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交叠的分水岭,错综复杂的局势不可能仅凭一人之力解决,一旦卷进去了……那就是一辈子……何况拉藏已经继任了藏王的位子,野心勃勃地想要一口吞下西藏这块肥肉。就算仓央嘉措能应付他,可真得两相交锋,他要面对的不是拉藏,而是拉藏背后精锐的蒙古大军……
    这一切,仓央嘉措比我更明白……所以,从他对第巴隐瞒自身实力的那一刻起,从他正面应对拉藏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为我们的未来做打算了……为给我一个交代,也为他想要的生活……
    我不是什么历史学家,更不是无私奉献的救世主。如果西藏的安宁稳定要用他痛苦一生来换,我坚决不肯,只是……我低下头,扬着嘴角吻上仓央嘉措的薄唇,“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哪怕有一天……你会为了顾全大局而放弃我……”
    作者有话要说:
    某术滚着来更新了。其实这几天都有写啦,也不是故意存着的,只是一直找不到能够断成一章的地方啊。坑爹啊!!所以这章多更一些。看前一章的评论,大家都很会卓玛难过啊。写那几张的时候,术哭得哗啦啦的。不过这一章会把很多事情说明白,祝亲们阅读愉快~~╭(╯3╰)╮
    第89章 情郎
    “刺啦啦……”经筒的转动声儿连续不断地耳边回响,我沉醉地听了半晌儿,仰头望住那缎黑的夜空。两旁是金色的玛尼筒,轮架上的香布不住地随风扑打。脚下狭窄的街道延伸向远处,古旧的青石板因长年累月的跪拜而凹凸坑洼。沿路时不时地有信徒在虔诚地磕着长头,酥油灯微弱的火光将那匍匐的身影拉得斜长。
    夜风呼呼地吹过,街心的巨型香炉依旧火光跳跃,袅袅桑烟软缎似地绕上夜幕。又走了一阵子,街道两旁店铺隐现,经筒声儿渐渐被淹没在了各色的叫卖声儿中。我缩在仓央嘉措怀里,懒洋洋地打量着眼前夜市繁华的八廓街。视线里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除了铜佛,经幡旗,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还有马具,鼻烟壶,火镰,藏刀等生活日用品,可谓应有尽有,叫人目不暇接。
    说到八廓街的形成,还真是应了那句名言:“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早在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之时,亦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并与嫔妃臣民移居此处以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这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之后寺院周围又陆续修建了十八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及商人提供住宿地。
    十五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八廓街也成为了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在藏传佛教中,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因此,八廓街是藏民心中的“圣路”,其地位非同一般。
    三百年前的八廓街与现代的自然有所不同,但仔细领略,那股子拉萨古城的风味儿却是极为相似的。连街内及周围遗存的名胜古迹也相差无几,下密院、印经院、仓姑尼庵、拉康等等,以及元朝修葺后还未被毁成废墟的席德寺,大昭寺门前高高矗立的觉牙达金大柱,五世达赖时期被重新扩建的木鹿宁巴……
    以前在琼结,从没逛过夜市,哲蚌寺附近的街区也不算热闹。前两次来八廓街都没有游览的心情,如今拉萨的繁荣一览无余地在我眼前展开,不禁让我有种“乡下人进城”的新鲜感儿。当然这繁华只是较雪域上的其他地方而言,与同一时期的汉地是没法儿相比的。
    清前期统治者将保持西藏地区的安宁作为第一要务,而对西藏的开发建设却不甚在意。不奖励教育,人智闭塞,导致文物制度日就陵夷。互市有禁,工商事业无大表现,也是后来西藏经济长久不能独立的原因。在这方面,清廷一直推卸着自己的经济职能,以牺牲西藏社会发展为代价而追求西藏稳定,这样的政策固然适用一时,却终究并非长久之计。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唏嘘。历史从来不能假设,或者正是因为这样的统治,才让西藏一直保存着古朴粗犷的原貌,即使是三百年后,她还是离天最近的纯洁圣地……
    身体里的困意渐渐散去,我伸了个懒腰,忍不住地开始东张西望起来。街上人头攒动,无论是卖主还是买主都笑颜宴宴的。下意识地刚想抬大步子走,胳膊却被一把攥住了。我一愣,回头却对上仓央嘉措泛着冷光的眼眸。讪讪地朝他笑了笑,我猛一踮脚,想搞个浪漫的偷袭,结果嘴还没够着他的脸,脑门却“碰”地撞上了他的下巴。
    “咝…”仓央嘉措痛得吸了口气,没等我说话便粗暴地将我一把按回了怀里。我下意识地吞了口干唾沫,卡在喉咙里的歉意尽数咽入了肚子里。伸手揉了揉还在发晕的脑门儿,心下不由觉得一阵委屈。分别了两年

章节目录

白玛未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彧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彧术并收藏白玛未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