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就成了开发区,这个小学的师资力量就没法满足那一片新新人群的需要,于是在江州政府的撮合下,浙东首屈一指的浙东大学便将自己的附属小学放在了那儿,自此一炮而红成为了人人向往的学校。
    那儿与浙东大学还有浙东附中共享师资,还动辄能参与各类浙东大学集团的教学活动,几年来一直一座难求,叶青青这个号称做教辅的,这两年也没资格做人家的教辅——人还有自己的出版社。
    因为凌潇周三限行,本来周三周四去摆摊征订的叶青青改为周二周四去。
    看了看浙东附小的位置,她决定两天就回家住,每天开车上下班反而方便不少。
    这一次学校比较大牌,社里不敢怠慢,每次动用的人都不少,周一例会开完没两天,白娘娘就已经风风火火的忙起来了,每次有事都要放到走廊里说,任回音一遍遍传播她有多忙。
    叶青青去采风了一周,下一周又要出去摆摊征订,本身的工作就已经处于半停滞状态。这一周只能卯足劲赶自己工作的进度,天天和乙方撕逼,还跑到人家公司人盯人了一周,彻彻底底扮演了一次惹人厌的甲方编辑。
    周末整理了常用的东西回家,好好休息了两天,便开始准备名师系列的摆摊征订工作。
    这一周不管是文艺社那儿还是唐冶那儿都没什么动静,她偶尔想起是有些惴惴不安,但更多的还是对于风平浪静的侥幸开心,权当做这事儿已经过去了,便也不自己主动去探问什么。
    周二她一大清早开车去了浙东附小,因为不是第一次干这个,搬资料摆征订单还有刷卡机等都还算得心应手。
    这个名师系列已经办了好多年,全省很多学校的老师都会过来,绝大多数都不是第一次,大家配合很熟练,来了掏出卡就填征订单,叶青青和同事便刷卡登记。
    征订一般有三波高潮,一是一大早,还有中午,最后是下午结束的时候。课间出来订购的老师不会很多,所以除了坐着无聊点,总体来说工作还算轻松。
    眼见着下午的讲座快开始,中午的征订潮总算结束了,叶青青和营销部的小斌哥一人一杯速溶咖啡正有一句没一句瞎聊天,忽然接到了朱俊的电话。
    她心里咯噔一声,打了个招呼便出去接起来:“喂,朱老师?”
    “小叶,现在方便接电话吗?”
    “嗯,您说……”
    “方凛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啊?”叶青青心里更慌了,“没有,咳,我不知道,怎么了?”
    “也没什么,今天上午你们社有人找到我领导,说了方凛这书的事情,就跟你说的一样。”
    “今天才说!?”叶青青惊了,要知道这可已经整整一个礼拜过去了,她还以为魏简早就说了,只是文艺社没回应罢了,总不会特地等她不在的时候说吧?!
    第二百二十六章 唐冶我错了
    叶青青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大分量,可又觉得魏简拖了一个礼拜才打电话没别的理由。
    文艺社可不像他们社,因为闲所以什么都拖延,一个礼拜足够人家做很多事情了,比如给方凛的书立项走流程什么的。魏简如果真的想要阻拦书的出版,那肯定要越早越好。
    朱俊:“对,我也奇怪,你跟我说过以后我一直等着,等了一个礼拜也没动静,谁想到今天突然打电话过来,还好我跟我领导说过这个事情。”
    “然后,你领导怎么说?”
    “我领导不觉得这是问题,你们那的人过来这么说当然也就驳回去了。”朱俊说着还嗤笑一声,“有意思的,突然这么操心我们了,以前还吐槽我们给的资源没热度。”
    咳,叶青青知道这事,还是凌潇这儿透露出来的。
    社里组建新媒体部,手头却没新媒体资源,便朝集团各兄弟社到处化缘,文艺社便共享了一批他们古早的音频给社里,都是经典的国内外童话故事,家喻户晓的那种。
    当年刚做出来的时候当然是很火热的,只是现在有各种什么羊什么熊的动画在,还有文艺社自己出各种绘本抢自家生意,这批音频便不再拿出来用。
    他们社开开心心空手套白狼拿去了,转录成数字资源给了一些大平台,本身就是冲量用,一个月分成赚不到十块钱。就听说有次马总监去别的社“化缘”,提到文艺社便开始捧高踩低,说了句:“他们的东西太老了,热度都没有,哪有你们的质量好。”
    这话不知怎么的传到文艺社耳朵里,人家领导有次年会就特地过来夹枪带棒的讽刺了一下。洪社和吴庸都在场,气得脸都青了,话都不敢说。
    想到这事,叶青青虽然自己是社里人,但还是为同事领导的不厚道而羞燥了一下,轻咳一声:“那,咳,这次算是你们领导又把我们领导堵过去了?”
    她话是这么说,却觉得朱俊这通电话并不简单。
    “我本来也这么以为的,”果然,朱俊来转折了,“但下午我们就接了集团通知,说过两天有人要过来参观,让我们准备接

章节目录

敢问穿向何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疯丢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疯丢子并收藏敢问穿向何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