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柠》的作者‘呦呦鹿鸣’打电话过来了,问她要不要接。
    听到这,郑编辑的脚步就停下来了,呦呦鹿鸣是新人作者,没有人脉没有关系,像这种作者投稿都是随手分发的,没拆信封前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好是坏,全靠运气。
    郑编辑虽然跟杂志社老板是朋友关系,但同时进来的还有老板的其他朋友,她们之前都有主编过报纸杂志的经验,当时郑编辑还是个凑数的小菜鸡,也没作者资源,所以当《听风》起来后,导致她手上分配到的好的作者没几个,当家花旦和其他有名气的作者都在其他编辑手上,每次读者投票最高的作品都不是她作者手下的,弄得郑编辑也很是尴尬,在编辑地位里成了垫底的那个。
    也正因为如此,《你好,青柠》这本书拿下九月长篇连载读者投票第一后,感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郑编辑才会越发重视呦呦鹿鸣,颇有种要把她培养为自己手下作者第一人,和其他编辑的第一较劲的意思,听到是呦呦鹿鸣来的电话,郑编辑当即把相亲什么的丢在脑后。
    男人哪有事业重要!
    郑编辑半点没犹豫,拐了个方向就把电话接起来。
    “你好呦呦鹿鸣,我是你的编辑郑翩翩。”郑翩翩原名郑志红,但她觉得土,来杂志社工作后立刻悄摸去改了名,对外都叫自己郑翩翩,听着多好听。
    至于没有叫艾幼甜本名,也是编辑部这边的习惯,大家都叫笔名,也显得亲切。
    艾幼甜听到电话里甜美的女声也不觉得意外,要是个粗犷稳重的男声她才觉得不大习惯,这也是因为后来踏入网络文学后,接触的编辑都是女的,年纪也不大。
    而呦呦鹿鸣也是她上辈子写网文的时候给自己取的,听着也没啥生疏感。
    礼貌地在电话里跟郑编辑问好,“你好郑编辑,我收到信就过来打电话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打扰到你。”因为当时想早点儿敲定时间,也就没考虑到上下班时间点的问题,等周婶子带她快走到街道办这边来,艾幼甜才慢半拍想起来,但走都要走到了,也不想半路返回再麻烦周婶子一趟,索性就试着打过去,不管有没有编辑接听,也是个态度。
    好在杂志社还是没下班的,没让艾幼甜白跑一趟。
    郑编辑闻言有点高兴,算算送信的日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点到达,艾幼甜没有拿乔收到就打电话过来,这就是个态度,让人觉得舒心受重视。
    当然,她也不会因此就认为艾幼甜很殷勤很迫切,从而在出版一事上可以占上风,因为在问候之后,艾幼甜主动提起了出版的事,并且说了很多很内行的东西,加上她不吭不卑的态度,就表示她想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压榨’,如果有诚意,那就合作,没诚意,她也不担心出版问题。
    这时候投稿给杂志社,可没有说一定要把出版权也给对方。
    郑编辑虽然是半路出家的,但现在也是经验丰富,当然知道艾幼甜说的那些内行东西,只是她一开始以为艾幼甜只是个新人作者不明白,却没想对方懂的都快比她多,哪里会起轻视的心思?再加上她可是想和艾幼甜有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态度更不可能差了。
    于是双方初次电谈十分和谐,最后也没在电话里多聊,约了一个时间来见面,到时候可以详谈并签合同。
    然后挂断电话后,艾幼甜才意识到自己有个问题,未成年可以签合同么?
    哦豁,难不成她得去麻烦她的监护人厉姨妈?
    可是,艾幼甜并不想拿这些事来拜托厉姨妈,厉姨妈肯让她靠挂户口就很好了,再拿这些琐事去打搅对方,她真的觉得没那个脸。
    但不找厉姨妈,那她往哪找个监护人来帮她签合同呢?
    要命。
    早知道当初迁户口的时候顺便再把户口改大一岁,直接成年不好吗?这样也不会有现在的麻烦了。
    真是失算了。
    艾幼甜突然想念起后世的身份证来,十六岁就可以办理,办理之后很多时间都很方便。可惜如今第一代身份证还没有出现,没身份证又是个未成年,这合同就有点麻爪了。
    难不成她要找厉柯麽?
    艾幼甜想到厉柯那儿没收走的杂志,果断把这个念头给抛弃。
    看言情小说就被他收了,写言情小说还得了?
    她还是乖乖做个小侄女吧,合同的事,到时候再说好了。
    艾幼甜把这件事抛下,准备写写作业然后思考一下中秋节要买什么礼物给厉柯,他中秋节肯定是要回大院过的,索性就送个礼物给他好了,刚好手上又有一笔钱入账,挑选挑选当个心意。
    不过这年代礼物确实不好买,哪怕改革开放了,这野菜八十年代,内陆地区新花样不多,她就没有看见什么精品礼物店的,加上路痴毛病,去逛街也要拖着周婶子一块走,走了好久没瞧见,干脆就拉着周婶子到省城去,听说省城开了新的百货商店,总有些新鲜玩意,顺道儿买点月饼柚子送到厉姨妈家,礼节不能废。
    而在艾幼甜拉着周婶子去省城的时候,这一边,艾

章节目录

八零乖乖女[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为我撩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我撩人并收藏八零乖乖女[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