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的疑惑来。
宋誉跟在哥哥身边,一开始还有些没头没脑的,后来因为经手了一间绸缎铺子,不知道是得了趣味还是开了窍孔,一心一意地做起生意来,有哥哥在后头撑着,几年里眼看着摊子越铺越大了。
她却知道哥哥心里觉得他天赋可造,不想他在商贾事上虚掷到底。
明明两位宋先生对这些世家人事都洞若观火,每次给她讲起来也是一语中的……
她看着宋誉分明等着她问却没有等到,因而耐不住好奇的神色,嘴角微微一翘。
“有什么好猜?不年不节的,今年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州县正是农忙时节,劝课农桑是头等要务,温大人偏偏这个时候上山来,见了哥哥还不够,还要去见老真人。”
“无非是朝中来了消息,或升或贬,总不在本州了。”
“贬官也不大可能。”
“那嵩州知府出身平阳许氏,甲第庶吉士外放,年初刚刚致仕的许阁老是他的族叔,他这个四品大员,是许家如今还在朝里数得上的子弟了。”
“许阁老突然因病致了仕,恰好许知府今年也到了大考之年,许家多半是准备把许知府调回京去的。”
“一个顶门户的子弟就这么死在了任上,从此许家在朝连断两臂,等到人走茶凉,更是翻身无望。许家又怎么会认了许知府处事不利?无非是那匪寇何其凶恶,何其悍勇,以至于许知府不得不以身殉国了。”
“温大人寒门出身,座师已经过世,妻族又不显,不然也不至于这些年一直在外任上蹉跎,迟迟不能进京。”
“多一个温大人,影响不了许家的布局。他年许家下一代的子弟出头,要重回朝堂时,倘若还能从温大人身上借一手力,那不啻于意外之喜。”
“我若是许家的人,我也会鼓吹王寇悍不可挡,保住许知府的身后声名,就是顺势抬一手温大人,又有何不可?”
宋誉听得呆住了。
他不是听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而是愣了半晌,傻乎乎地道:“你、你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想这么多?”
楚烟微微一哂。
宋誉醒过神,对上她睨视的目光,察觉到自己又被这个小姑娘碾压了一波智商。
他故意长叹了口气,调侃道:“罢了罢了,不愧是阿石的贤内助。”
楚烟神色蓦然沉了下来,杏子眼中蓄起薄薄的恼意。
宋誉一时口快,看着楚烟微微眯起来的眼,不由得果断抬手捂住了嘴巴,一溜烟地转出了隔屏,道:“我去前头看看他们送上来的对账本。”
宋誉遁了出门,楚烟却垂首站在桌案后,微微地出了一刻神。
倘若是生在寻常人家,她如今也到了说亲事的年纪了。
但在天一庄里,她和谢石彼此依靠,上善老人虽然是个长辈,平日里却并不问事的,何况又是个男子——她甚至连个女性长辈都没有,癸水初至的时候都是大宋先生教导她、安抚她。
没有人能做主她的婚事。
也没有人能插手。
而她自己呢?
楚烟抬手抚了抚胸腔,微微地、浅浅地露出一抹笑来。
那笑意说不上苦涩或甜蜜,似乎也没有含/着什么真正的情绪,只有一片纯粹的温柔。
而那笑容也只是一闪而收,就化作一声轻浅悠长的叹息。
屏风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槐序的身影转了出来,低声道:“老真人请小姐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27 16:26:05~20200428 20:31: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妘妘妘~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十四章
从楚烟跟着谢石上山开始,见到上善老人的次数就十分有限。
从前只是跟着谢石按月去向他问安,后来真人闭关的时日越来越长,有时候两、三个月都见不到一面。
槐序服侍着楚烟更衣,看见她微微拢起的眉,不由得悄悄地问她:“小姐心里有什么疑虑?”
楚烟问道:“温大人走了没有?”
