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
    “有缘至此啊……”长亭叹道。
    他们又聊了许多,长亭道时柔后来随家族搬来了汝歌,她在花会上跳了一支折腰舞,冲对面一人挑衅微笑。
    原来温柔的时柔姑娘不止是温柔这一面,她也会害羞挡脸庞,倔强不服输。
    阿旸眼中的时柔温柔而多才多艺。
    长亭眼中的时柔明媚而鲜活。
    赵皇后眼中的时柔善良又美好。
    江鄢眼中的时柔人如其名。
    总是别人说时柔如何如何,林山卿很想知道时柔眼中的她自己。
    江风旸便将时柔留下的一个木盒交于她。这里面有时柔留下的一些东西。
    林山卿已经知晓时柔姑娘入宫后的生活:承宠好几年,封号婕妤,而后掌箍赵意欢、自请入永巷、生子江风旸、死于疫病。
    有人可怜她不得再见天颜,自作自受,可从她所写的杂记中林山卿感觉她很自在。
    这是一名离去后依然能被他人惦记的女子,只是可惜长眠于深宫。
    时柔姑娘为何要自请入永巷?
    林山卿一时不能想明白。
    是不是因为江鄢负她良多,故而像赵皇后一般心死?
    她打开木盒,看到有时柔姑娘留下的香囊,团扇,玉佩……
    她还看到一把折扇,折扇旁边刻有日期,这是时柔去世那一年。突然有些哀伤,林山卿垂下头。
    正好有些热了,她打开扇一扇风,见扇面上画着红牡丹,旁边寥寥几笔,绘了一个隐约人影。
    周边一句诗,是林山卿念过的那一首《白石郎》。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林山卿对着烛光细看,看这扇面上的一丛牡丹花,又看旁边隐约的人影。
    这是传说中的白石郎?
    烛光透过扇面,映出背面痕迹。林山卿翻转过来看,背面是《白石郎》的前面一段,又有寥寥几笔绘的一个人影。
    红牡丹花,人影,背面的诗句……似曾相识。
    她慢慢拿起折扇,凑近灯烛,烛光穿透扇面,看到一首完整的诗,乃正背面相合。
    往旁边看,红牡丹花丛,旁边一人。
    正背面人影相合,白衣宽袖,束发垂头,怀里红牡丹。
    折扇绘着顾长亭。
    砰,烛花轻响,她猛然站起。
    四处环顾,她又想立刻告诉旁人,却又怕旁人知晓,最后只是坐回蒲团上,烛光将她的影子投射在窗纸上,她听到窗外的蝉虫鸣叫,又听到微风过廊风铃响。
    脑海只剩一句话:
    时柔啊时柔,恋顾郎。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17 23:27:20~20200419 00:42: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岁月安然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时柔
    这是林山卿怎么也想不到的结局,她重新翻开柔婕妤所写的杂记,每次提阿旸总会提到长亭。
    长亭带阿旸采了荷叶、长亭与阿旸并排走来、长亭带阿旸给我送琵琶、长亭与阿旸……
    她又打开折扇,这是一份不曾说出口的情意,不知道时柔会不会想到,十年以后,有人会发觉折扇的秘密。
    江风旸在此时推开露华殿的大门,他看到五娘手里的折扇,问她怎么了?
    这个秘密便也被他知晓。
    要告诉长亭吗?林山卿无声询问他。
    江风旸低头看折扇,他想起儿时记忆。
    想起时柔染病时,最先去看的是长亭,长亭慌忙去瞧。
    最后病重时,也是长亭前去探望。
    永巷空了,他还是经常去那里打扫,悉心照料满巷的牡丹花。
    江风旸站起,向林山卿伸出手:“我们去找长亭吧。”
    林山卿握住他的手,跟着他走出东宫。
    .
    长亭在院子里浇花,水珠落在花瓣上,滴进土壤中。
    他有些意外江风旸与林山卿在此时前来。匆匆转身将手擦干,想去搬来竹椅。江风旸拉住他衣袖,长亭垂眼眸,眼角有了笑意。
    从前柔婕妤长居永巷,陛下忙于朝堂,他得了空闲便去长宁殿看阿旸,每回要走时,衣袖总会被他拉住,他仰起头,眼睛都有些潮湿:“长亭再呆一会儿罢,我给你看云娘给我新做的靴子好不好?”
    他也很想留下,可是他毕竟是江鄢内侍,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
    只能蹲下来柔声安慰:“长亭下次再来,下次来给阿旸带个小木剑,再带阿旸去摘莲蓬。”
    他听话的松开手,长亭摸他头。
    孩子依依不舍的目光叫人不忍心多看,他匆忙转身,却又忍不住再回头看一

章节目录

战城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柳忆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忆之并收藏战城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