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都没想,当场就拒绝了。
“你们是去演出,又不是去旅游。我跟着去不合适吧?”
乔舒颜猜到他会这么说,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话:“我们要去一个星期呢,演出在最后一天晚上,之前的几天,除了排练和熟悉场地,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行动。而且,乐团老师允许我们带着父母或者朋友一起去,只要自己承担花销就行了。”
孟南渡又换了个拒绝的理由:“既然这样,你可以带你爸一起去啊。他肯定很想看你演出。”
乔舒颜撇撇嘴:“他呀,经常去英国进行学术交流,都去腻了。而且,从小到大,我的演出他去了无数次,那几首曲子他也听了无数遍。”
孟南渡无奈,又找到一堆借口:“我最近真的没时间。而且,英国冬天那么阴冷,去了也看不到什么好风景。再说了,英国的签证出了名的难办……你还是自己去吧。”
乔舒颜磨破了嘴皮子,可他的态度依旧坚决,没有一丝动摇。
第243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那天,乔舒颜从孟南渡的出租屋离开时,带着一肚子的气,可走到半路上,这气就自动消了。
她想,这趟旅行的花销,并不是所有人都承担得起。
也许,孟南渡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这么挥霍,可他不能直说。
乔舒颜有些后悔。是她太任性了,没有顾及到男人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
那时候,她并不知道,孟南渡拒绝自己的真正塬因,是因为他已经开始怀疑,乔教授就是当年那场盗墓案的内贼。
可是,除了那个小喽啰和那位学生的口供,孟南渡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来验证。
甚至,他还怀疑,“将灯光当做摩斯密码来传讯”这个推测,也只是自己脑洞大开的猜想。
孟南渡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他已经穷极各种手段去搜集证据,甚至在乔舒颜家里安装了窃听器——趁着乔教授不在家、而乔舒颜被他哄睡着了的时候。
孟南渡认定,如果真的是乔教授偷走了古帛,最有可能藏匿在两个地点:一,书房。二,地下酒窖。
酒窖是孟南渡和乔舒颜的秘密基地。他们在那里看电影、喝酒、嬉闹,在红酒的香气和变幻的光影中,度过了许多缠绵的时光。
他有足够的时间,将酒窖从里到外搜查一遍。
而乔教授的书房,也并没有限制外人进出,孟南渡甚至能以找书为由,在书架上逐行搜寻,还能随意翻看乔教授的考古笔记。
尽管他在乔家有充分的自由,做了这么多努力,却依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
到最后,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冤枉了乔教授。
那么一个治学严谨、温文尔雅的学者,怎么可能为了区区二十万,就泄漏古墓的机密呢?
就这样,天平的指针,在“怀疑乔教授”和“自我怀疑”之间,不断地跳动。
与此同时,更让孟南渡纠结的,是他对乔舒颜的感情,已经到了无法自控的程度。
他本以为,自己一向冷静自持,不会轻易爱上谁。
可面对乔舒颜,他不仅动心了,还深陷这段感情之中,不可自拔。
对乔教授的怀疑越多,他就越害怕——
万一,乔教授真的是那个内贼,那乔舒颜该怎么办?
他们俩,该何去何从?
这些痛苦的纠结,孟南渡只能独自承受,甚至不能告诉林深。
因为,林深一直以为,他与乔舒颜的恋爱,只是在执行卧底任务,完全没想到,他已经陷得那么深。
那个冬天,在孟南渡的记忆中,格外冷,仿佛万物凋零、时间停滞。
无论是案子,还是感情,都陷入了僵持状态。
到了十二月份,林深带来了一个消息:乔教授即将出国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
方维达果断下令:“拦下来!在他的嫌疑洗清之前,不能离开我们的管辖区半步。”
林深接了任务,但在具体执行方式上,有些担忧:“在哪儿拦住他呢?他去英国的签证提前半年就办好了,是那边学校给他发的邀请函……没有理由,贸然拦住他,可能会打草惊蛇。”
孟南渡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白光。
去英国?
怎么这么巧,乔教授也要去英国?
方维达思忖片刻,吩咐道:“去跟机场海关通个气,让他们把乔牧远的行李从里到外翻一遍。有些东西,是安检查不出来的,必须要人工检查。”
林深还是担心
“你们是去演出,又不是去旅游。我跟着去不合适吧?”
