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冤枉的,就像我认识的石妹妹她爹……”
“住口!”海大人叱道,“圣人亲裁,是你置喙的?”语毕拂袖出门。
“娘,你瞧爹爹他……”
甄氏喝了口茶,道:“我瞧你爹说的对,你主意越发大了,连你爹的公事都敢管!”她瞪了海芝月一眼,道:“上次偷溜出门的事我还没找你算呢!这段时日不许出门了,回头我给你找个好人家把你嫁出去!”
海芝月急道:“我不嫁人我不嫁人!”
甄氏道:“你当我给你找的是谁家?你孟姨给我来信了,想把你娶进门给她家七小子当媳妇!”她抚平袖子上的褶皱,笑道:“她家虽然官位低了点,但难得的是咱们两家相交多年,你孟姨又喜欢你。兴城那个地方总比咱们这土旮旯强,她家七小子我见过,一表人才……“
“我不嫁!”海芝月气呼呼坐到椅子上,道:“我可瞧不上他,文不成武不就,抬根扁担都打晃!”
甄氏气道:“咱们都到了这鸟不生蛋的地方了,还能找谁家!唉,都怪我没早点给你兄妹俩相看。”
海芝月眼睛一转,笑嘻嘻道:“娘,我不用你操心,我自家找。”
“没羞没臊,哪有女儿家自己找的!”甄氏叱道。她过了一会反应过来,问:“你自家瞧上谁了?”
海芝月脸色微红,道:“到时候告诉你,就是他的出身……有点差。不过他文武双全,以后一定会好的。”
甄氏问:“出身差……他家是经商的?”海芝月摇头。
甄氏又问:“那就是平民百姓之家了,读过书没有?”
海芝月赧然道:“读过,考上过举人……”
甄氏叹气,道:“这出身是差了点,但好在读过书。俗话讲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这个出身,自家有才,做个上门女婿也使得。不过得等他考上进士……”甄氏说着说着忽觉得不对味,厉声问:“你打哪认识的?你的闺训读哪去了?”
二堂,梁闻道正向海大人回事,末了道:“我今日见了发配到这的一个犯人,那人在复试时曳白而出,并没有作弊。他自家只是不服气被朝廷怀疑才学,本人很有才华,我想把他招进衙门,在手下做个书办,不知大人是否觉得可行?”
海大人叹道:“老梁啊老梁,你都被贬到这来了,怎么还没琢磨明白呢!你还想帮他们!传到朝廷耳里,你说你还能往哪贬!”
……
石骞等人不知道衙门里关于他们的讨论,他们正参观这里的房子,琢磨着自家怎么建房合适。
这里的房子构造与尼什哈里正家一般无二,都是由夯土、木材、莎草建成的。朝向东南,一排排建造得很是整齐。
这里的百姓们热情地带他们一家家参观,还把自家的工具借给他们造房用。又邀请他们房子没建好的时候先住在自家。
石骞等人原以为这里是边塞未开化之地,没想到民风如此淳朴。这里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之家,百姓多是勉强够温饱,却无私地伸手帮助他们。
白日他们还要上工,此时也不顾天晚,有了思路撸起袖子就干。乡民们又主动伸手指导,帮助他们挖跟脚。
众人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为了他们未来生活建房,一直干到半夜方才歇下。
珠娘和石骞住在一个叫阿林保的老人家。他家把东间的一个小间腾给石骞父女居住,珠娘在炕中间摞上被子,石骞睡暖和的炕头,珠娘睡在炕尾。
珠娘躺在炕上,担忧问:“爹,你受得住么?路上我看他们修那条子边可苦了。”
石骞安慰道:“咱们这一路什么没经历过,还怕这苦?放心,你爹我身子好着呢!”
……
次日鸡鸣,珠娘悄声起身去了厨房。把路上剩下的米都倒进锅里,又加进切得细细的肉干,熬了锅浓浓的稠粥。估么这这一天肯定辛苦,光吃粥不够,又借了阿林保家的棒子面,捏了十几个饼子,预备着给爹爹带在路上分给方璋钺他们吃。
这里的棒子面磨得很粗,又没有细面,珠娘一次水加多了,捏不成型,又往里多到了些棒子面才勉强捏成饼。她学着阿林保媳妇的样子,把饼子贴在锅边上。她第一次贴,总是往下滑,试了几次,直到那饼上拍出好几个手印方才勉强贴上。
五鼓敲响,石骞由闺女服侍着吃了饭,又带了十几个饼子,和方循等人相聚前往西门。
作者有话要说: 注,本文资料源自:《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血榜:中国科举疑案》、《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清初东北流人考》、《吉林纪略》、《秋笳集》,及清初官员奏折等。
第45章 神医马氏
条子边成人字形,石骞等人要去修的就是“人”字上面的半条撇,这条撇西南自威远堡,东北至法特哈,长约七百里。而东至海,东南至希喀塔山海界,东北至飞牙喀海界,西至威远堡盛京界,南至土门江高丽界,北至发忒哈边这一大片范围均为图尔堡将军的属地。
“住口!”海大人叱道,“圣人亲裁,是你置喙的?”语毕拂袖出门。
“娘,你瞧爹爹他……”
甄氏喝了口茶,道:“我瞧你爹说的对,你主意越发大了,连你爹的公事都敢管!”她瞪了海芝月一眼,道:“上次偷溜出门的事我还没找你算呢!这段时日不许出门了,回头我给你找个好人家把你嫁出去!”
