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心里倒腾的小杜氏呛着声接话说:“当初秀萍种棉秧时,我就让她别出风头,如今村里人路过她田头,谁不眼红?”
    曲线救国
    “眼红就得祸害人家啊, 照这样说谁家若藏好东西不能露头了?”
    杜氏怎么听都觉得长媳话语不中听, 自打二儿媳妇弄出棉苗后,大儿媳妇处处看不顺眼。心说仨媳妇中数老三家的最称心, 一点气都不惹。
    “踩二婶家庄稼的人太坏了!”一旁洗菜的钟兰气呼呼的插嘴抱不平。
    “洗个菜还在屋里洗,日头晒不死你!”听闺女跟婆婆一起哪自己,小杜氏将擀面杖一掼, 剜了眼女儿斥责道。
    “兰兰好好的洗菜, 招你惹你了?”杜氏察觉儿媳妇对此事反应过于强烈, 脑中忽然闪过一起念头。
    深深地望着小杜氏的背影, 沉沉的眸子里浮出一丝犹豫最终选择了沉默。
    “地上给泼的都是水,万一人踩上去摔倒了咋办。”
    ……
    棉苗遭人祸害后,秦氏分外留心每日早出晚归, 甚至中午吃饭时还要跑田间溜达一圈,直至麦忙时节。
    钟月即使怀疑为小杜氏所做, 可捉奸捉双拿贼拿脏, 没有当场抓住什么都白说,而且反过来还会倒打一耙。
    “利不利?咱先割哪块田?”钟月蹲在秦氏跟前看她磨镰刀,明天就正式开始下田割麦子了。
    “先割南地的那块,碾出来晒着留麦种。”秦氏用带厚茧的指腹小心试了试银白色的镰刃, 回答女儿道。
    目前她家一共九亩田,分上中下三等。每种土地各三亩,其中三等田由于肥力稀薄土壤贫瘠, 采取隔年轮耕方式种植今年未种庄稼。
    村南的那三亩麦棉套为上等田, 水肥丰沃穗大粒饱比中下等田产粮多, 其中产出的一部分用作来年的麦种,继续耕种。
    “留麦种?”钟月疑惑地喃喃低语一句。
    噢,她想起来了,两个月前苗圃种棉花用的棉籽便是自家棉田所出,并非去县城肆口买的。
    不但棉种,好像菜籽、瓜籽、高粱等等前些日子种下亦皆为自留,即使有些非自己家的,那也是问村邻借的。
    不像前世现代社会,什么种子公司都有,农民几乎没长年留种再耕的习惯。
    记得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时生物老师特意提到过原因。
    随着科技发展,农户播种的种子大部分为第一代杂|交种子,若留种继续种植可能会在基因分离以及组合定律的作用下,导致原先的优良性状产生分化,使产量下滑。
    对部分农作物而言,育种方法中有一个不需要什么高科技法子。
    钟月兴奋地暗搓搓幻想倘若有了稳定性状的优质小麦良种,就算不开种铺售卖,只靠同农户差额兑换粮食也可发家,有粮食不就等于有了银子。
    可兴奋劲过去,随之而来的种种困难从脑门里蜂拥扑来,迎头浇下一盆冷水,让钟月彻底清醒过来,同时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且不说普通的自交育种方法是所有方式里最笨拙耗时最长的,而且她如今连小麦的各种生物特性尚未了解清楚。
    再者,就算凭借未遗忘的知识储备将上面提到的难题给解决,可她娘岂会轻易让自己瞎折腾。
    退一万步,即便和当初提议暖棚种棉花一样最终接受了,但家里只那么几亩田够咋倒腾的,娘俩指望那点粮食填肚子呢。
    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看,最终她踩坨狗屎走了运,成功了,又能产出多少石种子呢?那样以来完全失去倾心费力的价值。
    她自认为品格没那么高尚,花费几年心血到头来被看热闹说风凉话的围观群众摘下劳动果实。
    然而让她放弃此想法,实在不甘心,白白浪费穿越资源浪费脑洞。反正她现在才八岁,有的是大把时间“挥霍”。
    大不了曲线救国,先将主要精力放在攒钱买田上,待小有所成再正式实施她的育种计划。
    “傻笑啥?”秦氏将家里三把镰刀磨好,要起身时,发现闺女怔神傻笑,慈爱的点点她脑门。
    “月儿在想咱家麦子能打几石,莲莲说她家的有块田麦秧被风刮倒了。”钟月从美好的畅想中回过神来,眉宇含笑说道。
    “约莫比去年少上三四石。”去年下等地没空着种了庄稼,产僵虽不多但也有一石左右。
    又听闺女提起妯娌郭氏的庄稼今年情形不好:“去年你三婶家的麦子长势喜人,原本娘要跟她家换点麦种,结果说晚了被人抢光了。”
    农户之间换种常有的事,瞧着谁家的庄稼长得漂亮,需得提前跟主家打招呼。
    钟月心说很正常,今年好不一定明年也好,说不定由于麦秆过高抗倒伏性差,今年遭遇大风所以碰巧刮倒。
    碾麦子需要麦场,由于田间以及村里道路几乎全是土泥巴路,为防雨天搬运粮食方便,农人将打麦子的场地几乎都置在村落跟前。
    没条件的甚至将自家院落用来打麦子。
    古代牛宝贵,并非家家户户有耕牛,没牛的农家需提前几日跟有牛的人家说好话搭伙一起。
    否则全凭人力拉碾盘或者使木锤铁锨夯拍,极

章节目录

清平农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小树要长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树要长高并收藏清平农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