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即使从之不承认,她长到这般年纪。言疏衡确实是这个世界上给她最多温暖的男人。无论是满足她的喜好,还是尊重她的每一次任性。只不过因着年少气盛,因着熙之,她得始终保持一幅事不关己的模样。她时常在自己的梦里醒过来,对着窗外的一轮月亮发呆。
    她难得主动做点什么投桃报李的事情,那天言疏衡突然问她,家国天下和儿女私情,孰轻孰重的时候,她嘴上说没想过所以不知道,但是心里难保没有倾向,没有动摇。她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好男儿。她有时撞见言疏衡和熙之亲密,她也有过渴望。只不过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言疏衡问她这话,其实另有深意。
    她只是听熙之常说,言疏衡在清除军中的异己,所谓异己,便是前统帅残存的旧部,不甘心的手下。她想起来那些读过的书,少年统帅,很少有一帆风顺的。大多数会身临险境,稍不留神,便伤及性命。
    她双脚及地,踩在地毯上,就着一点月色,走到书桌旁。从右边最下面的抽屉里,拿出收集的彩色糖果纸来,叠成一个一个小小的纸鹤。她在报纸上登出的小说上瞧过,千纸鹤代表心愿,她便送千纸鹤给他,希望他平安。她有的时候叠着叠着,自己笑自己傻,但没停手。等她叠完一千只的时候,一整个夏天都已经过去了,她送给他的那天,是言疏衡同沈熙之订婚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回忆是说清楚这个的前因后果来着
    所以不会太长~
    今天这个时候上来上传一个礼拜的量~
    下个礼拜就完结啦
    果然很萌萌哒吧~
    在奋斗着写下一篇文文~
    等存他个十万字,会开~
    今天换个时间上传~皮一下嘻嘻
    ☆、【二十七】
    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只是在从之择校方面有了分歧,熙之希望她出国去,从之自己有心思,却也不说,只说自己没想好。两边僵持,言疏衡都知道了,亲自来问她想不想出国,不必担心钱。从之难得的扭捏,说:“不是,只是没想好。”
    她纵然有思量,但也是真的没想好。
    她是个孤儿,小时候吃过战乱的苦,她坚强,所以什么都能扛过去,她也倔强,固执。她想去当兵,又怕熙之同她红脸。熙之和她没有血缘,收养她的时候,熙之自己也不过才十二岁。不过是因着寂寞,想找个人作伴,于是选中了她。她对熙之从来都是顺从的,也害怕万一熙之哪一天不高兴了,就不要她了。
    可是熙之一直对她很好,无论是怎样的境地,从来没有亏待过她,是真的把她当姐妹。所以她知道,她不能对不起熙之,比如,不能同她争执,不能喜欢一个她喜欢的人。
    她有同学,叫做沈临星。她经常给她打电话,沈临星有一个姐姐,叫做沈照月。
    沈家千金,过惯了好日子,以为全天下所有的人都跟家里人一样,对她客气,在国外读了几年书,回国看到国破山河,觉得自己有责任了,自己是新时代女性,也可以大有作为,便跑出去和别人一起参加了大学生的□□。
    别人不知道她什么来头,把他们示为□□之人,军棍,拳头可不含糊。所幸的是,人没受什么伤,因为有人英雄救美,帮她挡下了那一纪棍子。
    眼看那人额上血流如注,这才知道怕了,浑身发抖。眼见那人受了伤,依然护着她,最难得面容秀雅,她少不更事,几乎立刻沉沦,只识得相思来。却还不知道,相思不似相逢好的道理来。一路送回了沈家,而后才走。高大英俊家底厚不说,最重要还是偶遇,简直像是命中注定一样让人沉迷。于是没过多久,便就学人家搞起恋爱来,还不让家长知道,偷偷摸摸的。
    临星把这当成一个极大的八卦消息说给从之听。从之倒想起了其中的一桩事情来。学生□□是因为外国势力不断的挑衅,妄图插手内政,而对安阳为代表的安军六省不作为的抗议,也就是对言疏衡的抗议。
    言疏衡一贯主张欲先攘外,必先安内。所谓的安内就是互相争斗,鹬蚌相争之后再渔翁得利。从之纵然一直没什么见地,也觉得,拿人民的福祉来作为安内的本钱,委实愧对了他夺取大位时的初衷。只是她身为一个女子,又身份尴尬。也无法说些什么。
    她跟沈照月不同,她骨子里有一颗赤子之心,从来不曾浇熄过。她从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相册来,那是廷芳先生,正揽着只有四岁的她。
    因为她心思坚定,所以出国上学的事情也就此耽搁下来。熙之不再提,可难免觉得可惜。她闲下来,每日不过弹琴下棋,有时候愿意陪熙之出去打打麻将牌,应酬一下,熙之还是很高兴的。
    有一次熙之醉了酒,揽着她说醉话,拍拍她的脸说,“咱们家囡囡不做女中豪杰了,愿意在家陪着我,这样也挺好的。”听的她心里一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让熙之给看穿了,她之后的一句话更是让她心中五味杂陈,她已经将熙之扶在了沙发上,准备去拿一条毯子来给她盖上,谁知道熙之紧紧的抓住了她的手,叹了一句,“其

章节目录

糖也沉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知之為知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知之為知之并收藏糖也沉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