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倒忘了问适才沈临那还没说下去的话。
听到他吃完就回家,她点点头,应下:“好。”
——
标题和内容提要参考歌曲《落花流水》。
第29章 一笑一语:一秒扭转
父母忙于工作出差,电话少得可怜。沈之仁偶尔揪着有关陶然的一点小事,搁着放大镜般,往细节里挑错。
日子倒也这么兵荒马乱地过着。
一晃时间进入六月。
高二下学期的任务稍微重些,江城一中需要在高二学期结束的时候将高三上学期的内容全部上完。正式进入高三的时候,则是不停地根据重点,查缺补漏。
这学期除却陶然学习任务压力大,沈临本人也忙,经常出差,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是以两人周日晨跑的约定也一次次无限期拖延。
不是上个礼拜陶然周日早上要去图书馆查资料,不然就是这个礼拜沈临要出差。
总之,不管怎么样,两人的时间总是碰不到一起。
一开始陶然暗地里不甚惋惜。
除去周一至周六下午,她也就周六晚上和周日上午能见到沈临的面。其他时间,他在工作,而她则是在上课。平时的电话寥寥可数。
一来陶然晚自习下得迟些,宿舍又有定点关灯断电的规定;二来则是沈临真的太忙了,好不容易陶然趁着回宿舍的这段途中,悄摸摸地给他去了个电话,那边不是忙音就是无人接听。
回拨这通未接来电通常也是好几天之后,这个时候陶然一边欢喜,喜悦的同时,一股苦涩又悄然涌上她的心头。
自从四月那次早恋请家长事件之后,一股难以言喻,不能溢于言表的怪异感,经常跑出来干扰她。
于是,在跟沈临短暂的几句通话中,每每一个念头都从身体某个深处窜出来。
她暗自祈祷时间能不能过得慢一些,让他多听听那头电流传过来的声音。
她知道她很自私。
明明这个时候,沈临已经疲惫得连声音都透着无力,可她还是想接触有关他的事物。
忽略电话那头那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对话多多延长一些。
参照具体现实情况,对陶然来说,见到人,是一件太过奢侈的事情。所以,听取声音倒成了一种慰藉。
只是这个时候的陶然,还不明白这种感觉叫做什么。
她只知道她有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多多接触沈临。
久而久之,这种期盼慢慢演变成一种习惯。而对一个人而言,习惯是一件过分可怕的事情。
习惯是一种常量,不具有可变性。
六月的某天,周六下午突然天降大雨。
随着天气一天天逐渐炎热,这雨暂且算是场及时雨。冲散了白日的炎热,暂时地注入一阵清凉。
许嘉楠由父母接送,大雨倾盆,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她背好书包看了窗外,大雨如柱,世界一片朦胧。
“真的不用送你回家吗?”她再次朝陶然确认。
“不用,”陶然朝她笑笑,说:“你爸爸等了有一会了,你赶紧下去。”
“好吧,”许嘉楠走没两步,又转身问:“那你待会怎么回去?”
雨势浩浩汤汤,地上雨水溅得劈里啪啦,可能走没几步,鞋子和裤子都要浸泡在水里了。
陶然想了一想,说:“待会我家里人会来接我。”
“是吗?”听她这么一讲,许嘉楠放心了不少,“那好吧,我先走了。”
同学一个接一个离开教室,转眼间一室安静。陶然前后左右环视一圈,发现这会只有自己一个人。
窗外,雨势仍旧猛烈。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她翻出一张新的英语卷子,选择题还没写完。抽屉里传来呜呜震动的响声。
她拿起来一看,是沈之仁。
呆愣半晌,她接下这通来电。
“爷爷。”
电话那头哼了声,才慢悠悠地说:“人在哪里啊?”
“还在学校。”陶然老实回答。
“我就知道。”沈之仁从鼻子出气,“说你什么好,这么大的雨,你是不会打个电话回家,让人去接你是吧?”
