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整个家里,并不是调皮捣蛋。
    这才让乔成感到难办。
    乔成被雯娘紧张的眼神注视着,叹了口气,说:“我去找大夫问问这几个药的事情。”
    “如果不好,以后就不要弄这些药材了。”
    乔庭渊闷闷的点头。
    乔成拿着卤料就去了卖药所,乔庭渊想拿两个豆腐干尝尝却被雯娘打了一下手背儿。
    雯娘瞪他,“等爹回来再说。”
    “好。”
    雯娘软软的凶他,乔庭渊反而也没了什么郁闷的情绪,从书架上抽出了《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算是刚读书的人对大千世界的一个初步认识,虽然很浅,但是无论婚俗嫁娶、天文地理都在对偶句里包含着。
    此时,看着书的乔庭渊被一句话卡住了,他翻了翻陈夫子给的手札,也没有找到痕迹。
    只好采用最传统的做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雯娘就听见了一向背书不爱张嘴的乔庭渊,突然在角落里和尚念经。
    背书不爱出声是乔庭渊的习惯了。
    他更喜欢在心里默背而后再默写,检验自己的背诵效果,实在不行的时候才会出声。
    雯娘见盘子里的素菜有变冷的意思,又倒回了卤肉罐子里,放在炉子上煨着。
    乔成回来的很快,他手上还拿了两根糖葫芦。
    乔庭渊瞥了一眼乔成的神情就知道了,结果是愉快的。
    他放下书。
    “爹,怎么样?”雯娘很是紧张。
    “没事儿没事儿,先吃吧,还怪好吃的。”
    乔成把糖葫芦递给两个孩子,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孩子认错,索性含糊过去,干咳了两声。
    乔庭渊了解父亲的性格,也没有计较。
    “等娘回来再煮煮肉吧,感觉肉更好吃!”
    乔庭渊只是点到为止,剩下的就留给乔成和何杏发挥想象力了。
    “成天就知道念着肉。”
    乔成弯腰,用力的把推车上的两个大桶卸下来,而后把雯娘早就烧开的热水灌进去清洗。
    因为雯娘再过两个月也要满十一岁了,并不方便总是在面摊上给人家送面。
    何杏教了她家里的事情,让雯娘做幕后工作。
    县城上的女孩子们这个年纪都该要学习一些持家的事情。
    织布做衣、绣花、做饭、掌管家里财务支出,还要有一个特别拿手的,方便在婆家露脸。
    要是在乡下,侍候庄稼也是一项必备技能。
    乔庭渊倒也没有想这么多,还以为是雯娘跟自己一样,都是年龄太小而被何杏赶回来。
    “平安你今晚别又睡得太晚,这几天脸色都不太好看。”
    雯娘听着外面打更的报时,打开了乔庭渊的房间门,叮嘱着。
    “好,你早点睡,明天不还要去帮忙。”
    乔庭渊正趴在书桌前,省油灯被风吹的摇曳。
    他闭眼冥想了一会儿,回忆了背诵内容,整理好明天上课的作业,才上床睡觉。
    第二日,乔庭渊端坐在书桌前却有些昏昏欲睡,直到快上课时被身后的林滁戳了一下自己才清醒。
    “诶,林兄。”
    乔庭渊转身,拿着《幼学琼林》放到林滁的桌子上。
    林滁看了他一眼,视线放到书上面。
    “已经看了一半?”
    只见乔庭渊点了点头,一时之间林滁心里五味杂陈。
    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用功的人。
    不到几天时间就已经差不多把差的功课赶上了。
    在这个乙班里差不多是有七八个人的,但是能够被陈夫子看中,升到甲班,正式去学习科举考试内容的人,满班过眼也不过是两三个人而已。
    “这句话我不太理解,还想麻烦你给我讲一下。”
    面对乔庭渊对于书本上的疑问,林滁没有拒绝。
    他仔细的为乔庭渊讲述了前前后后,也顺便在这期间提了几个问题。
    林滁察觉到,乔庭渊背的快,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心里忍不住有些佩服。
    班里其他人看到一向待人冷淡的林滁还有为别人解惑的时候,不禁大为惊奇。
    “多谢!”
    “对了——”
    乔庭渊爽朗的笑了一下,正要说话,听见了外面敲锣鼓的声音,又要上课了,便只好转身坐好。
    照例是书法课,陈夫子绕到乔庭渊旁边时,伸手指了指两处,说:“上一次就给你画出来了这个地方,写的太不端正,怎么还没改过来。”
    乔庭渊瞟了一眼陈夫子不禁感到心虚,这阵子他只顾得赶上进度去了,练字上放的精力确实很少。
    陈夫子教学多年,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看乔庭渊的字毫无进展,转眼一看,就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幼学琼林》的书页被翻得翘起。
    “不要拆东墙补西墙

章节目录

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谢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谢清辞并收藏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