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和离了。男子之后开了一家布店,想了个名——红配绿。
不久之后女子在他对面开了一家刺绣坊,取了个完全不搭调的名字。”
林山卿抬头望着他,长亭缓缓道:“赛狗屁。”
“哈哈哈哈哈……”
笑出了眼泪,林山卿擦去,好奇起后来。
长亭摇摇头:“后来便不知了,若是他们现在还在,也该年逾七旬了。”
秋生渭水街上似乎没有这两家店,或许搬去了别处,也或许不在了。
林山卿想起油纸伞,故作神秘道:“此次出宫,给长亭带了礼物。”
长亭很欣喜:“是什么?”
她转身,从桌上拿过油纸伞,递给长亭。
一摸便知工艺精美,他轻轻展开,伞面上是水墨牡丹,像开在人心上。
他摸着伞面,眼角有些潮湿,牡丹使他想起故乡。他是开心的,并非是伤感,于是柔声对林山卿道:“真是多谢五娘了。”
他小心将伞收起,有些不舍道:“这样一把伞,倒使我想妥帖珍藏,不忍心走在雨里。”
“怎样都好。”
雨势渐渐又大了,阿言过来续了一壶茶,长亭道:“今日闲忙,我可以在五娘这儿多坐一会儿。近日阿旸很忙么?”
提起江风旸,林山卿便想起那日夜里,有些许尴尬,最近都没有去找他,如今长亭一问,她倒是不清楚,只好如实道:“这几日都没有见到,想来是很忙。”
“近几日,阿旸的心情应当不是很好。”
“为何?”
“柔婕妤十年前便是这几日逝去。五娘若是得了空,可以去看看他。”
“好。”
“时柔姑娘是病逝?”
“是啊,那一年永巷许多人都染了病,最后都远去了。阿旸总以为,圣上对婕妤无情,最后都没有去看上一眼,其实圣上是打算去看的,只是身旁的内侍拼命拉着他,才作罢。”
“是怕圣上也染了病。”
“对,当时圣上与内侍僵持良久,最后大概是累了,便放弃了。”
林山卿记得江风旸告诉过她,时柔是自己搬去的永巷,于是小心问:
“圣上还记得时柔姑娘吗?”
长亭笑了:“记得,当然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
她没有再问下去,低头喝了一口茶。长亭口中的江鄢与她自以为的江鄢有些不一样,但是此时她没有想要继续探究下去,毕竟往事已如烟。
长亭又道:“阿旸是陛下最得意的孩子,只是他不善于表达,故而阿旸与他总是隔着一层纱。他记着阿旸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众多皇子公主中,他怕只是记得住阿旸的喜好。”
“阿旸知道么?”
“阿旸知道,可是他不知道,殿下其实只记得住他一人的喜好。”
“阿旸说过,他与陛下的关系不好不坏。”
长亭怅然道:“陛下负柔婕妤良多,这是事实,阿旸恐怕也难以释怀。”
他继续道:“陛下心有大志,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分给了功业,总是社稷为重其他轻,想要的多了,便要舍弃一些东西。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可并非是个称职的父亲,更遑论当好一名丈夫。”
“陛下的志向是什么?”
“一统中原。”
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林山卿忽而感觉有些凉意,不知是不是雨天起了风。
今人谈论古人,看他有业绩便称他一声英雄,至于业绩从何而来,恐怕少有人注意,或许彻底被人遗忘。
那日赵皇后的一番话语,今日与长亭的交谈,林山卿猜测,江鄢如今的成就,是牺牲了一些女子换来,他并不是一步一步走来,从前也许是踩着一些女子往上爬。故而长亭说江鄢负时柔,赵皇后心死,道深情只是自以为是的感动。
她又觉得冷了。
芍娘看出她的不对劲,走过去将窗子阖上。
长亭走时天已黑了,他撑着新伞走进雨雾里。林山卿还是站在屋檐下目送他。
社稷为重其他轻,古来帝王皆如此。
林山卿走回殿内,她一直在思考这句话,方坐在了小榻上,她想起来宋安。
他是温厚的君主,他是称职的父亲,他亦是很好的丈夫。
古来帝王并非皆如此,总有人不负江山不负卿。
她如释重负。
今日雨下了一整天,到这时还未停使人有些烦闷。
用过饭林山卿早早便去沐了浴,她还不困,便趴在小榻上看芍娘挽丝线。
屋外早已是倾盆大雨。
在这倾盆大雨中,江风旸走来了露华殿。
雨水倾斜到了他身上,尽管撑着伞,他的衣袖还是湿透。阿言将他迎进来,林山卿这才发现他已来。起身望着他,见到他疲惫的面容。
“去小榻上坐坐吧,将外衣脱下。”
他听话的走过去,已经累到不想说
不久之后女子在他对面开了一家刺绣坊,取了个完全不搭调的名字。”
林山卿抬头望着他,长亭缓缓道:“赛狗屁。”
“哈哈哈哈哈……”
笑出了眼泪,林山卿擦去,好奇起后来。
长亭摇摇头:“后来便不知了,若是他们现在还在,也该年逾七旬了。”
秋生渭水街上似乎没有这两家店,或许搬去了别处,也或许不在了。
林山卿想起油纸伞,故作神秘道:“此次出宫,给长亭带了礼物。”
长亭很欣喜:“是什么?”
