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意,立即笑道:“现在就喊人把他们都叫过来看看。”
    这才有了乔庭渊走的这一遭。
    但是乔庭渊并不知情这背后的缘由,却不像乔成一样惴惴不安,他仔细的想了前前后后的事情。
    他与谭知府唯一的一点联系就是那位吴姓的小娘子。
    乔庭渊摸了碎银给了两个官差,打探了一番。
    原来是请了前二十名都过去了。
    等到乔庭渊到了衙门的时候,已经有十个人从衙门里出来,一个个的面上都是有着喜色。
    乔庭渊心下便放松了许多。
    “与添?”
    乔庭渊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魏与添转身过,眼神说不上愉快,总体来说偏冷淡。
    看样子也是院试成绩并不符合魏与添的心理预期。
    乔庭渊扫了一眼,江己年已经来了,他身边还有几个人,时不时的笑一下,倒还算放松。
    乔庭渊与魏与添安静等待之际,传来了脚步声,十人赶紧都肃穆。
    谭知府脸色严肃的说了一些辛苦安慰的话,而后又说:“府学里都是学识渊博的老师前辈,也为大家提供了专心读书的学习环境。”
    “这是介绍信,按时去府学报道。”
    “话说在前面,府学的环境可能比不上你们在家里的衣食住行。”
    “但是读书不要讲究太舒服,免得忘了读书的根本就是吃苦。”
    谭知府的视线从江己年那几个富家贵族的身上经过,意有所指。
    谭知府又对着乔庭渊和魏与添几个家境贫寒的学生说:“若是有任何需要都只管和我说,不能在读书上少了必需品。”
    有了这两厢对比,那几位嘻嘻哈哈的富家子弟也收敛了表情。
    也是因为他们先不给脸面,在等人的时候嘻嘻哈哈,没有恭敬的意味。
    谭知府当官这么多年,还拿捏不住几个小子?
    乔庭渊挑了挑眉,他这还只是刚做了一位秀才就已经要感受到了官场之下的汹涌澎湃。
    乔庭渊眼神微动,心里想了许多的弯弯绕绕,但是还是赶紧的对谭知府应和。
    “记住了。府学不是让你们去嘻嘻哈哈的,年末的时候还有考试,若是没有通过,这府学的门槛可能就是要拔高一波了。”
    秀才们的考试不只是院试这一关,还有入了府学之后的小考、科试都是为了检查这几年学习之间有误滥竽充数的人。
    不通过的人是无法进行乡试的,通过的人叫做“录科”。
    “学政等会儿便来。”谭知府交代完便走,剩下的就是学政的任务。
    学政负责的工作则是把这些录取上的人登记在册,分批次把人划入县学和府学里。
    而且还会给予每位新生一朵红花,或者是钱物这种以作犒赏。
    而乔庭渊几人需要填写年龄、籍贯、三代履历这样的,差不多是再次填写亲供的意思。
    几个人结束了这一活动,乔庭渊不觉揉了揉太阳穴,颇有些琐碎。
    正向外面走,衙门里一位素色衣裳的人走近乔庭渊,小声说:“乔郎君,大人请您去里面一叙。”
    乔庭渊眉尖一怔,知府喊他?
    ☆、二合一想法
    乔庭渊心怀疑惑的被人请到了谭知府平日里会见客人的屋子里。
    “乔郎君, 您这边稍等片刻, 大人正在处理政事。”
    乔庭渊还被送上了一杯热茶,他虚虚的坐在凳子边缘, 有一下没一下的搭着茶盖, 拨弄着茶叶梗。
    乔庭渊自觉他才刚刚成为一个生员,能在府学读书的时候, 拿到一些国家粮而已。
    说起来, 只是一个刚刚进入系统的公务员而已,以后见到知县无需行礼,轻易不得用刑。
    谭知府这忽然冒头请他, 这种莫名其妙, 不在乔庭渊掌控之中的感觉稍微有一些不算舒服。
    乔庭渊心里估计着,大概是过了几炷香的时间, 谭知府姗姗来迟。
    “大人。”
    乔庭渊虚坐的时间久了, 缓了一下才起身行礼。
    谭知府进了屋子,打量了两眼乔庭渊而后严肃的说:“这请乔郎君过来,是不是乔郎君心里还有些疑惑?”
    “大人邀约是学生荣幸。”
    谭知府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而后摆了摆手说:“上一次府试之时,是你出手帮助了府上的小娘子,理应受到款待。”
    “上次我不在家多有不便, 此次有缘。”
    言下之意, 就是请乔庭渊去吃个饭,谢谢他。
    乔庭渊表达了自己只是于情于理的帮忙,并不需要特别款待, 但还是在谭知府严肃的目光之中转到了谭府去。
    “大人,不知能否请人去告知家父一声。”
    乔庭渊想起来走之前乔成还担着心,赶忙从谭府里找了仆人交代了客栈的位置。

章节目录

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清辞并收藏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