一点酱。
    乔庭渊吃得也很满足。
    酱的文化,可能是这么多年战乱也没有办法打破的东西,因为又能存放,吃起来可以百搭,就跟腌菜一样。
    但乔庭渊也没敢多吃,他怕吃得太饱了,脑子也懒得动起来,吃了个七八就放筷子,把饭放在了那个小窗口的木板上。
    等待着人来直接统一收走就可以了。
    等到第三天出考场的时候,乔庭渊还在揉着自己的手腕。
    因为考试的时间,不可能只有写字,还有大量的思考也占据主要地位。
    得亏是乔庭渊素日里既练习楷书,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行书和草书,才能在最后时刻,以略微带了一点行书的影子,答完了卷子。
    不过也不影响人家抄录试卷的人认识这些字。
    乔庭渊站着找了半天也没有看见安穗的影子,而后是一个身材有一些矮但却十分健壮的男人在乔庭渊面前行了礼。
    “乔郎君,老爷让小的特地过来等您去府上吃饭。”
    “您身边的那位正去拿了做好的东西。”
    乔庭渊点点头,这还是第一场考试,后面还有两场。
    会试就是如此,每场三日,第一日领卷子入场,第三日交卷子出场。
    然后再等第二天重新入场就是。
    等到了查松府上,正好晚饭也准备好了。
    查松也没有问起考场上的事情,避免乔庭渊在这个时候根据查松的神情,猜测自己答得好不好,而影响了后续的考试。
    “你做的那个是什么?长得倒是奇形怪状。”
    吃过饭后,查松让人准备乔庭渊晚上在这里

章节目录

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清辞并收藏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