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也方便起早去坟地给二叔拜年。”钟兰将被面上漏下的瓜子碎渣子抖了抖,回钟莲道。
“二姐,天不亮去坟地你怕不怕?”钟莲满脸好奇望着神色纠结的钟月问,因为大年初一她爹也要起早去祖坟烧纸。
“有大伯和三叔,有啥好怕的,我不怕!”钟月硬着头皮坚定地回答,明面是说给她们俩听的实为给自己壮胆。
此架空朝代和前世在祭奠故去亲人方面颇为相似,不但清明时节上坟扫墓,而且大年初一清晨还需给先辈烧纸拜年。
她是钟二海唯一血脉,尽管烧纸放鞭有钟氏男丁替代,但其本人仍需墓前尽孝磕头,尤其守制大孝期间。
前世,钟月从未经历过天不亮就到气氛阴森的墓地烧纸,她之前忘了有这茬,如今听钟莲突然提起,心里有点害怕。
“瞧二姐的模样就知道说得假话。听村里老人讲,晌午头会有个披头散发穿红裙子的女人站在北河里……”
“莲莲,再乱讲我就把瓜子壳塞到你鼻孔里,到时拉你一起去!”
钟月怒瞪着讲得兴致勃勃的钟莲,死丫头故意的吧,哼,她是无神论者,管它人鬼一点都不怕。
“莲莲,别吓月月……那个红衣女鬼咱奶奶也讲过,以前还让义康别大晌午去北河放牛……”
钟兰话讲半截,瞥见钟月正斜眼睨她,连忙住嘴,“好好好,不讲了不讲。看看我新学的针法……”
时光倏然而过,眨眼间便到了大年三十。
用过早饭,秦氏特意用杂粮面打了小半碗浆糊,用来贴门画对联,加上前面过道拢共四扇房门,任务不大。
“贴歪了没?”
“往左边挪挪……娘,挪过了,再向右移一丢丢……”
“这嘞?”
“嗯,贴端正得很!娘,灶房门和柴房门让月儿贴吧?”
俩屋的门小而且只一个门板,钟月手痒也想试。
“好,我来摸浆糊,够不着站在杌子上贴,别贴低了。”
看花容易绣花难,在钟月小手冻得通红,胳膊举酸才勉强将两张门画贴得凑合。
由于说好晚上大家一起去钟大海家吃团圆饭,中午饭菜很随意。
日头刚偏西,秦氏端上里面装有肉丸、半块腊肉等食材的木盆,锁了院门便往隔壁去。
长房三房的人都在,吃过午饭坐在院中边做事边咵天。
“那姑娘不赖,模样俊手脚又勤快,上头一个哥哥成家单过了,下面还有个幺弟。听说已有几户人家存了结亲意思,义林也老大不小了,管它成与不成先上门表个意。”蹲井边洗萝卜菘菜的郭氏把打听的消息说给众人。
“下边还有个小弟?若那样,岂不是聘礼轻不了?”姑娘刚到试婚年岁,其弟必定未成亲,万一日子过得差火,拿女儿聘礼为小儿子娶媳妇用,他家不是吃亏了。
郭氏洗菜的手顿了顿,叹道:“就是家里条件不太好,否则那丫头早定下人家了。”
“咱们乡里人娶媳妇不就图个品行好能做事吗。三海家的,后天你去娘家走亲戚时,若合时宜到姑娘家为义林牵个线。”
坐在老伴身边晒太阳的杜氏拍板道,十里八乡娶亲嫁女的聘礼嫁妆相差不大,紧她家要也多不出几两银子。
“你娘说得对,正月十五前后定下来,不耽误在东边盖房子。”
既然公婆都这般说了,小杜氏扫了眼安静旁听的秦氏,点点头向郭氏道一番谢。
此话题暂定后,又岔往其他地方。
“玉英把菜洗好了,秀萍你剁饺馅,我来和面。”小杜氏见郭氏端着菜盆起身,眉目含喜地对秦氏说。
“好,刀快不快?用不用再磨磨?”
年节(终)
剁饺馅比和面费力的多,秦氏虽心里清楚小杜氏讨巧但表面仍表现出欣然接受的模样。
“早磨好了,利得很,可得小心手。”
小杜氏进了灶房看见秦氏拿过来的都是肉菜,心中欢喜嘴上说着客套话,“吃顿年饭还添东西过来,一家人整这客气做啥。”
“就几个丸子一点腊肉,再说我跟月儿也吃不了那么多……”
由于三房人一起吃年饭且除包饺子外还要做其他菜羹,冬天天短黑的早,时间不够用杜氏便让钟兰姐妹三人也参与包饺子中。
包饺子对于前世身在北方的钟月无丝毫难度,上手很快。
“娘,您看月儿干啥像啥,饺子包的多精神啊,以后长大了保准跟秀萍一样心灵手巧。”
小杜氏将孩子没摆整齐的饺子理正,望了眼专注认真的钟月目光转向秦氏夸赞道。
“还别说,月月比去年醒事多了。”
“别夸她了,家活懒外活勤,在家还不是能拖则拖,兰兰像她这个年岁都会烧菜缝衣了。”秦氏温柔宠溺地望着闺女谦虚道。
“娘~,我不是正跟大姐好好学嘛。”钟月适时配合老娘,故作委屈地看着她说。
“你们大姐刚学针线活时就给奶奶和爷爷缝了双袜子,也不知啥时候能穿上你俩做的。”杜氏打趣说。
“奶奶,莲莲已经做了一只,不耽误您十五前头穿新袜子!”包饺子略逊钟月一筹的钟
“二姐,天不亮去坟地你怕不怕?”钟莲满脸好奇望着神色纠结的钟月问,因为大年初一她爹也要起早去祖坟烧纸。
“有大伯和三叔,有啥好怕的,我不怕!”钟月硬着头皮坚定地回答,明面是说给她们俩听的实为给自己壮胆。
此架空朝代和前世在祭奠故去亲人方面颇为相似,不但清明时节上坟扫墓,而且大年初一清晨还需给先辈烧纸拜年。
她是钟二海唯一血脉,尽管烧纸放鞭有钟氏男丁替代,但其本人仍需墓前尽孝磕头,尤其守制大孝期间。
前世,钟月从未经历过天不亮就到气氛阴森的墓地烧纸,她之前忘了有这茬,如今听钟莲突然提起,心里有点害怕。
“瞧二姐的模样就知道说得假话。听村里老人讲,晌午头会有个披头散发穿红裙子的女人站在北河里……”
“莲莲,再乱讲我就把瓜子壳塞到你鼻孔里,到时拉你一起去!”