乔舒颜猜到他会这么说,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话:“我们要去一个星期呢,演出在最后一天晚上,之前的几天,除了排练和熟悉场地,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行动。而且,乐团老师允许我们带着父母或者朋友一起去,只要自己承担花销就行了。”
孟南渡又换了个拒绝的理由:“既然这样,你可以带你爸一起去啊。他肯定很想看你演出。”
乔舒颜撇撇嘴:“他呀,经常去英国进行学术交流,都去腻了。而且,从小到大,我的演出他去了无数次,那几首曲子他也听了无数遍。”
孟南渡无奈,又找到一堆借口:“我最近真的没时间。而且,英国冬天那么阴冷,去了也看不到什么好风景。再说了,英国的签证出了名的难办……你还是自己去吧。”
乔舒颜磨破了嘴皮子,可他的态度依旧坚决,没有一丝动摇。
第243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那天,乔舒颜从孟南渡的出租屋离开时,带着一肚子的气,可走到半路上,这气就自动消了。
她想,这趟旅行的花销,并不是所有人都承担得起。
也许,孟南渡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这么挥霍,可他不能直说。
乔舒颜有些后悔。是她太任性了,没有顾及到男人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
那时候,她并不知道,孟南渡拒绝自己的真正塬因,是因为他已经开始怀疑,乔教授就是当年那场盗墓案的内贼。
可是,除了那个小喽啰和那位学生的口供,孟南渡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来验证。
甚至,他还怀疑,“将灯光当做摩斯密码来传讯”这个推测,也只是自己脑洞大开的猜想。
孟南渡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他已经穷极各种手段去搜集证据,甚至在乔舒颜家里安装了窃听器——趁着乔教授不在家、而乔舒颜被他哄睡着了的时候。
孟南渡认定,如果真的是乔教授偷走了古帛,最有可能藏匿在两个地点:一,书房。二,地下酒窖。
酒窖是孟南渡和乔舒颜的秘密基地。他们在那里看电影、喝酒、嬉闹,在红酒的香气和变幻的光影中,度过了许多缠绵的时光。
他有足够的时间,将酒窖从里到外搜查一遍。
而乔教授的书房,也并没有限制外人进出,孟南渡甚至能以找书为由,在书架上逐行搜寻,还能随意翻看乔教授的考古笔记。
尽管他在乔家有充分的自由,做了这么多努力,却依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
到最后,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冤枉了乔教授。
那么一个治学严谨、温文尔雅的学者,怎么可能为了区区二十万,就泄漏古墓的机密呢?
就这样,天平的指针,在“怀疑乔教授”和“自我怀疑”之间,不断地跳动。
与此同时,更让孟南渡纠结的,是他对乔舒颜的感情,已经到了无法自控的程度。
他本以为,自己一向冷静自持,不会轻易爱上谁。
可面对乔舒颜,他不仅动心了,还深陷这段感情之中,不可自拔。
对乔教授的怀疑越多,他就越害怕——
万一,乔教授真的是那个内贼,那乔舒颜该怎么办?
他们俩,该何去何从?
这些痛苦的纠结,孟南渡只能独自承受,甚至不能告诉林深。
因为,林深一直以为,他与乔舒颜的恋爱,只是在执行卧底任务,完全没想到,他已经陷得那么深。
那个冬天,在孟南渡的记忆中,格外冷,仿佛万物凋零、时间停滞。
无论是案子,还是感情,都陷入了僵持状态。
到了十二月份,林深带来了一个消息:乔教授即将出国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
方维达果断下令:“拦下来!在他的嫌疑洗清之前,不能离开我们的管辖区半步。”
林深接了任务,但在具体执行方式上,有些担忧:“在哪儿拦住他呢?他去英国的签证提前半年就办好了,是那边学校给他发的邀请函……没有理由,贸然拦住他,可能会打草惊蛇。”
孟南渡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白光。
去英国?
怎么这么巧,乔教授也要去英国?
方维达思忖片刻,吩咐道:“去跟机场海关通个气,让他们把乔牧远的行李从里到外翻一遍。有些东西,是安检查不出来的,必须要人工检查。”
林深还是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