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卿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道:“奉命出宫。”
江风旸笑,看她翻开了书页,这是那一本《汝歌寻常》,他解释道:“这不是原书,是我的手抄本。”
原书太过珍贵,林山卿了然,江风旸的字迹一派从容,清晰明了,看来赏心悦目,她将书阖上,对江风旸笑道:“那我便奉命出宫逛汝歌。”
江风旸含笑点头。
他在露华殿用过饭便告辞离去,预备出东宫时碰见长亭,他挎着小竹篮,正朝东宫走来。
长亭停下,疑问道:“阿旸用过饭了么?这样匆匆可是去政和殿?”
“方才已经用过了,长亭呢?”
“也已用过了,我来是给阿旸与五娘送些果子,这些果子产自西域诸国,个个儿皮薄多汁。”
“都送去露华殿罢。”
长亭颔首,还是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果子塞进他手里,轻声道:“阿旸拿着路上吃,若是吃不下便留着待会儿吃,记得走慢些。”
“好。”
他看着长亭走进东宫,方才转回身。
露华殿内,林山卿捧着书细看,芍娘在一边铺纸,阿言在裁纸,他们预备做成空白的书页,便于随身携带。
殿门大开,故而他轻敲门,三人抬头,都跟惊喜。
林山卿放下书,她已有几日不曾见过长亭,跑过去接过他手中竹篮。
“长亭来了。”
长亭笑呵呵道:“对呀,准备给五娘与阿旸送果子,可阿旸说都送来给五娘。”
芍娘偷笑,接过竹篮放在桌子上,阿言将桌子腾出一块地,端了茶来。
“长亭坐。”
长亭走过来,坐在桌旁,他看桌上有些凌乱,一本书匍匐在纸上。
好奇拿过来一看——《汝歌寻常》。
翻开来,他笑了:“是阿旸的字呢!”
“字是阿旸的,可内容却不是阿旸写的。”
长亭惊讶:“那是谁写的?”
“是时柔姑娘。”
长亭微愣,他翻开第一页,认真看罢,抚着书页道:“是柔婕妤所写,这些语气像极了柔婕妤。”
林山卿接着道:“我受阿旸所托,要去宫外采风。”
长亭好奇,等着她往下说。
“记下汝歌民风民俗,绘出汝歌繁华,继续三十年前时柔姑娘未完成的心愿。”
他有些怅然:“今日的汝歌大概不同于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长亭在宫外么?”
“对啊,三十多年前,我还在宫外,而如今长亭不出宫久矣。”
他又担忧道:“五娘出宫可要有人手跟着。”
她指了指阿言:“阿言随我一起。”
他点了点头:“这便放心了。好了,我该回去了,别的地方可脱不开身啊。”
林山卿起身送他,长亭止住她:“五娘进去坐着,不用送。”
.
宫牌在手,有殿下之令,林山卿起了大早,芍娘进来替她挑选衣服。
林山卿对今日颇为重视,昨夜沐浴洗头,芍娘开玩笑问她要不要熏个香。
今日又起的分外早,让芍娘替她梳个宫外时兴发髻。
芍娘挑出来一套新衣,待她换好后,为她梳发,用上了步摇花钿珠花。
倭堕髻,白上衣蓝下裙,额间贴珍珠,珍珠淡蓝色。
阿言穿灰衣,肩上挎布包,发丝束起,笑容爽朗。
他们走出殿门,今日真是个好天气。
出东宫,看到前方江风旸,他穿朝服,背影挺直,听见背后脚步声,回头望,展颜笑。
他等在原地,子贞退后,五娘走过去。
她仰头看他,原来这便是他日常上朝的模样。
“阿旸用过早膳了么?”
“用过,不然早朝肚子可会叫出声。”
她笑,又道:“我外出用早膳,今日是奉殿下之令,出宫游逛。”
江风旸端详她的脸庞,眉毛绘过,嘴上擦了胭脂,额间珍珠花钿甚美,发上步摇长流苏,她站在这里,像是明朗的朝阳。
他转回身,放慢脚步,对她道:“这一段路,我们可以同行。”
五娘亦是侧过身,跟着他的步子走。
“好啊。”
他们在前方慢慢走,子贞与阿言在身后,与两人隔了一段距离。
子贞扭头看阿言,摸了摸他衣袖:“哇,你这身衣服哪来的?”
“殿下差人送来的。”
他不高兴了:“我怎么没有?”
“你又不跟着太子妃出宫,要衣服做什么?”
“说得也对,诶,前几日殿下回来,在花盆里种了一截花枝,就摆在窗台前,这能开花么?”