她转身,从桌上拿过油纸伞,递给长亭。
一摸便知工艺精美,他轻轻展开,伞面上是水墨牡丹,像开在人心上。
他摸着伞面,眼角有些潮湿,牡丹使他想起故乡。他是开心的,并非是伤感,于是柔声对林山卿道:“真是多谢五娘了。”
他小心将伞收起,有些不舍道:“这样一把伞,倒使我想妥帖珍藏,不忍心走在雨里。”
“怎样都好。”
雨势渐渐又大了,阿言过来续了一壶茶,长亭道:“今日闲忙,我可以在五娘这儿多坐一会儿。近日阿旸很忙么?”
提起江风旸,林山卿便想起那日夜里,有些许尴尬,最近都没有去找他,如今长亭一问,她倒是不清楚,只好如实道:“这几日都没有见到,想来是很忙。”
“近几日,阿旸的心情应当不是很好。”
“为何?”
“柔婕妤十年前便是这几日逝去。五娘若是得了空,可以去看看他。”
“好。”
“时柔姑娘是病逝?”
“是啊,那一年永巷许多人都染了病,最后都远去了。阿旸总以为,圣上对婕妤无情,最后都没有去看上一眼,其实圣上是打算去看的,只是身旁的内侍拼命拉着他,才作罢。”
“是怕圣上也染了病。”
“对,当时圣上与内侍僵持良久,最后大概是累了,便放弃了。”
林山卿记得江风旸告诉过她,时柔是自己搬去的永巷,于是小心问:
“圣上还记得时柔姑娘吗?”
长亭笑了:“记得,当然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
她没有再问下去,低头喝了一口茶。长亭口中的江鄢与她自以为的江鄢有些不一样,但是此时她没有想要继续探究下去,毕竟往事已如烟。
长亭又道:“阿旸是陛下最得意的孩子,只是他不善于表达,故而阿旸与他总是隔着一层纱。他记着阿旸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众多皇子公主中,他怕只是记得住阿旸的喜好。”
“阿旸知道么?”
“阿旸知道,可是他不知道,殿下其实只记得住他一人的喜好。”
“阿旸说过,他与陛下的关系不好不坏。”
长亭怅然道:“陛下负柔婕妤良多,这是事实,阿旸恐怕也难以释怀。”
他继续道:“陛下心有大志,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分给了功业,总是社稷为重其他轻,想要的多了,便要舍弃一些东西。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可并非是个称职的父亲,更遑论当好一名丈夫。”
“陛下的志向是什么?”
“一统中原。”
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林山卿忽而感觉有些凉意,不知是不是雨天起了风。
今人谈论古人,看他有业绩便称他一声英雄,至于业绩从何而来,恐怕少有人注意,或许彻底被人遗忘。
那日赵皇后的一番话语,今日与长亭的交谈,林山卿猜测,江鄢如今的成就,是牺牲了一些女子换来,他并不是一步一步走来,从前也许是踩着一些女子往上爬。故而长亭说江鄢负时柔,赵皇后心死,道深情只是自以为是的感动。
她又觉得冷了。
芍娘看出她的不对劲,走过去将窗子阖上。
长亭走时天已黑了,他撑着新伞走进雨雾里。林山卿还是站在屋檐下目送他。
社稷为重其他轻,古来帝王皆如此。
林山卿走回殿内,她一直在思考这句话,方坐在了小榻上,她想起来宋安。
他是温厚的君主,他是称职的父亲,他亦是很好的丈夫。
古来帝王并非皆如此,总有人不负江山不负卿。
她如释重负。
今日雨下了一整天,到这时还未停使人有些烦闷。
用过饭林山卿早早便去沐了浴,她还不困,便趴在小榻上看芍娘挽丝线。
屋外早已是倾盆大雨。
在这倾盆大雨中,江风旸走来了露华殿。
雨水倾斜到了他身上,尽管撑着伞,他的衣袖还是湿透。阿言将他迎进来,林山卿这才发现他已来。起身望着他,见到他疲惫的面容。
“去小榻上坐坐吧,将外衣脱下。”
他听话的走过去,已经累到不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