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既然出事,寻常人的第一反应是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以免被波及。但她的女儿、父亲……还有长姊,都在城内。
必须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但她有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褚相的种种。她早就听说褚相和现任皇帝关系不好,莫非洛阳城里,是皇帝与相国之间发生了争执?
在小小的亭舍,她反复踱步,思考着出路。
东安君明月和自己的那两个阿姊不同,她没有凌厉的决断和过人的智慧,何况她已离开洛阳这么久,乍然回到这个地方的她,有如枝桠上落下的叶子,无依无靠,一眨眼就能被风吹散。
马匹疾驰的声音传来。
急促的马蹄声,往往都意味着不好的事情。东安君猛地抬头望向车外,脸色煞白。
此时是午夜,天穹漆黑无光,大地本该寂静无声。
她眼下的栖身之地,是小平津关的一间亭舍,这里是传供旅人歇脚之地,而夜色深处一伙披坚执锐的骑兵闯来,包围了这里。
东安君按住了自己的额头——恐惧的确是有的,但她现在心里更多的是懊恼。
她真是离开洛阳太久了,看着这群骑兵发了好一会呆,她才想起,这些人是北军。
北军有八校尉,八校尉皆属褚相直系,替他控制洛阳。
小平津关会出现北军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她从琅琊一路赶来洛阳,期间也不曾刻意隐匿过行踪。亭舍乃是官府所有,北军校尉会知道她东安君在这里,更不奇怪。她疑惑的只是,这些人为何要包围她。
她是褚相的女儿,受褚相控制的北军居然敢于对她无礼,这是否说明……她不敢再想下去。
但再怎么害怕,她也不能显露出来。北军骑士只是包围了这里,并且用弓箭对准了她,这也就说明,事情尚有转机。
东安君此来洛阳,为了方便赶路,身边带着的随从并不算多——就算数目不少,也定然不是这些北军精锐的的对手。但东安君毕竟出身在一个不凡的家庭,她身上的气度,远不是寻常人所能比的。她大步走出亭舍,与这群虎狼之师对视。在对上她的目光时,这支北军的首领放下了手里的弓,朝她行礼,“东安君。”
“报上你的名号,说出你的目的。”在琅琊养尊处优的活了多年,东安君还是第一次面对被人威胁的情况。
为首之人朝东安君不徐不疾道:“在下射声校尉方洺。”
“我听说过你。”东安君记性很好,“你是寒门出身,曾在边关立有战功,却又被权贵诬陷。七年前,是相国为你平反并重用于你,三年前,是他将你扶到了射声校尉这个位子上——用剑指着恩人的女儿,这难道就是你报恩的方式?”
方洺似面有惭色,又似是镇定自若,“东安君难道还不知道么?”
东安君不答。
“太后意图废帝另立,符离侯不允,双方……发生了一些争执。”
说是争执,恐怕是翻天覆地的杀戮。东安君眉心用力蹙起,“那我的父亲呢?”
“为父母的,理所当然会偏袒子女。太后试图废帝,大错特错,可相国想来也是会袒护她的吧。”这人说着,轻嗤了一声,半是恭敬半是嘲弄的对东安君道:“还请东安君,随我们走一趟。替天下臣民,说服相国。”
什么替天下臣民,什么说服相国,这些人已经倒向了符离侯,无非是想要用她来要挟褚相。
笼在袖中的手握紧,但她面上依然不动声色,“那,就走吧。”
她当然不会遂了这些人的心愿,只是要脱困,还得谨慎考虑。东安君已经是个四十余岁的妇人,年少时的轻率任性被岁月磨去,她沉默的跟在方洺身后,在倒戈北军的押送下一步步往前。
同时,她试着从方洺口中套话。
“我父亲可还安好?”
“相国,暂安。”方洺的话语暂时停顿了一下。
这么说来,要么是他也不甚了解洛阳城内发生的事情,无法判断褚相的生死;要么,就是褚相已经出事。
东安君倾向于相信前一个猜测,因为若是她的父亲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些人一定会直接杀了她。
这么多年来,她能够畅快的活着,享受富贵与安逸,都是褚相的缘故——她一直刻意回避去想这些,但此刻,她却又不得不承认,褚相给予了她太多的庇护。
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心中仿佛有一根根针在刺下。
却又要不动声色的继续说道:“你是要带我去哪,直接去洛阳见符离侯么?”
