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的,娘知道你虽然不爱出声,但是也不会让你受了大房的气。”
    乔庭渊握了握拳。
    现在男子的普遍身高大多是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之间,而女子是集中在一米五五到一米六左右。
    以乔庭渊的目光来看,雯娘约莫是一米六五左右,她的身形削瘦,看着又高了两分。
    故而平日里雯娘走起路来有些畏缩。
    乔庭渊往日里常常劝雯娘走路大方一些,但到底是接触的女性太少,也没有察觉出雯娘的这个心思。
    前两天赵氏上来没能如愿,便说起了大丫的婚事,才又让雯娘憋闷了好几日。
    乔庭渊握紧拳头,门内的说话声还在继续。
    “你大婶娘掐尖好事不是一天的事情了。但不论她怎么说,在家里的时间还是要多学一些傍身,免得嫁出去了撑不住你男人的场子。
    “不说你男人,手艺不好给自己做衣裳都不好穿出去。”
    何杏最近不仅是照顾着乔庭渊的饮食,还抓着雯娘尽量多学一些,织布绣花已经是基本,还有学会更进一步的染色或是裁衣。
    这年头想偷懒的小娘子实在是太少了,出嫁之后是在靠手上的功夫吃饭。
    何杏给雯娘递了手绢,“这事儿慢慢来。”她起身拎起刚才买的菜,转身去了厨房。
    她心里叹了气,赵氏不如愿之后的说话太难听。
    “你们家雯娘这个个子,我倒看哪个男人能取她。”
    这话说的难听,但何杏思前想后也没有在自己身边的人家里,找到超过了一米七多的郎君。
    更何况女子的鞋底有时候还会增厚两分,更加难以处理。
    乔庭渊没有推门,退了几步,现在进去只会给雯娘难堪。
    他手里拿着鸡又去街上晃悠了两圈,去了书店里挑选了两本札记。
    这件事情上确实有大房赵氏说话难听,但是雯娘的现实处境也放在这里。
    是他大意了,这才刚过了县试,就让他有一种暂时性的满足的感觉,这几日也都一心挂念于放榜成绩,整日里都只是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书,不熟悉的《中庸》和《孟子》还只停留在死记硬背、过一阵子就会忘却的阶段。
    暗自下定决心之后,乔庭渊收拾好了心情,带上笑意重新回到了家门口,仔细的听了听方才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雯娘,她面上已经看不出刚才哭过的痕迹,依然是带着一丝的笑意,温柔的看着乔庭渊。
    “买了菜回来?”
    乔庭渊现在不敢仰头看雯娘,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向了别处。
    “嗯,最近娘和你都辛苦了,做一道肚包鸡吃。”
    乔庭渊的视线从雯娘脸上划过,又看向了迎出来的何杏。
    “正好厨房里都买了些肉菜,你要是想的话都做了出来吧。”
    要放着平时,何杏是不会让平安做这些事情的,读书要紧。
    今天又是他中了头名日子,加上乔庭渊本身对这些事情也喜欢自己动手做,连乔成都不像他一样能试着去学织布机。
    “你爹去买酒了,你现在就开始做吧,等他回来就开始吃饭,晚上我和你爹还要去你姥爷家一趟,早点吃饭也方便一些。”
    何杏手上还带了水,把乔庭渊手里的母鸡和牛肚接过去,“肚包鸡?是把鸡塞进去煮?”
    “娘还是聪明,一听就明白。”
    何杏白了他一眼,但是脸上的笑容还是十分的灿烂,“成天就知道哄我开心,你爹不是说,整个家里就你和他是聪明人。”
    乔庭渊赶紧澄清自己,“娘,那是爹喝醉了说的话,和我没有关系。”
    何杏拿了醋和面粉去清洗猪肚,把猪肚里的骚味处理干净,乔庭渊这边处理了鸡身上的杂毛,雯娘安静的找到织布机前又开始咯吱咯吱的响。
    雯娘学的快,织出来的布都可以直接拿去布庄卖。
    这边把猪肚和鸡的肚子里都塞了葱姜,而后把鸡塞进猪肚里,拿针缝好,冷水下锅熬煮一个时辰。
    趁这个时间,乔庭渊去了小隔间里把自己不熟悉的《中庸》《孟子》拿了出来,他方才在书店里偶然发现了一份有关于这两本书的手札,翻了翻,虽然有一些地方含糊其辞。
    但是却也有能让乔庭渊恍然大悟的地方,说了他不知道的典故。
    他便从中,选择性的挑去能理解的地方。
    这就是农耕人家的读书人向上跨越阶层之中的一大障碍,有关于学习的资源大多被垄断,想要获取资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平安,煮好了。”何杏在院子里喊他,猪肚已经被她翻了几次面,两面都差不多煮透了。
    乔庭渊应了一声,拿起林滁之前生辰时送的书签夹在了书页之中。
    等把猪肚鸡捞出来,把鸡剁成块,猪肚切成细丝,再在瓦罐之中放一些清淡的调料,再次熬煮一番。
    何杏不算喜欢吃辣,此时见了这道菜自然是明白了自家儿子的心

章节目录

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清辞并收藏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