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走了过来,田鹤洲对苏若若介绍道:“他叫田封,擅长画画,你把你要找的人的特征说一下,田封可以画出来。”
若是有了画像,找人倒是方便了许多,苏若若面露喜色,将那假扮的丫鬟的容貌描述了一番,不过一刻,田封就将人给画了出来。田封将画递给苏若若,问道:“世子妃,看一下,是这样的吗?”
苏若若接过了画,细细观摩,看到画时,杏目中溢着惊讶,这画虽然是黑白的,但与真人竟有九分相似:“像!几乎是一模一样。”
田封笑了笑:“那便好。”
田鹤洲接过画,对苏若若说:“那我便按这幅画找人了。”
苏若若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田封可不可以再帮我多画几张?”
“自是可以。”田封说道。
“那便劳烦你了。”苏若若说道。
“无碍。”
拿到了画,苏若若起身离开。
田鹤洲说道:“找到了人,到时我再去景王府找你。”
“好。”
苏若若走在路上,看着画像,总觉得这画缺了什么,一路呢喃:“缺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卖花!卖花!哎呀!”苏若若一不小心撞倒了卖花的小姑娘,苏若若的目光落在了她晃动的耳坠上。
“是耳坠!”苏若若突然想了起来,那个假扮的丫鬟只带了一颗耳坠,另外一颗应当是遗落在王府。
“不好意思。”苏若若扶起了小姑娘就往王府跑去。
回到王府时,朱允修并不在,从仆人口中得知,朱允修在她走后便在王府搜查线索,貌似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什么东西,匆匆往大理寺走去了。
苏若若想,朱允修许是找到了那耳环,正好自己手中有画,应该会有帮助,于是也朝着大理寺走去。
大理寺。
朱允修拿出刚找到的耳坠,交给了曹逢青:“曹大人,这是我在王府找到的耳坠,看这质地应当是奸细留下的。您见多识广,说不定会有帮助。”
曹逢青接过了的耳坠,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这耳坠上的银雕刻细致,绝非出自一般的工匠之手,再看这嵌在上面的玉,晶莹剔透,内有虹光萦绕,实属精品。这耳坠若是在盛京出售过,店铺里应当都有记录。”
朱允修说:“那我立马派人去查看情况。”
“也好。”秦良瑾说道:“我与曹大人继续查看当年的案宗。”
“那玉玺与龙袍上可有线索?”朱允修问道。
曹逢青摇了摇头:“说来也奇怪,这私刻的玉玺用的是寻常的玉,这龙袍制造的也很是粗糙。若说景王意图谋反,凭这两样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完全可以推翻。可用这栽赃陷害也实在是奇怪,现如今的线索还是从辽王旧部这方面查。”
“朱允修!”门外传来了苏若若的声音。
朱允修看向苏若若问道:“你怎么来了?”
苏若若晃了晃手上的画像,笑道:“你看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朱允修拿过了画,目露惊讶:“这难道是……”
苏若若点了点头。曹逢青和秦良瑾见状也凑了过去看画。
“世间竟有如此奇人,这画画的如此惟妙惟肖,若大理寺中有这样的画师,破案不知要容易多少倍!世子妃可否告知这画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曹逢青感叹道。
“先看这画是否有用?这画师是谁,等我下次询问他的意见之后再告知曹大人。”苏若若说道。
曹大人说道:“有用,自是有用。”
“那便好。”苏若若说道,又问:“现在查的怎么样了?”
曹大人回答:“有了这画还有世子爷找到的耳坠,案子算是有了很大的进展。只是这辽王的案子,怕是不好查,只有卷宗,明面上逆贼都已除净,但谁敢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更何况还有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秦良瑾说道:“世子爷、世子妃你们先回王府吧,王府需要有人坐镇,这里就交给我和曹大人了。”
朱允修想了想回答道:“这样也好,那我和若若先回去了。”
……
苏若若走到门口,看到朱允修静坐在窗前,神色淡漠,很是凄凉,月光洒落在他的脸上,更显示出他的落寞,一天之内发生了这么多事,他怕是难以接受。
苏若若接过丫鬟手中的托盘,屏退了她,一个人走了进去,说道:“今天午饭也没吃,到现在应是饿了吧,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了些吃食,先吃点吧,饿坏了身子可不行。”
朱允修转过了身,凤目凝视着苏若若的眼睛,问道:“若若,我是不是很没用?什么都帮不上,所有人都能为父王的事情奔波的时候,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干坐在这。”
苏若若闻言,笑道:“怎么会呢,奸细的耳环就是你找到的,你看府里的人和大理寺的官差搜查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找到,你找了那么一会就找到了。”
朱允修微勾了嘴角,自我嘲讽道:“也就这点本事了吧。”
他重新坐回位置上,看向月亮,苦笑道:“我一直以为我是恨着他的。当年皇上和母妃同时患了怪病,可治病的药却只有一株,他将药献给了皇帝,他们都说景王
若是有了画像,找人倒是方便了许多,苏若若面露喜色,将那假扮的丫鬟的容貌描述了一番,不过一刻,田封就将人给画了出来。田封将画递给苏若若,问道:“世子妃,看一下,是这样的吗?”