海芝月急道:“我不嫁人我不嫁人!”
甄氏道:“你当我给你找的是谁家?你孟姨给我来信了,想把你娶进门给她家七小子当媳妇!”她抚平袖子上的褶皱,笑道:“她家虽然官位低了点,但难得的是咱们两家相交多年,你孟姨又喜欢你。兴城那个地方总比咱们这土旮旯强,她家七小子我见过,一表人才……“
“我不嫁!”海芝月气呼呼坐到椅子上,道:“我可瞧不上他,文不成武不就,抬根扁担都打晃!”
甄氏气道:“咱们都到了这鸟不生蛋的地方了,还能找谁家!唉,都怪我没早点给你兄妹俩相看。”
海芝月眼睛一转,笑嘻嘻道:“娘,我不用你操心,我自家找。”
“没羞没臊,哪有女儿家自己找的!”甄氏叱道。她过了一会反应过来,问:“你自家瞧上谁了?”
海芝月脸色微红,道:“到时候告诉你,就是他的出身……有点差。不过他文武双全,以后一定会好的。”
甄氏问:“出身差……他家是经商的?”海芝月摇头。
甄氏又问:“那就是平民百姓之家了,读过书没有?”
海芝月赧然道:“读过,考上过举人……”
甄氏叹气,道:“这出身是差了点,但好在读过书。俗话讲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这个出身,自家有才,做个上门女婿也使得。不过得等他考上进士……”甄氏说着说着忽觉得不对味,厉声问:“你打哪认识的?你的闺训读哪去了?”
二堂,梁闻道正向海大人回事,末了道:“我今日见了发配到这的一个犯人,那人在复试时曳白而出,并没有作弊。他自家只是不服气被朝廷怀疑才学,本人很有才华,我想把他招进衙门,在手下做个书办,不知大人是否觉得可行?”
海大人叹道:“老梁啊老梁,你都被贬到这来了,怎么还没琢磨明白呢!你还想帮他们!传到朝廷耳里,你说你还能往哪贬!”
……
石骞等人不知道衙门里关于他们的讨论,他们正参观这里的房子,琢磨着自家怎么建房合适。
这里的房子构造与尼什哈里正家一般无二,都是由夯土、木材、莎草建成的。朝向东南,一排排建造得很是整齐。
这里的百姓们热情地带他们一家家参观,还把自家的工具借给他们造房用。又邀请他们房子没建好的时候先住在自家。
石骞等人原以为这里是边塞未开化之地,没想到民风如此淳朴。这里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之家,百姓多是勉强够温饱,却无私地伸手帮助他们。
白日他们还要上工,此时也不顾天晚,有了思路撸起袖子就干。乡民们又主动伸手指导,帮助他们挖跟脚。
众人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为了他们未来生活建房,一直干到半夜方才歇下。
珠娘和石骞住在一个叫阿林保的老人家。他家把东间的一个小间腾给石骞父女居住,珠娘在炕中间摞上被子,石骞睡暖和的炕头,珠娘睡在炕尾。
珠娘躺在炕上,担忧问:“爹,你受得住么?路上我看他们修那条子边可苦了。”
石骞安慰道:“咱们这一路什么没经历过,还怕这苦?放心,你爹我身子好着呢!”
……
次日鸡鸣,珠娘悄声起身去了厨房。把路上剩下的米都倒进锅里,又加进切得细细的肉干,熬了锅浓浓的稠粥。估么这这一天肯定辛苦,光吃粥不够,又借了阿林保家的棒子面,捏了十几个饼子,预备着给爹爹带在路上分给方璋钺他们吃。
这里的棒子面磨得很粗,又没有细面,珠娘一次水加多了,捏不成型,又往里多到了些棒子面才勉强捏成饼。她学着阿林保媳妇的样子,把饼子贴在锅边上。她第一次贴,总是往下滑,试了几次,直到那饼上拍出好几个手印方才勉强贴上。
五鼓敲响,石骞由闺女服侍着吃了饭,又带了十几个饼子,和方循等人相聚前往西门。
作者有话要说: 注,本文资料源自:《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血榜:中国科举疑案》、《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清初东北流人考》、《吉林纪略》、《秋笳集》,及清初官员奏折等。
第45章 神医马氏
条子边成人字形,石骞等人要去修的就是“人”字上面的半条撇,这条撇西南自威远堡,东北至法特哈,长约七百里。而东至海,东南至希喀塔山海界,东北至飞牙喀海界,西至威远堡盛京界,南至土门江高丽界,北至发忒哈边这一大片范围均为图尔堡将军的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