电话那头,沈之仁依旧在碎碎念,老生常谈:“跟你沟通怎么那么难。”
陶然静默,眼下心情复杂。
这还是头一回,沈之仁主动打电话过来关心她。
且算是一种关心吧。
陶然安静地听着沈之仁的唠叨,没有出声。
“我说了这么多,你能不能吭个声,又不是哑巴。”
“爷爷,你说。”陶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给个声,让沈之仁继续说。
而沈之仁好像也被她这句话给噎着了,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末了他叹声气:“也不知道你到底像谁,没个机灵劲。”
陶然应下:“嗯。”
沈之
听到他吃完就回家,她点点头,应下:“好。”
——
标题和内容提要参考歌曲《落花流水》。
第29章 一笑一语:一秒扭转
父母忙于工作出差,电话少得可怜。沈之仁偶尔揪着有关陶然的一点小事,搁着放大镜般,往细节里挑错。
日子倒也这么兵荒马乱地过着。
一晃时间进入六月。
高二下学期的任务稍微重些,江城一中需要在高二学期结束的时候将高三上学期的内容全部上完。正式进入高三的时候,则是不停地根据重点,查缺补漏。
这学期除却陶然学习任务压力大,沈临本人也忙,经常出差,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是以两人周日晨跑的约定也一次次无限期拖延。
不是上个礼拜陶然周日早上要去图书馆查资料,不然就是这个礼拜沈临要出差。
总之,不管怎么样,两人的时间总是碰不到一起。
一开始陶然暗地里不甚惋惜。
除去周一至周六下午,她也就周六晚上和周日上午能见到沈临的面。其他时间,他在工作,而她则是在上课。平时的电话寥寥可数。
一来陶然晚自习下得迟些,宿舍又有定点关灯断电的规定;二来则是沈临真的太忙了,好不容易陶然趁着回宿舍的这段途中,悄摸摸地给他去了个电话,那边不是忙音就是无人接听。
回拨这通未接来电通常也是好几天之后,这个时候陶然一边欢喜,喜悦的同时,一股苦涩又悄然涌上她的心头。
自从四月那次早恋请家长事件之后,一股难以言喻,不能溢于言表的怪异感,经常跑出来干扰她。
于是,在跟沈临短暂的几句通话中,每每一个念头都从身体某个深处窜出来。
她暗自祈祷时间能不能过得慢一些,让他多听听那头电流传过来的声音。
她知道她很自私。
明明这个时候,沈临已经疲惫得连声音都透着无力,可她还是想接触有关他的事物。
忽略电话那头那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对话多多延长一些。
参照具体现实情况,对陶然来说,见到人,是一件太过奢侈的事情。所以,听取声音倒成了一种慰藉。
只是这个时候的陶然,还不明白这种感觉叫做什么。
她只知道她有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多多接触沈临。
久而久之,这种期盼慢慢演变成一种习惯。而对一个人而言,习惯是一件过分可怕的事情。
习惯是一种常量,不具有可变性。
六月的某天,周六下午突然天降大雨。
随着天气一天天逐渐炎热,这雨暂且算是场及时雨。冲散了白日的炎热,暂时地注入一阵清凉。
许嘉楠由父母接送,大雨倾盆,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她背好书包看了窗外,大雨如柱,世界一片朦胧。
“真的不用送你回家吗?”她再次朝陶然确认。
“不用,”陶然朝她笑笑,说:“你爸爸等了有一会了,你赶紧下去。”
“好吧,”许嘉楠走没两步,又转身问:“那你待会怎么回去?”
雨势浩浩汤汤,地上雨水溅得劈里啪啦,可能走没几步,鞋子和裤子都要浸泡在水里了。
陶然想了一想,说:“待会我家里人会来接我。”
“是吗?”听她这么一讲,许嘉楠放心了不少,“那好吧,我先走了。”
同学一个接一个离开教室,转眼间一室安静。陶然前后左右环视一圈,发现这会只有自己一个人。
窗外,雨势仍旧猛烈。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她翻出一张新的英语卷子,选择题还没写完。抽屉里传来呜呜震动的响声。
她拿起来一看,是沈之仁。
呆愣半晌,她接下这通来电。
“爷爷。”
电话那头哼了声,才慢悠悠地说:“人在哪里啊?”
“还在学校。”陶然老实回答。
“我就知道。”沈之仁从鼻子出气,“说你什么好,这么大的雨,你是不会打个电话回家,让人去接你是吧?”
电话那头,沈之仁依旧在碎碎念,老生常谈:“跟你沟通怎么那么难。”
陶然静默,眼下心情复杂。
这还是头一回,沈之仁主动打电话过来关心她。
且算是一种关心吧。
陶然安静地听着沈之仁的唠叨,没有出声。
“我说了这么多,你能不能吭个声,又不是哑巴。”
“爷爷,你说。”陶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给个声,让沈之仁继续说。
而沈之仁好像也被她这句话给噎着了,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末了他叹声气:“也不知道你到底像谁,没个机灵劲。”
陶然应下:“嗯。”
沈之