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些事情后,红莲越发勤快了。在红莲跟着杨氏忙碌的时候,梅香无事可做,趁着天晴,每日出门溜达,有时候去找刘氏婆媳说说话,有时候去找柴氏,给豆豆带一些零嘴,豆豆就能跟她玩好久。
    梅香特别喜欢豆豆,这孩子活泼机灵,长得壮实,小嘴巴整天啊啊啊说个没完,虽然没人能听得懂他到底在说什么。
    徐氏也乐意让梅香带着豆豆,多抱一抱豆豆,说不得明年就能生个男娃,他们小夫妻长房的地位就无可撼动了。徐氏因为嫁给了张发财,对黄家的事情了如指掌。她自然是偏着黄茂林和梅香的,更别说梅香和她说得来,还三天两头送东西来给豆豆吃。
    腊月二十六的夜晚,红莲做好了晚饭后,一家子围在堂屋的大桌上吃饭。
    夜里吃的手擀面条,红莲往里头加了些大白菜叶子,用剁碎的腌辣椒炒鸡蛋,把萝卜缨子用水焯了一遍,加了些油盐凉拌,还有一盘子油炸花生米。
    有了三样配菜,面条吃起来也格外有滋味。
    梅香专捡辣椒炒鸡蛋吃,她近来迷上了吃辣椒,菠菜拌花生米她一口都不想尝了。红莲还特意给她单独煮了个蛋,这是家里如今的规矩,要是没有荤菜,就单独给梅香煮个蛋。
    梅香也不吃独食,每次都分淑娴一半,黄炎夏夫妇特别满意。
    吃过了夜饭,梅香抢着把碗洗了,红莲就去西院查看了一番。
    冬日夜里无事,杨氏又在西耳房把火盆继续烧起来,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说闲话。
    黄炎夏想着今儿都二十六了,也该盘账了。
    他把所有的账本子和这个月的银钱都拿了过来,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先把这个月的账算了,再汇总一下一年的收成。
    看到账本上的数字,黄炎夏非常高兴,“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你们妯娌两个今年先后进门,以后都是一家子,你们只有兄弟两个,定要和睦一些。我和你大伯这么多年门挨门住,你靠着我我靠着你,虽然咱们两家人丁不算太多,但谁也不敢来撩拨我们兄弟。你们以后也是一样,不是说让你们靠着兄弟吃喝,而是要记得,兄弟有难处,不能看笑话。你今日看了兄弟的笑话,来日你自己遇到了难处,连亲兄弟都不帮你,你可还有脸出门?”
    黄茂林先表态,“阿爹放心,我和茂源好着呢。”
    黄茂源也跟着点头,“阿爹,我会听大哥的话的。”
    黄炎夏看着小儿子这幅实诚样子,又有些想笑,“得亏你大哥不是个藏奸的,要不然你这个傻样子,我死了都不放心。”
    黄茂源嘿嘿笑了,“大哥对我好,再不会坑我的。”
    黄炎夏偷偷看了两个儿媳妇一眼,见她们并无异色,又开始分钱,“这是茂林这个月香豆腐的分成,腊月生意好,共八百二十文,你媳妇娘家送来的水釜,她拿出来公用,我也不能让她吃亏,听说那东西值七八百文钱,我补给她五百文钱。这是茂源的二百文钱,淑娴也分一百文。梅香今年一进门就要给我生孙子了,有功劳,也分二百文,给你过年零花。红莲这些日子跟着辛苦了,你和淑娴一样得一百文。我先把话放在这这里,没分家之前,你们谁生了孩子,不论男女,孩子落地就奖二两银子。钱是小事,人丁兴旺是大事。”
    杨氏有些眼热地看着梅香的肚子,又看了看红莲平坦的小腹,内心叹了口气,要是梅香这一胎是个男娃,这辈子也追不上了。唉,都是命。算了算了,好在当家的不是个偏心的,反正男女都奖二两银子。
    大伙儿在黄炎夏的吩咐下一一拿了银子,又坐在一起闲话。
    杨氏和黄炎夏商议明儿上街再给女儿媳妇们买两朵花戴,反正闲着也无事,还问梅香要不要一起去。
    梅香顿时双眼发光,“阿娘,我也能去?”
    杨氏笑了,“去吧去吧,明儿天晴,路上也不滑。我们三个人一起看着你呢,定无事的。”
    梅香顿时高兴地笑了起来,“那就有劳阿娘了。”
    黄炎夏嘱咐杨氏,“到亲家母家里去看看,多给孩子们买两朵花,大过年的,戴花喜庆。亲家母家里如今没有菜园,明儿你走的时候把家里的菜多带一些过去。大白菜萝卜菠菜蒜苗,一样弄一些。”
    杨氏摸了摸淑娴的头,“乖乖这些日子辛苦了。”
    淑娴抿嘴笑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氏吃过了早饭后,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女儿一起往镇上去了。离得又不远,娘儿四个慢悠悠地走,一路走一路闲话。
    等到了镇上后,四人先去黄茂林的摊子上看了看,然后一起往刘家去了。
    刘太太一见杨氏带着媳妇女儿一起过来了,忙上前迎接,满口的好话,恭喜杨氏今年娶了两个儿媳妇,明年就可以抱两个孙子了。
    杨氏和刘太太说了半天闲话,梅香几个就在店里瞎看。要过年了,刘家进了许多新鲜货,姑嫂三个看的挪不开眼。
    杨氏给她们三个一人买了两朵花,样式自己选,另外搭配一些丝线,盘头发时藏在头发里,闪亮亮的。除

章节目录

卖油娘与豆腐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青云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云上并收藏卖油娘与豆腐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