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说。
若有除草剂就好了,钟月心想。眼前的农田是麦棉套,所谓的麦棉套即小麦和棉花套种,两种农作物有共同生长期。
目前气温过低不适宜棉籽发芽,未到种棉之时,麦行之间的空白处长满杂草,十五前农户忙于走亲访友尚未来得及除草。
“娘,咱啥时候种棉花啊?”土壤墒情很好,杂草很好拔,不一会娘俩薅了小半竹篮。
“还一个多月呢。”虽说播种尚需一两个月,可棉垄得提前打,家里只她一个劳力,若不赶早弄的话,到时铁定忙不过来,误了农时。
钟月晓得她家种棉花是直接在田畦上挖坑丢棉籽,然后封土等发芽出苗。可她记得还有另外一种育苗法子。
前世的闺蜜本硕所学专业均和农学相关。记得大学期间有次找她玩时,陪其上了节作物栽培与耕作方面的课程。
出于对异与本专业内容的好奇心,她颇有兴趣地听完了那堂课,虽记不清具体细节,但大概还是有印象的,记得有个知识点涉及棉花大田移栽的优缺点,结果肯定利远大于弊。
现今情形,夏季作物所产主要用来交田赋和充当口粮,而秋季作物则用于换钱供日常花销。
钟月寻谋她家今年能否提前繁育棉花秧苗,到了大田温度合适时候再进行移栽。
可在大人眼中她只是个八岁女童,缝衣绣花还不在行更别说种庄稼这种大事,如何说服她娘呢。
另外需顾虑一点,假如做通了思想工作,同意按照她的提议进行,万一搞失败了咋办,那可是半年的收成。
念此,钟月望了眼利索薅草的秦氏,纠结不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寻个适宜机会找个好借口先讲了再说,方法可不可行最后考虑。
母女两人边走边拔草,直到火橘色的大太阳将将掉落云海,村落上方直起袅袅炊烟时,她们才回到家中。
被关在院子一天的大黄看见主人归家,狗尾巴恨不得摇上天,昂唧着朝人腿上扑;油亮绿尾巴的大公鸡带领几只母鸡咕咕地从尚未种入菜苗的菜园里偎向竹篮,叼吃筐里的青草。
“娘,你去做饭吧,我给鸡剁草。”钟月揉揉大黄脑袋,拿起被麸皮粘的脏兮兮的旧木盆对秦氏说,现在这种简单的家务活她已经干得很溜。
“我不饿,喝碗清茶就行了。你想吃啥,娘给你做。”中午在娘家吃了两大碗鸡汤面条,又没有做气力活计,哪会饿得这么快。
“月儿也不饿,昨儿蒸的布袋馍怪好吃,溜一个咱俩分着吃吧。”
昨日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按照北地风俗,要蒸像麻袋一样的带馅长馍馍,寓意五谷丰登粮仓满满。
“好,再给你蒸个咸鸡蛋,那坛鸡蛋腌一个多月了,正是出油沙黄时候。”
秦氏笑应一声,出了二月便开始农忙,到时没时间花功夫捣弄饭菜,拿咸鸡蛋当菜即美味又节约时间。
“沙黄出油的?不臭?”钟月上次在姥姥家吃过一次咸鸡蛋,可她不喜鲜臭型的腌鸡蛋。
“才腌四五十天咋会臭,估摸还不大咸。”
不臭就好,钟月拨开围成一圈的鸡头,将厚木砧上的碎草撮入鸡盆里,继续挥刀剁草。
……
“娘,尝尝咸不咸,蛋黄出油是出油了,可没姥姥家的咸,我觉得这样挺好吃的。”钟月将半个被她切得十分丑陋溢出黄油的鸡蛋递给秦氏。
“你自己吃吧,娘不吃,再腌几天就扒出来晾干。”秦氏清楚闺女不爱吃盐腌太久的鸡蛋,每次腌都没超过俩月。
……
“嫂子吃饭没?”刚放下饭碗,小杜氏就上门来了。
“扒拉两口胃就发胀,义林的事都火烧眉毛了,我还哪有心思吃饭呀。这不愁的没法子,来找妹子救救急。”小杜氏满脸愁容叹道。
“义林咋了,难道亲事说得不顺?”两家挨着,夫家大侄子议亲之事秦氏早就知晓,听小杜氏之言稍作思量猜出大概。
“月儿,等会帮把手把锅给刷了让你娘歇歇,伯娘找她说点事。”走到堂屋门口,小杜氏见钟月端着碗向她打招呼,笑着打发她别在旁边,以免出去学话。
钟月漾起笑颜乖乖应喏说刷完锅去找堂姐玩,观小杜氏神色猜这个点来她家准没啥好事,就是不知具体何事了,但愿别太过分。
进了卧房,秦氏点好油灯,小杜氏接着道:“也不是不顺当,不怕秀萍你笑话,我和你大哥这两日吃不好睡不安生还不是因为家里穷没底气,怕耽误了孩子婚事。玉英今儿来讲若俩孩子相互中意,最好这两个月将亲事定下来。可你大哥只那点本事,挣得几个籽全是苦力血汗钱,前儿买砖头瓦片去了大半,如今手里只剩五六吊钱……”
在小杜氏话没说几句,秦氏便已猜中其来意,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这个钱必须得借的,想起二哥劝说为女儿将来打算的苦心之语,抿了抿嘴唇。
待其苦诉得差不多,尚未说出准备借多少银子时,秦氏笑着打断小杜氏。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二海殁后,家里没了进项,我们娘俩靠他留的那点家底过日子,别看没啥大开销,可零刀子割肉瞧着不疼,钱却一点点下去。妹子也愁将来月儿长大了咋办。