槐序摇头,道:“没有人来领对牌。”
那就是还没有送人下山。
楚烟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并没有同槐序说,就沉默地换了衣裳,出门上了肩舆。
天一庄的正堂堂号“不争”,地阔三百步,灰墙青瓦,檐牙高啄,朱漆门楹上悬着方匾,写的是“与世争锋”四个字。
楚烟只在上善老人与谢石正式行拜师之礼的时候上来过一次,这一回便是第二次了。
日光照在匾额的乌漆底色上,斗方的字,显出些格外的疏狂筋骨。
她看了一眼,嘴角不由得微微一翘。
宋誉跟在哥哥身边,一开始还有些没头没脑的,后来因为经手了一间绸缎铺子,不知道是得了趣味还是开了窍孔,一心一意地做起生意来,有哥哥在后头撑着,几年里眼看着摊子越铺越大了。
她却知道哥哥心里觉得他天赋可造,不想他在商贾事上虚掷到底。
明明两位宋先生对这些世家人事都洞若观火,每次给她讲起来也是一语中的……
她看着宋誉分明等着她问却没有等到,因而耐不住好奇的神色,嘴角微微一翘。
“有什么好猜?不年不节的,今年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州县正是农忙时节,劝课农桑是头等要务,温大人偏偏这个时候上山来,见了哥哥还不够,还要去见老真人。”
“无非是朝中来了消息,或升或贬,总不在本州了。”
“贬官也不大可能。”
“那嵩州知府出身平阳许氏,甲第庶吉士外放,年初刚刚致仕的许阁老是他的族叔,他这个四品大员,是许家如今还在朝里数得上的子弟了。”
“许阁老突然因病致了仕,恰好许知府今年也到了大考之年,许家多半是准备把许知府调回京去的。”
“一个顶门户的子弟就这么死在了任上,从此许家在朝连断两臂,等到人走茶凉,更是翻身无望。许家又怎么会认了许知府处事不利?无非是那匪寇何其凶恶,何其悍勇,以至于许知府不得不以身殉国了。”
“温大人寒门出身,座师已经过世,妻族又不显,不然也不至于这些年一直在外任上蹉跎,迟迟不能进京。”
“多一个温大人,影响不了许家的布局。他年许家下一代的子弟出头,要重回朝堂时,倘若还能从温大人身上借一手力,那不啻于意外之喜。”
“我若是许家的人,我也会鼓吹王寇悍不可挡,保住许知府的身后声名,就是顺势抬一手温大人,又有何不可?”
宋誉听得呆住了。
他不是听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而是愣了半晌,傻乎乎地道:“你、你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想这么多?”
楚烟微微一哂。
宋誉醒过神,对上她睨视的目光,察觉到自己又被这个小姑娘碾压了一波智商。
他故意长叹了口气,调侃道:“罢了罢了,不愧是阿石的贤内助。”
楚烟神色蓦然沉了下来,杏子眼中蓄起薄薄的恼意。
宋誉一时口快,看着楚烟微微眯起来的眼,不由得果断抬手捂住了嘴巴,一溜烟地转出了隔屏,道:“我去前头看看他们送上来的对账本。”
宋誉遁了出门,楚烟却垂首站在桌案后,微微地出了一刻神。
倘若是生在寻常人家,她如今也到了说亲事的年纪了。
但在天一庄里,她和谢石彼此依靠,上善老人虽然是个长辈,平日里却并不问事的,何况又是个男子——她甚至连个女性长辈都没有,癸水初至的时候都是大宋先生教导她、安抚她。
没有人能做主她的婚事。
也没有人能插手。
而她自己呢?
楚烟抬手抚了抚胸腔,微微地、浅浅地露出一抹笑来。
那笑意说不上苦涩或甜蜜,似乎也没有含/着什么真正的情绪,只有一片纯粹的温柔。
而那笑容也只是一闪而收,就化作一声轻浅悠长的叹息。
屏风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槐序的身影转了出来,低声道:“老真人请小姐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27 16:26:05~20200428 20:31: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妘妘妘~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十四章
从楚烟跟着谢石上山开始,见到上善老人的次数就十分有限。
从前只是跟着谢石按月去向他问安,后来真人闭关的时日越来越长,有时候两、三个月都见不到一面。
槐序服侍着楚烟更衣,看见她微微拢起的眉,不由得悄悄地问她:“小姐心里有什么疑虑?”
楚烟问道:“温大人走了没有?”
槐序摇头,道:“没有人来领对牌。”
那就是还没有送人下山。
楚烟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并没有同槐序说,就沉默地换了衣裳,出门上了肩舆。
天一庄的正堂堂号“不争”,地阔三百步,灰墙青瓦,檐牙高啄,朱漆门楹上悬着方匾,写的是“与世争锋”四个字。
楚烟只在上善老人与谢石正式行拜师之礼的时候上来过一次,这一回便是第二次了。
日光照在匾额的乌漆底色上,斗方的字,显出些格外的疏狂筋骨。
她看了一眼,嘴角不由得微微一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