钟月怒瞪着讲得兴致勃勃的钟莲,死丫头故意的吧,哼,她是无神论者,管它人鬼一点都不怕。
“莲莲,别吓月月……那个红衣女鬼咱奶奶也讲过,以前还让义康别大晌午去北河放牛……”
钟兰话讲半截,瞥见钟月正斜眼睨她,连忙住嘴,“好好好,不讲了不讲。看看我新学的针法……”
时光倏然而过,眨眼间便到了大年三十。
用过早饭,秦氏特意用杂粮面打了小半碗浆糊,用来贴门画对联,加上前面过道拢共四扇房门,任务不大。
“贴歪了没?”
“往左边挪挪……娘,挪过了,再向右移一丢丢……”
“这嘞?”
“嗯,贴端正得很!娘,灶房门和柴房门让月儿贴吧?”
俩屋的门小而且只一个门板,钟月手痒也想试。
“好,我来摸浆糊,够不着站在杌子上贴,别贴低了。”
看花容易绣花难,在钟月小手冻得通红,胳膊举酸才勉强将两张门画贴得凑合。
由于说好晚上大家一起去钟大海家吃团圆饭,中午饭菜很随意。
日头刚偏西,秦氏端上里面装有肉丸、半块腊肉等食材的木盆,锁了院门便往隔壁去。
长房三房的人都在,吃过午饭坐在院中边做事边咵天。
“那姑娘不赖,模样俊手脚又勤快,上头一个哥哥成家单过了,下面还有个幺弟。听说已有几户人家存了结亲意思,义林也老大不小了,管它成与不成先上门表个意。”蹲井边洗萝卜菘菜的郭氏把打听的消息说给众人。
“下边还有个小弟?若那样,岂不是聘礼轻不了?”姑娘刚到试婚年岁,其弟必定未成亲,万一日子过得差火,拿女儿聘礼为小儿子娶媳妇用,他家不是吃亏了。
郭氏洗菜的手顿了顿,叹道:“就是家里条件不太好,否则那丫头早定下人家了。”
“咱们乡里人娶媳妇不就图个品行好能做事吗。三海家的,后天你去娘家走亲戚时,若合时宜到姑娘家为义林牵个线。”
坐在老伴身边晒太阳的杜氏拍板道,十里八乡娶亲嫁女的聘礼嫁妆相差不大,紧她家要也多不出几两银子。
“你娘说得对,正月十五前后定下来,不耽误在东边盖房子。”
既然公婆都这般说了,小杜氏扫了眼安静旁听的秦氏,点点头向郭氏道一番谢。
此话题暂定后,又岔往其他地方。
“玉英把菜洗好了,秀萍你剁饺馅,我来和面。”小杜氏见郭氏端着菜盆起身,眉目含喜地对秦氏说。
“好,刀快不快?用不用再磨磨?”
年节(终)
剁饺馅比和面费力的多,秦氏虽心里清楚小杜氏讨巧但表面仍表现出欣然接受的模样。
“早磨好了,利得很,可得小心手。”
小杜氏进了灶房看见秦氏拿过来的都是肉菜,心中欢喜嘴上说着客套话,“吃顿年饭还添东西过来,一家人整这客气做啥。”
“就几个丸子一点腊肉,再说我跟月儿也吃不了那么多……”
由于三房人一起吃年饭且除包饺子外还要做其他菜羹,冬天天短黑的早,时间不够用杜氏便让钟兰姐妹三人也参与包饺子中。
包饺子对于前世身在北方的钟月无丝毫难度,上手很快。
“娘,您看月儿干啥像啥,饺子包的多精神啊,以后长大了保准跟秀萍一样心灵手巧。”
小杜氏将孩子没摆整齐的饺子理正,望了眼专注认真的钟月目光转向秦氏夸赞道。
“还别说,月月比去年醒事多了。”
“别夸她了,家活懒外活勤,在家还不是能拖则拖,兰兰像她这个年岁都会烧菜缝衣了。”秦氏温柔宠溺地望着闺女谦虚道。
“娘~,我不是正跟大姐好好学嘛。”钟月适时配合老娘,故作委屈地看着她说。
“你们大姐刚学针线活时就给奶奶和爷爷缝了双袜子,也不知啥时候能穿上你俩做的。”杜氏打趣说。
“奶奶,莲莲已经做了一只,不耽误您十五前头穿新袜子!”包饺子略逊钟月一筹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