“你问问翁老。”
“行,下了朝我就去问。”
走至宫道岔路口,江风旸要与林山卿分别,他往正前方走,那里是大
江风旸笑,看她翻开了书页,这是那一本《汝歌寻常》,他解释道:“这不是原书,是我的手抄本。”
原书太过珍贵,林山卿了然,江风旸的字迹一派从容,清晰明了,看来赏心悦目,她将书阖上,对江风旸笑道:“那我便奉命出宫逛汝歌。”
江风旸含笑点头。
他在露华殿用过饭便告辞离去,预备出东宫时碰见长亭,他挎着小竹篮,正朝东宫走来。
长亭停下,疑问道:“阿旸用过饭了么?这样匆匆可是去政和殿?”
“方才已经用过了,长亭呢?”
“也已用过了,我来是给阿旸与五娘送些果子,这些果子产自西域诸国,个个儿皮薄多汁。”
“都送去露华殿罢。”
长亭颔首,还是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果子塞进他手里,轻声道:“阿旸拿着路上吃,若是吃不下便留着待会儿吃,记得走慢些。”
“好。”
他看着长亭走进东宫,方才转回身。
露华殿内,林山卿捧着书细看,芍娘在一边铺纸,阿言在裁纸,他们预备做成空白的书页,便于随身携带。
殿门大开,故而他轻敲门,三人抬头,都跟惊喜。
林山卿放下书,她已有几日不曾见过长亭,跑过去接过他手中竹篮。
“长亭来了。”
长亭笑呵呵道:“对呀,准备给五娘与阿旸送果子,可阿旸说都送来给五娘。”
芍娘偷笑,接过竹篮放在桌子上,阿言将桌子腾出一块地,端了茶来。
“长亭坐。”
长亭走过来,坐在桌旁,他看桌上有些凌乱,一本书匍匐在纸上。
好奇拿过来一看——《汝歌寻常》。
翻开来,他笑了:“是阿旸的字呢!”
“字是阿旸的,可内容却不是阿旸写的。”
长亭惊讶:“那是谁写的?”
“是时柔姑娘。”
长亭微愣,他翻开第一页,认真看罢,抚着书页道:“是柔婕妤所写,这些语气像极了柔婕妤。”
林山卿接着道:“我受阿旸所托,要去宫外采风。”
长亭好奇,等着她往下说。
“记下汝歌民风民俗,绘出汝歌繁华,继续三十年前时柔姑娘未完成的心愿。”
他有些怅然:“今日的汝歌大概不同于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长亭在宫外么?”
“对啊,三十多年前,我还在宫外,而如今长亭不出宫久矣。”
他又担忧道:“五娘出宫可要有人手跟着。”
她指了指阿言:“阿言随我一起。”
他点了点头:“这便放心了。好了,我该回去了,别的地方可脱不开身啊。”
林山卿起身送他,长亭止住她:“五娘进去坐着,不用送。”
.
宫牌在手,有殿下之令,林山卿起了大早,芍娘进来替她挑选衣服。
林山卿对今日颇为重视,昨夜沐浴洗头,芍娘开玩笑问她要不要熏个香。
今日又起的分外早,让芍娘替她梳个宫外时兴发髻。
芍娘挑出来一套新衣,待她换好后,为她梳发,用上了步摇花钿珠花。
倭堕髻,白上衣蓝下裙,额间贴珍珠,珍珠淡蓝色。
阿言穿灰衣,肩上挎布包,发丝束起,笑容爽朗。
他们走出殿门,今日真是个好天气。
出东宫,看到前方江风旸,他穿朝服,背影挺直,听见背后脚步声,回头望,展颜笑。
他等在原地,子贞退后,五娘走过去。
她仰头看他,原来这便是他日常上朝的模样。
“阿旸用过早膳了么?”
“用过,不然早朝肚子可会叫出声。”
她笑,又道:“我外出用早膳,今日是奉殿下之令,出宫游逛。”
江风旸端详她的脸庞,眉毛绘过,嘴上擦了胭脂,额间珍珠花钿甚美,发上步摇长流苏,她站在这里,像是明朗的朝阳。
他转回身,放慢脚步,对她道:“这一段路,我们可以同行。”
五娘亦是侧过身,跟着他的步子走。
“好啊。”
他们在前方慢慢走,子贞与阿言在身后,与两人隔了一段距离。
子贞扭头看阿言,摸了摸他衣袖:“哇,你这身衣服哪来的?”
“殿下差人送来的。”
他不高兴了:“我怎么没有?”
“你又不跟着太子妃出宫,要衣服做什么?”
“说得也对,诶,前几日殿下回来,在花盆里种了一截花枝,就摆在窗台前,这能开花么?”
“你问问翁老。”
“行,下了朝我就去问。”
走至宫道岔路口,江风旸要与林山卿分别,他往正前方走,那里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