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营帐。
    琼善闻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她匆匆朝赫绍煊躬身一揖,便与众将一并退出了大帐。
    他们走后,赫绍煊拂袖示意谢照衡平身,并亲自为他端了一杯清茶。
    谢照衡连忙躬身接了一把:
    “王上实在折煞老臣——”
    赫绍煊面色缓和,略带感激道:
    “若不是谢卿及时阻止,本王或许会直接惩处琼善,不会考虑其他。谢卿曾于危急时刻教我两次,实在不能不谢。”
    谢照衡凝望着赫绍煊脸上逐渐舒展的五官,脸上不着痕迹地露出一个笑容,朝他微微颌首:
    “王上为王后娘娘不平,此乃人之常情,做出些不理智的决策也是应当的。只是很多情况之下,王上应当顾全大局,而必须将私情放之最末。”
    赫绍煊脑中倏忽而过楚禾的身影,心中不由地一阵钝痛。他沉默片刻,并未肯定谢照衡的话,也并未否定,反而将话头一转,坦言道:
    “琼善统领上尧十万兵马两年有余,已是军中灵魂领袖。少了她,恐怕那十万兵马不肯听从别人的号令。”
    谢照衡温和一笑:
    “王上错了。琼善是十万上尧兵马大元帅,只协理麾下七八位主将,并不直接接触兵士。依老臣看来,琼善郡主资质平平,空有小谋而无大略。可就是这样一人,竟能够将上尧兵马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那七八位将领之中,必有琼善更适合做主帅之人。”
    赫绍煊望着谢照衡的目光肃然:
    “谢卿怎知我欲架空琼善?”
    谢照衡低眉道:
    “这有何难查?老臣远比旁人所认为的,更加了解王上。”
    说着话时,他眼眸忽而浮起一抹肃然,却转瞬即逝,快得连赫绍煊也并未察觉。
    赫绍煊朝他一拱手,谢照衡连忙回礼。
    两人对视片刻,赫绍煊坦然道:
    “昨日我与王后交谈时,她劝我相信你。但我那时对你心存芥蒂,无法全心所托。如今的形式之下,我想问一句,你可愿做东尧军师,随行帅帐?”
    谢照衡闻言也不谢恩,却在仔细思索片刻之后坦言:
    “王上之命,老臣不敢不从。但此次出云川大捷,乃是王后娘娘居功至伟,老臣不敢抢功。倘若仅仅是因为报了一个信就坐上军师之位,恐怕王上身边众将依然不服。臣请坐帅帐一无名小卒,随侍军帐出谋划策,于愿足矣。”
    赫绍煊思量片刻,最终叹道:
    “也好。那你便暂做帐前指挥使,待他日立下战功,我便立即拜你为军师。”
    “多谢王上…”
    谢照衡欲言又止,赫绍煊抬眸道:
    “还有何事?”
    谢照衡淡淡一笑:
    “王上,正如老臣方才所言,若是没有王后娘娘费心周旋,此番先锋军必然被围困出云川。这样一来,不仅是营救昆阳无望,王上收复东北大计恐怕也会深受影响。王上应当明白老臣所言罢?”
    赫绍煊浑身一僵,心重重往下一沉,旋即攥紧了拳,沉声道:
    “我明白。”
    谢照衡见状,也不再多话,直接躬身便走出了营帐。
    大帐之中剩下赫绍煊一个人坐着沉思。
    他自幼失去了疼爱他的母亲,唯一对他好的父亲也亲手褫夺了他的储君身份,忍痛将他流放到东尧。
    从前他仿佛是一头幽禁在蛮荒之地的困兽,不仅难以接近,也从未信任过谁。后来他在东尧征战两年,逐渐将版图从巨鹿原向北扩张,身边也多了一群陪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他也终于从那个夜不能寐的少年,开始逐渐学会信任。
    可是那深埋骨髓的警惕始终没有被剔除。
    因为他早已习惯了先以恶看人。
    可是楚禾不一样。她本就该跟别人不一样的。
    赫绍煊开始后悔了。他开始后悔自己昨天对楚禾的不信任,开始后悔自己无意说出的那些中伤她的话,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保持理智。
    他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大步流星地朝帐外走去。
    远处天光乍起,东方火红的朝霞昭示着今日晴朗的天气。
    他怀揣着期许,急匆匆地踏着清晨的晨雾,朝楚禾歇息的大帐走去,可是却扑了个空。
    赫绍煊看着空荡荡的床铺,心里一顿,转身捉了一个士兵问:
    “王后呢?”
    那士兵仿佛有些迷茫:
    “王上昨日不是说…今日天亮便送王后娘娘回青都么?眼下一队禁军刚刚护送着王后娘娘折返…”
    赫绍煊一言不发,转身便从士兵手中扯过一匹战马,翻身跃上马背疾驰出营。
    士兵见他独自一人追出营地,连忙将消息报到了中军大营。
    赫绍煊麾下诸将听闻消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险些就要下令全军折返,护卫王上。
    谁知谢照衡却忽然出现稳住了局势:b

章节目录

霸王宠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未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降并收藏霸王宠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