必须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但她有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褚相的种种。她早就听说褚相和现任皇帝关系不好,莫非洛阳城里,是皇帝与相国之间发生了争执?
在小小的亭舍,她反复踱步,思考着出路。
东安君明月和自己的那两个阿姊不同,她没有凌厉的决断和过人的智慧,何况她已离开洛阳这么久,乍然回到这个地方的她,有如枝桠上落下的叶子,无依无靠,一眨眼就能被风吹散。
马匹疾驰的声音传来。
急促的马蹄声,往往都意味着不好的事情。东安君猛地抬头望向车外,脸色煞白。
此时是午夜,天穹漆黑无光,大地本该寂静无声。
她眼下的栖身之地,是小平津关的一间亭舍,这里是传供旅人歇脚之地,而夜色深处一伙披坚执锐的骑兵闯来,包围了这里。
东安君按住了自己的额头——恐惧的确是有的,但她现在心里更多的是懊恼。
她真是离开洛阳太久了,看着这群骑兵发了好一会呆,她才想起,这些人是北军。
北军有八校尉,八校尉皆属褚相直系,替他控制洛阳。
小平津关会出现北军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她从琅琊一路赶来洛阳,期间也不曾刻意隐匿过行踪。亭舍乃是官府所有,北军校尉会知道她东安君在这里,更不奇怪。她疑惑的只是,这些人为何要包围她。
她是褚相的女儿,受褚相控制的北军居然敢于对她无礼,这是否说明……她不敢再想下去。
但再怎么害怕,她也不能显露出来。北军骑士只是包围了这里,并且用弓箭对准了她,这也就说明,事情尚有转机。
东安君此来洛阳,为了方便赶路,身边带着的随从并不算多——就算数目不少,也定然不是这些北军精锐的的对手。但东安君毕竟出身在一个不凡的家庭,她身上的气度,远不是寻常人所能比的。她大步走出亭舍,与这群虎狼之师对视。在对上她的目光时,这支北军的首领放下了手里的弓,朝她行礼,“东安君。”
“报上你的名号,说出你的目的。”在琅琊养尊处优的活了多年,东安君还是第一次面对被人威胁的情况。
为首之人朝东安君不徐不疾道:“在下射声校尉方洺。”
“我听说过你。”东安君记性很好,“你是寒门出身,曾在边关立有战功,却又被权贵诬陷。七年前,是相国为你平反并重用于你,三年前,是他将你扶到了射声校尉这个位子上——用剑指着恩人的女儿,这难道就是你报恩的方式?”
方洺似面有惭色,又似是镇定自若,“东安君难道还不知道么?”
东安君不答。
“太后意图废帝另立,符离侯不允,双方……发生了一些争执。”
说是争执,恐怕是翻天覆地的杀戮。东安君眉心用力蹙起,“那我的父亲呢?”
“为父母的,理所当然会偏袒子女。太后试图废帝,大错特错,可相国想来也是会袒护她的吧。”这人说着,轻嗤了一声,半是恭敬半是嘲弄的对东安君道:“还请东安君,随我们走一趟。替天下臣民,说服相国。”
什么替天下臣民,什么说服相国,这些人已经倒向了符离侯,无非是想要用她来要挟褚相。
笼在袖中的手握紧,但她面上依然不动声色,“那,就走吧。”
她当然不会遂了这些人的心愿,只是要脱困,还得谨慎考虑。东安君已经是个四十余岁的妇人,年少时的轻率任性被岁月磨去,她沉默的跟在方洺身后,在倒戈北军的押送下一步步往前。
同时,她试着从方洺口中套话。
“我父亲可还安好?”
“相国,暂安。”方洺的话语暂时停顿了一下。
这么说来,要么是他也不甚了解洛阳城内发生的事情,无法判断褚相的生死;要么,就是褚相已经出事。
东安君倾向于相信前一个猜测,因为若是她的父亲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些人一定会直接杀了她。
这么多年来,她能够畅快的活着,享受富贵与安逸,都是褚相的缘故——她一直刻意回避去想这些,但此刻,她却又不得不承认,褚相给予了她太多的庇护。
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心中仿佛有一根根针在刺下。
却又要不动声色的继续说道:“你是要带我去哪,直接去洛阳见符离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