若有除草剂就好了,钟月心想。眼前的农田是麦棉套,所谓的麦棉套即小麦和棉花套种,两种农作物有共同生长期。
目前气温过低不适宜棉籽发芽,未到种棉之时,麦行之间的空白处长满杂草,十五前农户忙于走亲访友尚未来得及除草。
“娘,咱啥时候种棉花啊?”土壤墒情很好,杂草很好拔,不一会娘俩薅了小半竹篮。
“还一个多月呢。”虽说播种尚需一两个月,可棉垄得提前打,家里只她一个劳力,若不赶早弄的话,到时铁定忙不过来,误了农时。
钟月晓得她家种棉花是直接在田畦上挖坑丢棉籽,然后封土等发芽出苗。可她记得还有另外一种育苗法子。
前世的闺蜜本硕所学专业均和农学相关。记得大学期间有次找她玩时,陪其上了节作物栽培与耕作方面的课程。
出于对异与本专业内容的好奇心,她颇有兴趣地听完了那堂课,虽记不清具体细节,但大概还是有印象的,记得有个知识点涉及棉花大田移栽的优缺点,结果肯定利远大于弊。
现今情形,夏季作物所产主要用来交田赋和充当口粮,而秋季作物则用于换钱供日常花销。
钟月寻谋她家今年能否提前繁育棉花秧苗,到了大田温度合适时候再进行移栽。
可在大人眼中她只是个八岁女童,缝衣绣花还不在行更别说种庄稼这种大事,如何说服她娘呢。
另外需顾虑一点,假如做通了思想工作,同意按照她的提议进行,万一搞失败了咋办,那可是半年的收成。
念此,钟月望了眼利索薅草的秦氏,纠结不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寻个适宜机会找个好借口先讲了再说,方法可不可行最后考虑。
母女两人边走边拔草,直到火橘色的大太阳将将掉落云海,村落上方直起袅袅炊烟时,她们才回到家中。
被关在院子一天的大黄看见主人归家,狗尾巴恨不得摇上天,昂唧着朝人腿上扑;油亮绿尾巴的大公鸡带领几只母鸡咕咕地从尚未种入菜苗的菜园里偎向竹篮,叼吃筐里的青草。
“娘,你去做饭吧,我给鸡剁草。”钟月揉揉大黄脑袋,拿起被麸皮粘的脏兮兮的旧木盆对秦氏说,现在这种简单的家务活她已经干得很溜。
“我不饿,喝碗清茶就行了。你想吃啥,娘给你做。”中午在娘家吃了两大碗鸡汤面条,又没有做气力活计,哪会饿得这么快。
“月儿也不饿,昨儿蒸的布袋馍怪好吃,溜一个咱俩分着吃吧。”
昨日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按照北地风俗,要蒸像麻袋一样的带馅长馍馍,寓意五谷丰登粮仓满满。
“好,再给你蒸个咸鸡蛋,那坛鸡蛋腌一个多月了,正是出油沙黄时候。”
秦氏笑应一声,出了二月便开始农忙,到时没时间花功夫捣弄饭菜,拿咸鸡蛋当菜即美味又节约时间。
“沙黄出油的?不臭?”钟月上次在姥姥家吃过一次咸鸡蛋,可她不喜鲜臭型的腌鸡蛋。
“才腌四五十天咋会臭,估摸还不大咸。”
不臭就好,钟月拨开围成一圈的鸡头,将厚木砧上的碎草撮入鸡盆里,继续挥刀剁草。
……
“娘,尝尝咸不咸,蛋黄出油是出油了,可没姥姥家的咸,我觉得这样挺好吃的。”钟月将半个被她切得十分丑陋溢出黄油的鸡蛋递给秦氏。
“你自己吃吧,娘不吃,再腌几天就扒出来晾干。”秦氏清楚闺女不爱吃盐腌太久的鸡蛋,每次腌都没超过俩月。
……
“嫂子吃饭没?”刚放下饭碗,小杜氏就上门来了。
“扒拉两口胃就发胀,义林的事都火烧眉毛了,我还哪有心思吃饭呀。这不愁的没法子,来找妹子救救急。”小杜氏满脸愁容叹道。
“义林咋了,难道亲事说得不顺?”两家挨着,夫家大侄子议亲之事秦氏早就知晓,听小杜氏之言稍作思量猜出大概。
“月儿,等会帮把手把锅给刷了让你娘歇歇,伯娘找她说点事。”走到堂屋门口,小杜氏见钟月端着碗向她打招呼,笑着打发她别在旁边,以免出去学话。
钟月漾起笑颜乖乖应喏说刷完锅去找堂姐玩,观小杜氏神色猜这个点来她家准没啥好事,就是不知具体何事了,但愿别太过分。
进了卧房,秦氏点好油灯,小杜氏接着道:“也不是不顺当,不怕秀萍你笑话,我和你大哥这两日吃不好睡不安生还不是因为家里穷没底气,怕耽误了孩子婚事。玉英今儿来讲若俩孩子相互中意,最好这两个月将亲事定下来。可你大哥只那点本事,挣得几个籽全是苦力血汗钱,前儿买砖头瓦片去了大半,如今手里只剩五六吊钱……”
在小杜氏话没说几句,秦氏便已猜中其来意,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这个钱必须得借的,想起二哥劝说为女儿将来打算的苦心之语,抿了抿嘴唇。
待其苦诉得差不多,尚未说出准备借多少银子时,秦氏笑着打断小杜氏。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二海殁后,家里没了进项,我们娘俩靠他留的那点家底过日子,别看没啥大开销,可零刀子割肉瞧着不疼,钱却一点点下去。妹子也愁将来月儿长大了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