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出屋外,江风旸放下笔,拿起圆垫细看,芦苇编出了纹样,是水波纹样。
    指尖摩挲,小心放回原地。
    林山卿这次进来时,抱着半人高的花瓶,小心翼翼跨过门槛。
    江风旸看了片刻,觉得有些眼熟,问她:“这花瓶为何似曾相识?”
    “去东宫库房翻出来的,赵夫人帮忙找的。”
    “……”
    她将花瓶放在案几旁,抱了些枯树枝进来放进去,又去折了红梅,将树枝高低错落放好,红梅放进去。
    韵味足了。
    江风旸微弯唇角,低下头,继续绘色做纸鸢。
    午后阳光有些倾斜,进来殿内,照在江风旸衣服上。
    林山卿拿着竹条进来,这不知是从哪里拆下,她编成了一个竹筒,从袖袋里掏出核桃瓜子干红枣,放进去,摆在案几上。
    坐久了有些脚麻,她倒吸一口气,站起身单脚跳出去,江风旸看着她轻轻笑。
    这次她捧着卷轴进来,对着墙壁左看右看,挑了一幅,挂在墙壁上。
    红梅图,衬白墙。
    小榻上的软垫被换成了淡青色,窗上加了卷帘,窗子推开,卷帘半放,中央的小几上放着冰裂青瓷瓶,里面放了红叶树枝,周边是同色茶具。
    阿言与子贞拿着枯萎的莲蓬进来,背后一人抱着大肚陶瓶。
    他摆在画轴下方,莲蓬就放在瓶内。
    三人退下,林山卿不知从哪里寻来了宫灯,挂在窗前。
    她抱了一堆竹条走进内卧,这下江风旸望不见了,便低下头,粘贴竹条,任她走进走出。
    阳光整个斜到内卧的门上,江风旸已将纸鸢糊好,起身活动了下,慢慢走到内卧,拉开门,林山卿站在小凳上,踮脚挂灯罩,灯罩由竹条编成,简洁美观。
    余晖洒在她身上,是温暖的金黄。
    她走下来,看到江风旸,含笑道:“阿旸看看,有何不同?”
    窗前多了几盆花,衣架旁又有半人高的蓝色花瓶,里面放着芦苇。
    书架上摆了小盆景,屏风放在隔间前,旁边放了一盆花。
    有何不同呢?
    更像家。
    他笑着答:“我像是走错了房间。”
    林山卿笑。
    两人走出去,赵夫人恰好进来,刚进来一只脚,愣住,退出去看了眼四周,试探的伸进一条腿,江风旸在里面道:“夫人,这是紫云阁,没有走错。”
    “……”
    她进来,行了一礼,认真环顾周围,笑出了皱纹。
    “我就是来看看太子妃还需要些什么,没想到一进来这紫云阁就像是变了一副模样,叫人想要多看几眼。”
    她柔声:“真是有劳太子妃了。”
    言罢退出去,院内的枯枝上也挂上了花灯,子贞正扫着地。
    东宫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是太子在桌上忙碌,不管是读书或是下棋还是其他,余人不可随意在他眼前晃动,可方才太子妃,不知晃了多少趟,太子却并未出声责备,反而每当她出去,过一会儿太子总要往外张望,看看太子妃回来没有。
    这一切,子贞可都偷偷瞧见啦。
    林山卿忙完该回,江风旸送她到露华殿,他站在殿外,林山卿道谢进门去。
    衣袖被人拉住,回过头,江风旸微笑:“多谢五娘。”
    林山卿抿唇笑,转回身。
    手指被拉住。
    她回头,江风旸缓缓道:“好梦。”
    她笑回:“好梦。”
    他的手松开。
    这次她装作转头,却又瞬间扭回头,江风旸的手就停在空中,抓个正着。
    他收回手,言语含笑:“我走了。”
    林山卿挥手,一个往内走,一个转身往回走。
    .
    入夜东宫燃了灯,枯枝上的花灯引得宫人驻足细看。
    紫云阁新悬的宫灯亮起,宫内温暖一片。
    他重新坐回蒲团上,竹筒内的坚果还在,拈起红枣入口,一嚼,嘎嘣脆,香甜。
    纸鸢忘了拿走,还放在案几上,手边的红梅有香气。他略坐了片刻,回到内卧。
    绕开屏风去洗漱,回来坐在床榻上,似乎多了一层床垫,比平时柔软。
    想来是她觉得床板太硬所以加上了一层。
    被子撑开,有晒过阳光的味道。
    灯光暖黄,屋内有花香,起身吹灭灯,满身是月光。
    他重新躺下,看着帷幔上挂的十二生肖,心生满足。
    .
    第二日一大早,他带着纸鸢去露华殿,碰巧遇上林山卿在用早膳。
    她不喜吃粥,只吃了粥里的青菜,原来她有些挑食。
    芍娘在一旁尽力让她多吃些,林山卿摆摆手:“吃不下啦。”
    她看着差不多未动的粥,有些为难。
    一扭头,瞧见江风旸,行礼:“殿

章节目录

战城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柳忆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忆之并收藏战城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