苏若若接过了画,细细观摩,看到画时,杏目中溢着惊讶,这画虽然是黑白的,但与真人竟有九分相似:“像!几乎是一模一样。”
田封笑了笑:“那便好。”
田鹤洲接过画,对苏若若说:“那我便按这幅画找人了。”
苏若若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田封可不可以再帮我多画几张?”
“自是可以。”田封说道。
“那便劳烦你了。”苏若若说道。
“无碍。”
拿到了画,苏若若起身离开。
田鹤洲说道:“找到了人,到时我再去景王府找你。”
“好。”
苏若若走在路上,看着画像,总觉得这画缺了什么,一路呢喃:“缺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卖花!卖花!哎呀!”苏若若一不小心撞倒了卖花的小姑娘,苏若若的目光落在了她晃动的耳坠上。
“是耳坠!”苏若若突然想了起来,那个假扮的丫鬟只带了一颗耳坠,另外一颗应当是遗落在王府。
“不好意思。”苏若若扶起了小姑娘就往王府跑去。
回到王府时,朱允修并不在,从仆人口中得知,朱允修在她走后便在王府搜查线索,貌似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什么东西,匆匆往大理寺走去了。
苏若若想,朱允修许是找到了那耳环,正好自己手中有画,应该会有帮助,于是也朝着大理寺走去。
大理寺。
朱允修拿出刚找到的耳坠,交给了曹逢青:“曹大人,这是我在王府找到的耳坠,看这质地应当是奸细留下的。您见多识广,说不定会有帮助。”
曹逢青接过了的耳坠,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这耳坠上的银雕刻细致,绝非出自一般的工匠之手,再看这嵌在上面的玉,晶莹剔透,内有虹光萦绕,实属精品。这耳坠若是在盛京出售过,店铺里应当都有记录。”
朱允修说:“那我立马派人去查看情况。”
“也好。”秦良瑾说道:“我与曹大人继续查看当年的案宗。”
“那玉玺与龙袍上可有线索?”朱允修问道。
曹逢青摇了摇头:“说来也奇怪,这私刻的玉玺用的是寻常的玉,这龙袍制造的也很是粗糙。若说景王意图谋反,凭这两样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完全可以推翻。可用这栽赃陷害也实在是奇怪,现如今的线索还是从辽王旧部这方面查。”
“朱允修!”门外传来了苏若若的声音。
朱允修看向苏若若问道:“你怎么来了?”
苏若若晃了晃手上的画像,笑道:“你看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朱允修拿过了画,目露惊讶:“这难道是……”
苏若若点了点头。曹逢青和秦良瑾见状也凑了过去看画。
“世间竟有如此奇人,这画画的如此惟妙惟肖,若大理寺中有这样的画师,破案不知要容易多少倍!世子妃可否告知这画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曹逢青感叹道。
“先看这画是否有用?这画师是谁,等我下次询问他的意见之后再告知曹大人。”苏若若说道。
曹大人说道:“有用,自是有用。”
“那便好。”苏若若说道,又问:“现在查的怎么样了?”
曹大人回答:“有了这画还有世子爷找到的耳坠,案子算是有了很大的进展。只是这辽王的案子,怕是不好查,只有卷宗,明面上逆贼都已除净,但谁敢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更何况还有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秦良瑾说道:“世子爷、世子妃你们先回王府吧,王府需要有人坐镇,这里就交给我和曹大人了。”
朱允修想了想回答道:“这样也好,那我和若若先回去了。”
……
苏若若走到门口,看到朱允修静坐在窗前,神色淡漠,很是凄凉,月光洒落在他的脸上,更显示出他的落寞,一天之内发生了这么多事,他怕是难以接受。
苏若若接过丫鬟手中的托盘,屏退了她,一个人走了进去,说道:“今天午饭也没吃,到现在应是饿了吧,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了些吃食,先吃点吧,饿坏了身子可不行。”
朱允修转过了身,凤目凝视着苏若若的眼睛,问道:“若若,我是不是很没用?什么都帮不上,所有人都能为父王的事情奔波的时候,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干坐在这。”
苏若若闻言,笑道:“怎么会呢,奸细的耳环就是你找到的,你看府里的人和大理寺的官差搜查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找到,你找了那么一会就找到了。”
朱允修微勾了嘴角,自我嘲讽道:“也就这点本事了吧。”
他重新坐回位置上,看向月亮,苦笑道:“我一直以为我是恨着他的。当年皇上和母妃同时患了怪病,可治病的药却只有一株,他将药献给了皇帝,他们都说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